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瀑不遇遇雾海

  “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诗句出于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可见桐柏瀑布晋代时便与赤城山并为天台城的地理标志。赤城山常见,桐柏瀑布却未谋面。而今听说桐柏瀑布正在重修,便相约三五好友欲往一探。

   我们开车到桐柏电站,门卫笑欣欣地为我们指路。我们沿着他所指的方向走,首先看到的是森森柏树簇拥着多拱花岗石渡槽,渡槽正面镌刻着红色大楷“琼台长虹”。从拱下往前,右侧石壁两个篆书摩崖大字吸引了我,我却不识得,而大字旁的落款小字更是模糊不清,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写。我想:这里曾是壮观的桐柏大瀑布的旧址,仰头就能见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鸣鹤观鹤立崖顶,石刻也许与它们有关。现在终于知道那是明朝周振题写的“隐吏”。据说这里还有“瀑布岩”、“瀑布泉”等石刻,但还待寻觅。

 继续前行就是长满杂草的乱石地面了,路旁草树,挂满露水,晶莹剔透,如颗颗珍珠,似乎有意告诉着我们前路不通啊。前面就是大瀑布消失后的悬崖,此时,多想有一双翅膀,飞越这万仞绝壁。

  返回时,在拱下好不容易寻找到了旁边的石阶,却不能带我们走向大瀑布,它们只是通往旁边的绿化带,再进去就是杂树丛生,荆棘遍地。百转千回,终于在渡槽底下右侧找到了一条通向渡槽顶部的小道,花岗岩铺就的石阶,铺满了松针,红红的,软软地如地毯。溪水清澈见底,缓缓地在渡槽里流动,你会以为很浅,其实有一人余深。这里正对着壁立的心形悬崖,水流在崖壁刻下丝丝道道印痕,眼前瞬即浮现大瀑布訇訇然飞泻而下的壮美景象。

寻瀑不遇遇雾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过了琼台长虹桥,沿着覆满松针的花岗岩石阶继续前行,一丛小叶枫树,嫩黄透红,叶钝圆,三角,它们果断地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一定是以为我走累了,让我们坐在这里小憩。太阳懒洋洋,躲进云层,余光丝丝,泄露在枫叶上,疏影迷离。要是自家小院里也有这么一颗小枫树该是多么惬意啊!

   继续前行,路在悬崖处似乎断了。于是大声呼叫,询问山上的施工工人。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他们让我们沿旁边的小路往下,然后沿着新铺的水泥台阶往上。这上上下下是坐电梯的节奏吗?当我们找到水泥台阶的时候,其他朋友都已经到山顶了,正大声呼唤着我们的名字,声音在山谷间荡来荡去,久久不绝,如雷雷战鼓催促着我们。

  沿着还支着模板的水泥台阶,很快就到了半山腰。蓦然回首,飘忽而来的雾海笼罩了整个天台城,如洁白的绵羊成群结队奔突而来。云雾平铺着,厚厚地,绵绵地,淹没了整座城市。四周山脉忽隐忽现,皆成耸峙山岛,或似沉牛,只露双角;或似巨人,迈开双腿阔步走来;或似笔架,引你搁笔。哪位仙人把这绵绵白云抹得地平线一样!哪位仙人把这白云做了山脉的霓裳!哪位仙人让白云把这城市妆扮成人间仙境!

寻瀑不遇遇雾海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山下的云雾还在不断地蒸蒸而上,如敦煌飞天女神逶迤盘旋而上。我们欢呼,我们雀跃,顶上的朋友与我们一起欢呼,两股呼声就在这峡谷中激荡层云。我们便在云雾的追赶下,沿着新筑小道上行,仿佛身处瑶琳。两旁绿潭碧水荡漾,细水叮咚,这里应是大瀑布必经之地吧。

  到得桐柏水库大坝,朋友们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传说中的桐柏大瀑布就是从水库底下的峡谷奔涌而出,如苍龙,气吞河山。坝上的路最熟悉不过了,我自告奋勇,带领大家经鸣鹤观沿桐柏岭而下。从鸣鹤观至桐柏岭之间有一小段羊肠小道,两旁松枝向中间伸展成拱,如华盖遮掩了路面,乍看以为是林荫隧道。一个女子,青衣长裙,头盘发髻,如道姑,低头看着手机与我们同向而行。我们在隧道口拍照时,她便站在旁边看着,悠悠然,一幅仙风道骨山水画霍然展现:这树,这云雾,这女子!

  小道旁一大片岩石,立于岩石之上,又能望见茫茫雾海。此时,云雾已散去些许,遥望城里,琼楼玉宇时隐时现,通往城区的路也如玉带延伸,仿佛在召唤我们回家。

  下山的路走得很快,倏忽而已。但那些与我同行过岭的面孔总在心头泛起层层涟漪。回到停车处,云海仙境不再,仿佛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总是不能长驻!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瀑不遇遇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