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与页目录

LINUX的分段策略

  Linux在X86上采用最低限度的分段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复杂的分段机制,提高Linux在其他不支持分段机制的硬件平台的可移植性,同时又充分利用X86的分段机制来隔离用户代码和内核代码。因此,在Linux上,逻辑地址和线性地址具有相同的值。
  由于X86的GDT最大表长为64KB,每个段描述符为8B,所以GDT最多能够容纳8192个段描述符。每产生一个进程,Linux为该进程在GDT中创建两个描述符:LDT段描述符和TSS描述符,除去Linux在GDT中保留的前12项,GDT实际最多能容纳4090个进程。Linux的内核自身有独立的代码段和数据段,其对应的段描述符分别存储在GDT中的第2项和第3项。每个进程也有独立的代码段和数据段,对应的段描述符存储在它自己的LDT中。有关LinuxGDT表项和DLT表项分布情况参见附表1,附表2所示。
  在Linux中,每个用户进程都可以访问4GB的线性地址空间。其中0x0~0xBFFFFFFF的3GB空间为用户态空间,用户态进程可以直接访问。从0xC0000000~0x3FFFFFFF的1GB空间为内核态空间,存放内核访问的代码和数据,用户态进程不能直接访问。当用户进程通过中断或系统调用访问内核态空间时,会触发X86的特权级转换(从特权级3切换到特权级0),即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

LINUX的分页策略

  标准Linux的分页是三级页表结构,除了X86支持的页目录和页,还有一级被称为中间页目录。因此,线性地址在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中,线性地址就被解释为四个部分(不是X86所认识的三个部分),增加了页中间目录中的索引。当运行在X86平台上时,Linux通过将中间页目录最大的页目录项个数定义为1,并提供一组相关的宏(这些宏将中间页目录用页目录来替换)将三级页面结构分解过程完美的转换为X86使用的二级页面分解。这样,无需改动内核中页面解释的主要代码(这些代码都是认为线性地址由四个部分组成)。关于这些宏定义参见Linux源码"/include/asm/pgtable.h","/include/asm/page.h"。
  内核态虚拟空间从3GB到3GB+4MB的一段(对应进程页目录第768项指引的页表),被映射到物理地址0x0~0x3FFFFF(4MB)。因此,进程处于内核态时,只要通过访问3GB到3GB+4MB就可访问物理内存的低4MB空间。所有进程从3GB到4GB的线性空间都是一样的,由

 

windows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4G地址空间,从 0x00000000-0xFFFFFFFF 。通过每个进程自己的一套页目录和页表来实现。由于每个进程有自己的页目录和页表,所以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映射的物理内存是不一样的。两个进程的同一个虚拟地址处(如果都有物理内存映射)的值一般是不同的,因为他们往往对应不同的物理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