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 (CEPF) 中缅生态热点地区(Indo-Burma Hotspot, 包括中国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广 东沿海和海南)投资策略摘要
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EPF)是保护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同时又最受威胁的地区,即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组织。它是由法国国际发展署、保护国际基金会、欧盟、全球环境基金、日本政府、麦克阿瑟基金会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发起的一个大型保育项目。
CEPF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民间组织,包括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NGOs)、 学术机构和私营企业保护全球热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增加成功机会,CEPF 采取综合的、协调的方法来进行保护,促进不同组织的广泛合作,结合各自独有能力,减少重复浪费,补充各国政府和其他保护组织现有的保护策略和项目。CEPF所采取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制定《生态系统本底资料》,分享保护策略。这份文件透过广泛咨询当地各利益相关者,详细分析和评估保育现状,整理出CEPF的五年投资策略。
这份本底资料代表了中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下简称为中缅热点)的生 态系统现状。中缅热点包括整个非海洋的中国南部部分地区、柬埔寨、老挝、缅 甸、泰国和越南。因为在残存的天然生态环境中拥有独特和丰富的动植物,中缅 热点是全球十大不可取代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并居最具威胁热点地区的 首五位。中缅热点地区人口远远超出其他生物多样性热点区,而所剩无几的天然 生态系统依旧遭受着栖息地退化以及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威胁。
更新生态系统本底资料
基于2003年制定的《生态系统本底资料》,CEPF自2008年七月起资助中 缅热点的民间组织。十年过去,此区域的保育状况,特别是威胁的来源及严重性,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水电开发,人工林扩展,采矿和气候变化等。另外,在保 护投资的模式上也有很大的转变;一些传统的赞助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改变了主 要资助目标,甚至完全撤离了这个热点。同时,民间组织在大多数中缅热点国 家的发展空间也逐步发展,为所在国的基层以至全国组织推进保护工作创造了新 的机会。最后,CEPF和其他保育机构过往的投资已经在此区域奠定了一个强大的工作平台,这些成功的经验、信息以及提高能力的需求亦值得继续跟进。
CEPF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玛格丽特 A.卡吉尔基金会和马克奈特基金会于2011年4月共同商讨了如何协调各方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er Mekong Subregion)对民间组织的资助。该区域与中缅热点涵盖的范围大体一致。随后, 4个赞助基金会同意共同资助更新这热点的《生态系统本底资料》。更新工作始于2011年6月,于2012年1月得出结果。
中缅热点的《生态系统本底资料》更新过程是由CEP秘书处协调,国际鸟盟中南半岛办公室(BirdLife International in Indochina)、保护国际基金会-中国项目、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萨姆哈娜研究所(Samdhana Institute)和云南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全力参与。470多位各方代表在此过程中通过研讨会、小型会议、电子邮件通信等方式协商,最终更新文件的完成是众多民间组织,政府和赞助团体合作的产物。
投资策略和CEPF的定位
《生态系统本底资料》展现的是中缅热点的概况,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性,以及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及民间组织状况。它定义了一套衡量保 护成效的指标,包括在物种、地点和廊道(或景观)规模,还包括了评估生物多 样性所受的直接威胁和它们的根本原因。现状分析是通过评估目前的保护投资以 及气候变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来完成的。《生态系统本底资料》将为保育 赞助者指明支持民间组织为主导的保育投资策略。这个投资策略包括 CEPF 在 该热点的定位以及产出的最大增值。
CEPF 的投资定位为期五年,建基在 CEPF 的前期投入和其他赞助机构在 该热点已有的投资上。“定位”由一系列策略上的投资机会组成,称为“策略方向”, 它被细分成多个不同类型活动的投资重点,这些活动将优先获得 CEPF的资金支持。民间组织或个人可以提出针对至少一个策略方向的项目来实施本投资策 略。《生态系统本底资料》没有特定的项目概念,因此民间组织可开发这些项目 概念作为他们申请 CEPF 资金的一部分。
CEPF 在中缅热点投资的生物学基础是由保护成果支撑的:包括保护可衡 量的物种、地点和廊道以遏制全球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中缅热点的保护目标 在准备上一版本的《生态系统本底资料》期间就已经被定义了。根据物种、地点 和廊道的保护状况变化,和新出现的数据,在本底资料的更新过程中,亦对保护 目标进行修正,特别是缅甸。为了能高效地指导CEPF和其他的赞助者的投资, 物种、地点和廊道的优先保护目标是通过应用统一的标准,咨询各利益相关者后 得出的。这里所应用的标准包括保护行动的紧迫性和提升现有保护成效的机会。
这热点总共有754个目标物种,509个目标地点和66个目标廊道被定义。在这些保护目标中,152个物种,74个地点和4个廊道为优先投资领域。相比于前一期《生态系统本底资料》的67个优先保护物种有显著的增长。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首次包括了定义优先保护植物并补充了对缅甸的分析。
图:中缅热点地区CEPF优先投资的廊道
在评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达成了一个强烈共识,即**CEPF应该保持当前的地理优先区(例如湄公河及其主要支流,以及中越石灰岩(即以往的"北部高地石灰岩")廊道,和它们涵盖的地点),在资源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增加额外的优先区域。对加入洞里萨湖及其洪泛区、海南山地作为额外的重点廊道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这两个廊道都有巨大的保护资金需求缺口和不断加剧的发展威胁。缅甸的优先廊道这次尚未被确定,当地的保护投资相对较少,许多地点和廊道面临严重威胁,可能需要采取与热点内其他区域不同的保护策略。然而,缅甸被确定为 地理优先区(geographic riority),具特殊的投资重点。
