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伪艺评前的交代

        写字维不了生的时候,写作一定是好玩的,否则怎么坚持下去呢?原创不易,但对原创说上几句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我是个艺术圈外人,唯一受过的艺术教育仅限于小学中学上过的美术课和音乐课,但这并不妨碍对艺术作品说三道四。假装自己是艺术评论家比假装是艺术家容易。

        冒充一回艺术评论员,假装自己开了一个艺术评论专栏,然后集结成一部名为“虚拟艺评”的随笔集。早在2010年,就有一位叫“比目鱼”的作者,写了一本《虚拟书评》。虚拟艺评的想法好玩但不新鲜。

        言归正传,一个彻头彻尾的艺术门外汉,该怎么煞有介事地评论艺术而不露怯呢?在开始创作伪艺评前,有必要交代清楚三个问题。

1.为什么装逼?

         这个问题三言两语很难交代清楚,以后会展开来解释。现在只能笼统地说,生了孩子当了全职妈妈后突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不让孩子脑子里缺根艺术的弦,当妈的决定先了解一些艺术常识。每个孩子都是天然的艺术品,养孩子是件很酷的事,其工作原理和艺术家有类似之处。

2.装逼的底线在哪里?

        所有出现在虚拟艺术评里的艺术作品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我自己看得懂的。能够保证自己明白自己在评论什么。对于无法理解的艺术作品,我会诚实回答看不懂。

3.写什么,怎么写?

        我是初学者,没办法像高手那样娓娓道来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对艺术家本人的趣闻轶事信手拈来,因此决定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先提供艺术作品的图片、链接,相关专业艺评文字,然后再写自己对这件作品的感受。这样做有个好处——省时,读者如果只是想了解个大概,那么看前半部分的原始材料就够了,不必继续读主观的伪艺评部分。这种结构有点像碰到生字查新华字典,并抄写词条含义,然后自己组词造句。

        一幅画可能未完成,也可能过度完成。艺术评论可能解析不透,也可能过度解析。艺术评论的传播价值到底有多少,很难衡量。一部拉屎日记,记录每天拉没拉屎、屎难不难拉、屎的形状颜色气味……这种非常私密的东西写出来到底有没有价值?读者和写作者是互相渗透的,两者是有交集的。也许写作者以为自己分享的东西是私密的,属于独一无二的个人体验,但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就有类似的经历。也许我自以为新颖的见解,其实是在炒无数前人炒过的冷饭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伪艺评前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