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跳跃表是一种随机化的数据结构,在查找、插入和删除这些字典操作上,其效率可比拟于平衡二叉树(如红黑树),大多数操作只需要O(log n)平均时间,但它的代码以及原理更简单。跳跃表的定义如下:
“Skip lists are data structures that use probabilistic balancing rather than strictly enforced balancing. As a result, the algorithms for insertion and deletion in skip lists are much simpler and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equivalent algorithms for balanced trees.”
译文:跳跃表使用概率平衡,而不是强制平衡,因此,对于插入和删除结点比传统上的平衡树算法更为简洁高效。
跳跃表基于有序单链表,在链表的基础上,每个结点不只包含一个指针,还可能包含多个指向后继结点的指针,这样就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结点,从而加快查找、删除等操作。如下图就是一个跳跃表:
传统的单链表是一个线性结构,向有序的链表中插入、查找一个结点需要O(n)的时间。如果使用上图的跳跃表,就可以减少查找所需的时间。
跳跃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都基于查找操作,理解了查找操作,也就理解了跳跃表的本质。查找就是给定一个key,查找这个key是否出现在跳跃表中。
结合上图,如果想查找19是否存在,从最高层开始,首先和头结点的最高层的后继结点9进行比较,19大于9,因此接着和9在该层上的后继结点21进行比较,小于21,那这个值肯定在9结点和21结点之间。
因此,下移一层,接着和9在该层上的后继结点17进行比较,19大于17,然后和21进行比较,小于21,此时肯定在17结点和21结点之间。
接着下移一层,和17在该层上的后继结点19进行比较,这样就最终找到了。
上面就是跳跃表的基本思想,跳跃表结点包含多少个指向后继元素的指针,是通过一个随机函数生成器得到的。这就是为什么论文“Skip Lists : A Probabilistic Alternative to Balanced Trees ”中有“概率”的原因了,就是通过随机生成一个结点中指向后续结点的指针数目。
二:Redis中的跳跃表
Redis使用跳跃表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之一,若一个有序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比较多,或者有序集合中的成员是比较长的字符串时,Redis就会使用跳跃表来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
有序集合使用两种数据结构来实现,从而可以使插入和删除操作达到O(log(N))的时间复杂度。这两种数据结构是哈希表和跳跃表。向哈希表添加元素,用于将成员对象映射到分数;同时将该元素添加到跳跃表,以分数进行排序。
和链表、字典等数据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Redis内部不同,Redis只在两个地方用到了跳跃表,一个是实现有序集合键,另一个是在集群结点中用作内部数据结构。除此之外,跳跃表在Redis里面没有其他用途。
Redis的跳跃表实现跟WilliamPugh在"Skip Lists: A Probabilistic Alternative to Balanced Trees"中描述的跳跃表算法类似,只是有三点不同:
a、允许重复分数;
b、排序不止根据分数,还可能根据成员对象(当分数相同时);
c、有一个前继指针,因此在第1层,就形成了一个双向链表,从而可以方便的从表尾向表头遍历,用于ZREVRANGE命令的实现。
Redis跳跃表的相关结构体定义在redis.h中,实现在t_zset.c中。
1:跳跃表结点
在redis.h中定义了结构体zskiplistNode表示跳跃表结点,它的定义如下:
obj是该结点的成员对象指针,score是该对象的分值,是一个浮点数,跳跃表中的所有结点,都是根据score从小到大来排序的。
同一个跳跃表中,各个结点保存的成员对象必须是唯一的,但是多个结点保存的分值却可以是相同的:分值相同的结点将按照成员对象的字典顺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level数组是一个柔性数组成员,它可以包含多个元素,每个元素都包含一个层指针(level[i].forward),指向该结点在本层的后继结点。该指针用于从表头向表尾方向访问结点。可以通过这些层指针来加快访问结点的速度。