热点的优先投资方向是根据利益相关者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 威胁及其根本原因的分析,共同参与评估确定。普遍认为当前威胁个别物种生存 并影响着广阔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是盗猎和野生动植物贸易。天然栖息地转变成 商业橡胶、油棕、茶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园被确定为第二大威胁。其次是不断增 加的水电大坝,也是本热点河流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各利益相关者的评 估过程中的普遍共识是这三大威胁至少在短期内将变得更严重。从各方面看,这 些威胁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和农村人口的民生都将产生主要的影响,因为二者都依 赖于天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才能得以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并着手解决这些威胁的根源,CEPF规划了其投资定位,包括6个策略方向下的21个投资重点。该投资定位是热点内民间组织和政府 相关利益者及CEPF的赞助伙伴们通过大量的评估工作所得出的结果。CEPF 在本热点的投资定位符合其全球保护的总投资策略(共包括11个策略方向和38个投资重点)。这个策略形成了 CEPF 和其他赞助者彼此协调投资的基础,来共同资助以民间组织为主导的保护工作。
CEPF在中缅热点地区的策略方向和投资重点
策略方向 | 投资重点 |
---|---|
1.通过减少主要威胁来优先保护全球受威胁物种 | 1.1 将优先保护物种的核心种群(中国称为“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试点转变为长期保护项目 |
1.2 创建一套最佳方法来保护极受威胁的淡水特有种 | |
1.3 对分布及现况资料缺乏的全球受威胁物种开展研究 | |
1.4 令现有的项目成为更有效的工具去保护热点里的优先物种 | |
2.示范以创新的方法应对非法贩卖和消费野生动植物 | 2.1 通过分享全球对野生动植物贸易调查与打击的成功案例,提高当地执法部门打击野生动植物贸易网络的能力 |
2.2 支持执法部门和非传统行动者(non-traditional actors)的合作,以减少跨境贩卖野生动植物 | |
2.3 与选定的私营企业合作,推广采用自愿参与的方式来限制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运输、销售和消费 | |
2.4支持减少野生动植物消费的公众活动、社会宣传、举报热线等长期宣教项目,赢取公众对打击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支持 | |
4.赋予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和管理重点关键生物多样性地点(Priority Key Biodiversity Area)的权利 | 4.1 提高优先热点区域中目标团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的意识 |
4.2 筹建及推广社区集体森林(community forests)、 社区集体渔业(community fisheries)和社区管理保护区(community-managed protected areas) | |
4.3 在法定保护地内建立广泛参与的社区共管机制 | |
4.4 在缅甸利用GAP分析制定重点关键生物多样性地点,并支持以社区参与为基础的保护区网络建设 | |
6. 吸纳关键行动者(Key Actors)在优先廊道发展规划中重点考虑生物多样性社区和生计的和谐发展 | 6.1 帮助民间组织研究分析发展政策、计划和项目,评估它们对生物多样性,社区和生计的影响,并在需要时提议替代发展方案和合适的缓解措施 |
6.2 在优先廊道的土地利用和发展规划中考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
6.3 在国家级林业项目中寻求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生态恢复示范项目 | |
6.4 鼓励传媒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 |
8. 在区域,国家和基层等不同层面加强民间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社区和生计项目的能力 | 8.1 支持合作网络的建设,整合民间组织力量缓减生态威胁 |
8.2 对本土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持 | |
8.3 建立志愿者服务协调机制以应对民间组织的需求 | |
11.通过地区执行团队为保护投资的执行提供领导力和高效的协调机制 | 11.1 组织实施和协调 CEPF 的赠款流程和程序以确保高效地完成对整个热点的投资策略 |
11.2 搭建一个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跨机构和超政治的合作平台,以实现《生态系统本底资料》中所描述的共享保护目标 |
注:为避免混乱,这里使用 CEPF11个总策略方向的编号。
结论
就生物多样性及其独特性而言,中缅热点地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由于高涨的人口压力、快速的经济发展、改变中的消费模式,本热点地区的天然 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的威胁和压力。自1990年代以来,本热点备受各国际保护组 织的关注,地区政治的发展和海外发展援助也日渐增加,大多数国家受益于这些 日增的保护投资,特别是各国政府和国际非政府组织。这些投资改善了所在国家的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出具有示范性的保护策略。
然而,近年来一些赞助者把焦点转移到其他问题(最显著的是气候变化) 或完全从本热点撤出,造成可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量逐渐减少。同时,政局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促进了私营企业在水电、农业、采矿和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产业的投资。这趋势对本热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更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各国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扶贫和社会公平问题的相关民间组织也在日渐壮大。
这些民间组织的出现为 CEPF 及其他赞助者支持更广泛的民间组织提供了契机。支持范围从国际非政府组织至以社区为基础的机构,进而发展成综合的投 资组合从多个角度应对生态保护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在本《生态系统本底资料》 中所陈述的共享投资策略为这种合作模式提供了框架。这种模式是在基层,国家 和地区等多个水平上的合作。本投资策略的制定是主动应对中缅热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的积极表现。想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所有这些挑战完全被 解决是不现实的;然而,通过对民间组织策略性的支持和资助,CEPF能够提供 一个能力上、知识上和实践经验上强有力的基础,从而推动更坚实、更广泛和更 有效的合作,以实现在本热点地区的保护目标。
报告来源: www.cepf.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