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作者|古德芯芯

来源微信公众号|文风有点咸(微信ID:1273957197)

本文约3308字,阅读需要五分钟。若有错词措辞,企望斧正。

1.

从《新倚天屠龙记》说起

问这么多问题。

可能是你长大了吧,

有自己的思想思考,

简单的说就是:

明理且挑刺儿。

新版的《新倚天屠龙记》,(以下简称《新倚天》)由曾舜晞主演,男主百度百科给出的年龄是1997年10月9日,虚岁22岁,本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实岁才21。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百度下曾舜晞。

2019-04-14_第1张图片

就因为年轻就被认为不好吗?

不是说是谁的粉丝,只是觉得一个新演员,能承受着热议担纲挑大梁接拍一部已经被翻拍了好几次的古装武侠小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本芯个人对一个艺人的三个标准:

1.戏中作品至少符合现时代大多数观众审美,

2.现实生活中不对某些个违法犯罪药品有异样的兴趣,

3.现实生活中不出现重大道德的其他事。

《新倚天》在服装造型或者是人物造型上,以在下拙见:是可以的。在最早爆出的预告的时候,就是冲着饰演赵敏的陈钰琪去的。可是赵敏出现的有点晚。

2019-04-14_第2张图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有两个人活着,或者是活着的一个人找到个可以产生反光的物件就会产生对比。

上帝对比自己创造了亚当,亚当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是否也在意自己和上帝的不同。

前有剧版1994马景涛版、2001吴启华版、2003苏有朋版、2009邓超版等在前,影版李连杰版等对比,还有其他版本不做赘述,曾舜晞目前正规翻拍的最年轻的张无忌,暂时没有传出是否小戏骨剧组是否准备拍摄《新倚天》的消息。

作品不管好坏,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不管是时间还是地域,总会在最后得到应有的评价。该怎么品论宣传公关,自然有那些能说会道的影评或者是剧评人来评论,这里只阐述本人自己的观点,觉得《新倚天》还OK。至少本芯作为一个观众觉得还可以。

2.

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作品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创作的人有。可分为两类:

1.宏观来说,市场上所认可的价值观,在时代和政治的大背景下,符合当时人审美的创作。作品出现并经过时间考验证明这是好作品,可能有的作品需要的时间久一点来证明这个作品是优秀的。

2.微观(个人)来说:个体觉得好,那就是好,不在乎其他的局限。

举个例子:

伟大的画家文森特,这个名字看来很陌生,但姓梵高呢?没错就是他。

生前干过牧师,之后是个画家,现在所被记得的就是个画家。画了画,然后,那个时代不欣赏他的画风,没什么人愿意买他的画。在他去世之后,人们的审美开始变了,梵高的画作开始畅销,以至于炒画炒到了天价。

那么这些人懂艺术吗?

世人无非是把价格高的东西定义为好的标准,然后让这个标准深入人心。

2019-04-14_第3张图片

顺带的还想问一下?梵高的画作就是好作品了吗?

作品是好的,那这个人就毫无缺点了吗?

人物生平总是伴随曲曲折折曲曲折折,如果告诉你,梵高先生的生活作风还有点不符合现今人的一些审美。比如流连于某些个场所......此处不详细说明。

长大了,容易挑刺儿,容易寻根问底,容易追本溯源,会好奇,容易想要知道的更多。而往往得到的结果,不是那么的符合我们的预期。

3.

“循环论证”人存在的意义

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不知道汉高祖还有流氓无赖的一面;汉武帝刘彻依旧还是黄晓明演的那个大汉天子,当然,那个时候黄教主还不是霸道总裁;刘备依旧是汉室正统,白脸的还是曹操,后来也知道,横槊赋诗,东临碣石。历史不可否认记载较多的帝王将相,名人志士。像武则天的无字碑留给后世,后世自有人评说。

有些很毁三观的东西,写在历史里面就让它沉淀在历史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的最初权利在胜利者选择的最终权利在观众,自己选的,最后要认。

千百年后,考虑的一个事情是:记住这个人的作品还是这个人?

最好的评价便是,这个人的作品可以,然后再想认识下这个人。但是我是想让我的作品出名然后大家认识我呢?还是我想让人家直接认识我然后再了解我的作品呢?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钱钟书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你觉得好吃,又何必跑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最后我们看的是作品?还是我们最后看的是人?那我们看的是这个现实的人刻画演绎的剧中人物还是你期待的人物?