每次创建一个新跳跃表结点的时候,程序都根据幂次定律(power law,越大的数出现的概率越小)随机生成一个介于1和32之间的值作为level数组的大小,这个大小就是该结点包含的层数。
Redis中的跳跃表,与普通跳跃表的区别之一,就是包含了层跨度(level[i].span)的概念。这是因为在有序集合支持的命令中,有些跟元素在集合中的排名有关,比如获取元素的排名,根据排名获取、删除元素等。通过跳跃表结点的层跨度,可以快速得到该结点在跳跃表中的排名。
计算结点的排名,就是在查找某个结点的过程中,将沿途访问过的所有结点的层跨度累加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目标结点在跳跃表中的排名。
层跨度用于记录本层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距离,举个例子,如下图的跳跃表:
跳跃表头结点(header指向的节点)排名为0,之后的节点排名以此类推。在上图跳跃表中查找计算分值为3.0、成员对象为o3的结点的排名。查找过程只遍历了头结点的L5层就找到了,并且头结点该层的跨度为3,因此得到该结点在跳跃表中的排名为3。
如果要查找分值为2.0、成员对象为o2的结点,查找结点的过程中,首先经过头结点的L4层,然后是o1结点的L2层,也就是经过了两个层跨度为1的结点,因此得到目标结点在跳跃表中的排名为2。
Redis中的跳跃表,与普通跳跃表的另一个区别就是,每个结点还有一个前继指针backward。可用于从表尾向表头方向访问结点。通过结点的前继指针,组成了一个普通的链表。因为每个结点只有一个前继指针,所以只能依次访问结点,而不能跳过结点。
2:跳跃表
在redis.h中定义了结构体zskiplist表示跳跃表,它的定义如下:
header和tail指针分别指向跳跃表的表头结点和表尾结点,通过这两个指针,定位表头结点和表尾结点的复杂度为O(1)。表尾结点是表中最后一个结点。而表头结点实际上是一个伪结点,该结点的成员对象为NULL,分值为0,它的层数固定为32(层的最大值)。
length属性记录结点的数最,程序可以在O(1)的时间复杂度内返回跳跃表的长度。
level属性记录跳跃表的层数,也就是表中层高最大的那个结点的层数,注意,表头结点的层高并不计算在内。
下面就是一个zskiplist表示的跳跃表:
三:实现
1:随机算法
一个具有k个后继指针的结点称为k层结点。假设k层结点的数量是k+1层结点的P倍,那么其实这个跳跃表可以看成是一棵平衡的P叉树。跳跃表结点的层数,采用随机化算法得到,实现如下:
这里的ZSKIPLIST_P是0.25。上述代码中,level初始化为1,然后,如果持续满足条件:(random()&0xFFFF)< (ZSKIPLIST_P * 0xFFFF)的话,则level+=1。最终调整level的值,使其小于ZSKIPLIST_MAXLEVEL。
理解该算法的核心,就是要理解满足条件:(random()&0xFFFF) < (ZSKIPLIST_P * 0xFFFF)的概率是多少?
random()&0xFFFF形成的数,均匀分布在区间[0,0xFFFF]上,那么这个数小于(ZSKIPLIST_P * 0xFFFF)的概率是多少呢?自然就是ZSKIPLIST_P,也就是0.25了。
因此,最终返回level为1的概率是1-0.25=0.75,返回level为2的概率为0.25*0.75,返回level为3的概率为0.25*0.25*0.75......因此,如果返回level为k的概率为x,则返回level为k+1的概率为0.25*x,换句话说,如果k层的结点数是x,那么k+1层就是0.25*x了。这就是所谓的幂次定律(powerlaw),越大的数出现的概率越小。
测试代码如下:
结果如下:
可见,层数分布基本上是符合预期的。
2:插入
向跳跃表插入新的结点,代码如下:
因为Redis中的跳跃表加入了层跨度的概念,因此比常规的跳跃表插入稍微复杂一些。这里主要使用了update和rank辅助数组(常规跳跃表的插入只需要update数组)。其中,update数组记录插入结点在每层上的前驱结点,而rank数组则记录该结点在跳跃表中的排名,这里表头(伪)结点排名为0,以此类推。结点的排名,等于查找该结点时,之前所遍历过的结点的层跨度之和。
下图是一个简化的跳跃表,每个结点只保留了分数、层指针和层跨度。所以,下图中表头结点排名为0,分数为1、3、10、15、20的结点,排名分别为1、2、3、4、5。
首先看插入代码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寻找插入结点在每层上的前驱结点的代码:
从表头结点的最高层开始查找,首先在该层中寻找插入结点的前驱结点。只要插入结点比当前结点x在该层的后继结点x->level[i].forward要大,则首先记录x后继结点的排名:rank[i] += x->level[i].span; 接着开始比较x的后继结点:x =x->level[i].forward。
注意,因为Redis中的跳跃表中,允许分数重复而不允许成员对象重复。所以,这里的判断条件中,一旦分数相同,则要比较成员对象的字典顺序。
