log4j1:
log4j2:
logback:
commons-logging:
slf4j转向某个实际的日志框架:
场景介绍:如 使用slf4j的API进行编程,底层想使用log4j1来进行实际的日志输出,这就是slf4j-log4j12干的事。
某个实际的日志框架转向slf4j:
场景介绍:如 使用log4j1的API进行编程,但是想最终通过logback来进行输出,所以就需要先将log4j1的日志输出转交给slf4j来输出,slf4j 再交给logback来输出。将log4j1的输出转给slf4j,这就是log4j-over-slf4j做的事
这一部分主要用来进行实际的日志框架之间的切换(下文会详细讲解)
1 commons-logging与jdk-logging集成:
需要的jar包:
2 commons-logging与log4j1集成:
需要的jar包:
3 commons-logging与log4j2集成:
需要的jar包:
4 commons-logging与logback集成:
需要的jar包:
5 commons-logging与slf4j集成:
需要的jar包:
slf4j与jdk-logging集成:
需要的jar包:
slf4j与log4j1集成:
需要的jar包:
slf4j与log4j2集成:
需要的jar包:
slf4j与logback集成:
需要的jar包:
slf4j与commons-logging集成:
需要的jar包:
我们已经在代码中使用了log4j1的API来进行日志的输出,现在想不更改已有代码的前提下,使之通过logback来进行实际的日志输出。
已使用的jar包:
使用案例: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Logger.getLogger(Log4jTest.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f(logger.isInfoEnabled()){ logger.info("log4j info message"); } }
上述的Logger是log4j1自己的org.apache.log4j.Logger,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在使用log4j1的API进行编程
现在如何能让上述的日志输出通过logback来进行输出呢?
只需要更换一下jar包就可以:
第一步:去掉log4j jar包
第二步:加入以下jar包
第三步:在类路径下加入logback的配置文件
原理是什么呢?
看下log4j-over-slf4j就一目了然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其实是简化更改版的log4j。去掉log4j1的原生jar包,换成该简化更改版的jar包(可以实现无缝迁移)。
但是简化更改版中的Logger和原生版中的实现就不同了,简化版中的Logger实现如下(继承了Category):
public class Category { private String name; protected org.slf4j.Logger slf4jLogger; private org.slf4j.spi.LocationAwareLogger locationAwareLogger; Category(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slf4j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name); if (slf4jLogger instanceof LocationAwareLogger) { locationAwareLogger = (LocationAwareLogger) slf4jLogger; } } }
从上面可以看到简化版中的Logger内部是使用slf4j的API来生成的,所以我们使用的简化版的Logger会委托给slf4j来进行输出, 由于当前类路径下有logback-classic,所以slf4j会选择logback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了log4j到logback的日志切换。
下面的内容就只讲解日志系统到slf4j的切换,不再讲解slf4j选择何种日志来输出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Logger.getLogger(JulSlf4jLog4jTest.class.getNam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gger.log(Level.INFO,"jul info a msg"); logger.log(Level.WARNING,"jul waring a msg"); }
可以看到上述是使用jdk-logging自带的API来进行编程的,现在我们想这些日志交给logback来输出
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步:加入以下jar包:
第二步:在类路径下加入logback的配置文件
第三步:在代码中加入如下代码:
static{ SLF4JBridgeHandler.install(); }
先来看下jul-to-slf4j jar包中的内容:
我们看到只有一个类:SLF4JBridgeHandler
它继承了jdk-logging中定义的java.util.logging.Handler,Handler是jdk-logging处理日志过 程中的一个处理器(具体我也没仔细研究过),在使用之前,必须要提前注册这个处理器,即上述的SLF4JBridgeHandler.install() 操作,install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handler实现日志的切换工作,如下:
protected Logger getSLF4JLogger(LogRecord record) { String name = record.getLoggerName(); if (name == null) { name = UNKNOWN_LOGGER_NAME; } return LoggerFactory.getLogger(name); }
在处理日志的过程中,使用了slf4j的原生方式LoggerFactory来获取一个slf4j定义的Logger来进行日志的输出
而slf4j则又会选择logback来进行实际的日志输出
使用的jar包
案例如下:
private static Log logger=LogFactory.getLog(JulJclTest.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f(logger.isTraceEnabled()){ logger.trace("commons-logging-jcl trace message"); } }
可以看到我们使用commons-logging的API来进行日志的编程操作,现在想切换成logback来进行日志的输出(这其实就是commons-logging与logback的集成)
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步:去掉commons-logging jar包(其实去不去都无所谓)
第二步:加入以下jar包:
第三步:在类路径下加入logback的配置文件
这个原理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可以看下commons-logging与logback的集成
就是commons-logging通过jcl-over-slf4j 来选择slf4j作为底层的日志输出对象,而slf4j又选择logback来作为底层的日志输出对象。
上面把日志的切换原理说清楚了,下面就针对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应用
先来看下slf4j官方的一张图:
下面分别详细说明这三个案例
现状:
目前的应用程序中已经使用了如下混杂方式的API来进行日志的编程:
现在想统一将日志的输出交给logback
解决办法:
第一步:将上述日志系统全部无缝先切换到slf4j
第二步:使slf4j选择logback来作为底层日志输出
加入以下jar包:
下面的2张图和上面就很类似
现状:
目前的应用程序中已经使用了如下混杂方式的API来进行日志的编程:
现在想统一将日志的输出交给log4j1
解决办法:
第一步:将上述日志系统全部无缝先切换到slf4j
第二步:使slf4j选择log4j1来作为底层日志输出
加入以下jar包:
现状:
目前的应用程序中已经使用了如下混杂方式的API来进行日志的编程:
现在想统一将日志的输出交给jdk-logging
解决办法:
第一步:将上述日志系统全部无缝先切换到slf4j
第二步:使slf4j选择jdk-logging来作为底层日志输出
加入以下jar包:
仍然是这里的内容slf4j官网的冲突说明
其实明白上面介绍的各jar包的作用,就很容易理解
jcl-over-slf4j: commons-logging切换到slf4j
slf4j-jcl : slf4j切换到commons-logging
如果这两者共存的话,必然造成相互委托,造成内存溢出
如果这两者共存的话,必然造成相互委托,造成内存溢出。但是log4j-over-slf4内部做了一个判断,可以防止造成内存溢出:
即判断slf4j-log4j12 jar包中的org.slf4j.impl.Log4jLoggerFactory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表示冲突了,抛出异常提示用户要去掉对应的jar 包,代码如下,在slf4j-log4j12 jar包的org.apache.log4j.Log4jLoggerFactory中:
如果这两者共存的话,必然造成相互委托,造成内存溢出
至此,这个日志系列就算终于完成了。它注重于日志系统之间的交互与集成,所以想深入研究单个日志系统的架构的话,就需要各位自行去深入研究了。
来自:http://my.oschina.net/pingpangkuangmo/blog/4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