如果可以,通过这个人的作品了解下这个人。如果可以,通过这个人,了解一下这个人的作品,这两者不冲突。

决定权在观众。至少在于今天的观众,我们当今社会所认可的世界价值观的体现。

可能我们这辈子最无可奈何的就是不断地变老,不断地失去,但是在这之中,我们是否有存在意义的呢?

答案肯定是有的,因为人存在使人有了意义。看起来有点像【错误话题的“循环论证”】。因为人存在有意义。所以人存在使人有意义。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周星驰,现实生活中的周星驰,眼眸中给人一种无法理解的深邃,明明他在电影之中不是这样子的。什么时候看星爷的电影不笑了,什么时候,也就长大了。

最近的《新喜剧之王》褒贬不一,多是说不好的,星爷的电影看不懂,就对了。

2019-04-14_第4张图片
2019-04-14_第5张图片
2019-04-14_第6张图片

那些我们还了很多年的星爷的电影票,我们也还清了。

看到过一个回答,那么多人骂周星驰,可你见过周星驰骂说过他的人吗?

香港有句不被承认的话“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不敢说对周星驰有多了解。但却对周星驰的电影比较喜欢,小时候,没有追星,不看颜值。

4.

小时候的一些我觉得还行电视剧

小时候是个电视迷,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看电视都是搬着小板凳去别人家看的,那时候好羡慕有电视机的人家。记得那时候,一般是在新闻联播之前会每天推送一集电视剧,那个电视台早就忘记,但是老家话经常说的叫“六点剧”就是在18:00的时候会准时更新的电视剧。

这个“六点剧”播过的我还记得的电视剧有:

《福星高照猪八戒》,里面的范冰冰饰演锦毛鼠,那时候她可能还偷税漏税,他也还没犯事。我绝对不会关注这些个事情。记得猪八戒在锦毛鼠被关在水晶塔之后,八戒使劲的想要打破水晶塔,猪鼻子都撞出血的那一幕,可能是我最早最爱情的认识。

《沧海游龙》,具体的剧情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大概的情节是有一个太子中毒失忆,流落民间,被吴孟达饰演的一个大叔救了。因为在初七捡到的,于是取名叫做“初七”,历经种种困难之后,最后太子回宫锄奸,登上皇位,大团圆结局。

《乌龙闯情关》的刘病已,霍水仙,许平君,年纪小小的时候,真的很喜欢许平君和霍水仙,那时候看剧是完全不记主演是谁,只记得其中的人物的名字,里面有个大师叫鸠摩空,武艺高强话还少,但句句笑点。片头曲的时有鸠摩空的二徒弟大牛秀肌肉的那一幕。以致后来每每看见肌肉健硕的大块头,都很容易想起大牛。

那时候,老家那边用的应该是叫做天线的东西,只能搜索到两个台,其中一个是中央台,另一个就是播放六点片的台了。

看电影电视,笑了,好看,哭了,好看。可能有时候选择少了,也就好了。

5.

结尾

总是会在写文章的时候,不经意的就写到了小时候。

原来长大了是会怀念小时候的。

小时候,可能也是记事情比较早的吧,大概五岁左右的一些事情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只是很多事情,也就自己知道,有些东西,自己知道也就行了。

我一直觉得我们那时候四五岁的小孩子其实是明白一些事情的,明白大人的喜怒哀乐,明白大人的不容易,但是有时候又会因为自己能力有限。而不敢给大人增添负担。

儿时,过着上山摘果,下河摸虾的日子,一角钱还可以买一袋杨梅干,一袋里面有十几颗。总有那么几个买的起一角钱杨梅干的小伙伴分享,觉着挺好。

儿时课堂所学,也是真心听讲孔孟礼仪之道。后来基本成为人生准则,不迟到,不逃课,不早退,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即使后来初中高中,遇见我不是很喜欢的老师讲的课,也是会认真地附和着。直到后来自己走上讲台,看见底下一群小娃娃,对你所讲的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年少时候的自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经年累月,世事无常。也算是读了几本圣贤书,听过几堂正经课,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奇奇怪怪的特殊文化,例如:找关系,或者是走后门,总会保留自己的一些观点。

从来不会去评论一个人是靠实力还是靠“本事”去得到或者适应某个职位的。越到后面也越觉得人生不过几十春秋,随缘了吧。

写着写着就偏题了,

原来长大了,

是会偏题的。

2019年4月11日星晴四20:50修改于福建厦门

1.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文风有点咸,

2.觉得还不错的,点个赞赏,点个好看,

3.微信公众号是后来开的,暂时没有留言功能,可以直接在我的朋友圈评论

我是文风有点咸的古德芯芯,咱们下回见

2019-04-14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