一旦当前结点x的后继结点为空,或者后继结点比插入结点要大,说明找到了插入结点在该层的前驱结点,记录到update数组中:update[i] = x,此时,rank[i]就是结点x的排名。
然后,开始遍历下一层,从x结点开始比较。
在上图的跳跃表中,假设现在要插入的结点分数为17,黄色虚线所标注的,就是插入新结点的位置。下面标注红色的,就是在每层找到的插入结点的前驱结点,记录在update[i]中,而rank[i]记录了update[i]在跳跃表中的排名,因此,rank[4] = 3, rank[3] = 3, rank[2] = 4, rank[1] = 4, rank[0] = 4。
剩下的代码就是将结点插入到跳跃表中,首先是:
首先利用zslRandomLevel,生成一个随机的层数level。如果该level大于当前跳跃表的最大level的话,则需要初始化插入结点在超出层上,也就是在层数[zsl->level, level)上的前驱结点及其排名。这里直接初始化前驱结点为头结点,排名为0,并且初始化前驱结点在相应层上的层跨度为zsl->length,也就是头结点和尾节点之间的距离。
然后更新zsl->level的值。需要注意的是,因Redis中,使用哈希表和跳跃表两种结构表示有序集合,因此,在跳跃表的插入操作中,无需判断插入结点是否与表中结点重复,这是因为在调用zslInsert之前,调用者应该已经使用哈希表进行过检测了。
接下来:
首先调用zslCreateNode创建一个跳跃表节点。然后在层数[0, level)中,根据update[i]记录的每层上的前驱结点,将新结点插入到每层中。
接着更新每层上,新结点及其前驱结点的层跨度。节点的层跨度,等于该节点在第i层上的后继节点的排名,减去该节点的排名。
新结点在第i层的后继节点,也就是之前update[i]的后继节点,它的排名是update[i]->level[i].span+ rank[i],插入新结点之后,它的排名加1,也就是update[i]->level[i].span + rank[i] + 1。新结点的排名,就是rank[0]+ 1,因此,新结点在第i层的层跨度就是(update[i]->level[i].span + rank[i] + 1) – (rank[0] + 1),也就是update[i]->level[i].span- (rank[0] - rank[i])。
前驱结点update[i]的层跨度,等于新结点的排名rank[0]+ 1,减去update[i]的排名rank[i],也就是(rank[0] + 1) - rank[i],也就是(rank[0] -rank[i]) + 1。
针对新增的层数,也就是在[原zsl->level,level)的层中,新结点在层i中的后继结点,就相当于尾结点,尾结点的排名,在插入新结点后,就是zsl-> length + 1。所以,这些层中,新结点的层跨度为(zsl->length + 1) – (rank[0] + 1),因这些层中的前驱结点update[i]的层跨度初始化为zsl->length,排名rank[i]为0,因此新结点的层跨度(zsl->length+ 1) – (rank[0] + 1)等于update[i]->level[i].span - (rank[0] - rank[i])。而且,前驱结点update[i]的层跨度,也就等于(rank[0]- rank[i]) + 1。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超出层中,初始化rank[i]为0,update[i]->level[i].span为zsl->length的原因了。
最后,如果新结点层数level小于zsl->level,则在[level,zsl->level)中,所有找到的前驱结点的层跨度要加1.
因此,插入新结点17后,效果如下:
最后,就是更新新结点x,及其后继节点的前驱指针。并更新跳跃表的长度。
3:获取节点的排名
从跳跃表zsl中,得到分数为score,成员为o的结点的排名。若找到了该节点,则返回该结点的排名;没找到返回0。
该函数从头结点的最高层开始,寻找每层上最后一个小于等于寻找结点的结点,找到之后,判断该结点是否就是要寻找的结点。若是则返回其排名,不是则接着从下一层开始寻找,直到level[0]。
有关跳跃表的其他代码解析,可以参阅:
https://github.com/gqtc/redis-3.0.5/blob/master/redis-3.0.5/src/t_zset.c
参考:
http://dsqiu.iteye.com/blog/1705530
http://blog.csdn.net/ict2014/article/details/17394259
http://blog.csdn.net/kisimple/article/details/38706729
博文转自:http://blog.csdn.net/gqtcgq/article/details/5061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