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是由0和1开始,之后的数就是前两个数的和。
首几个费波那契系数是: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那我们如何用计算机来生成这些数呢,也就是说,求斐波那契数列第n位的值。
很简单,用递归就可以了:
# 自上而下地递归
def fib(n):
if n in [0,1]:
return n
return fib(n-1) + fib(n-2)
print(fib(10))
输出: 55
结果没有问题,接下来看一下递归性能如何。
写个简单的计时的测试代码:
import time
n = 40
tic = time.clock()
res = fib(n)
toc = time.clock()
print('fib({}) = {}'.format(n,res))
print('runtime: {}s '.format(toc-tic))
我们看下n=10
的结果:
fib(10) = 55
runtime: 2.4462208330078283e-05s
再看下 n=40
时的结果:
fib(40) = 102334155
runtime: 40.73219172568648s
我们发现:当n变大时,这段递归代码用时变得很久,而且性能是急剧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拿fib(5)来举例,要计算fib(5),得知道fib(4)的值,要计算fib(4)的值,又得知道fib(3)的值,以此类推,直到递归到底时,fib(0)=0。下图是个fib(5)求解的展开图,可以看到,这里面有很过的重复计算,比如浅粉色框框住的fib(2)就重复计算了三次,可想而知当n很大时,这些重复计算的次数将呈指数上升,这就是递归效率不高的原因——重叠子问题。
改进方法就是,将计算过的fib()值存储下来,下次用到直接查就行,这种方法叫记忆化搜索。
于是在递归代码的基础上可以很轻松地改写成记忆化搜索,代码如下:
# 记忆化搜索:自上而下地求解
def fib_memo(n):
def fib(n):
if n in [0,1]:
return n
# 如果memo数组中没有计算过fib(n),则需计算一下并存到memo[n]中
if memo[n] == -1:
memo[n] = fib(n-1) + fib(n-2)
return memo[n]
memo = [-1 for i in range(n+1)] # memo[0...n]中所有元素初始值为-1,表示未计算
return fib(n)
fib(40)的测试结果:
fib(40) = 102334155
runtime: 2.4746652798057767e-05s
经过简单的记忆化改造,效率由 40.7s 提升到了 0.0000247s !
记忆化搜索本质还是一种递归,只是用额外的变量来存储中间值而已,属于典型的空间换时间的方式。由于递归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方式,所以记忆化搜索也是一种自顶而下的搜索方法,即计算顺序是
fib(n) → fib(n-1) → fib(n-2) → ... → fib(1) → fib(0)
最后再从fib(0)一路回溯给fib(n),done!
那么可不可以自底向上地算出斐波那契数列呢?当然有啊,这就是接下来要隆重请出的动态规划。
思路很简单,知道了 fib(0) 和 fib(1),就可以相加得fib(2),fib(1)+fib(2)又得fib(3),依次类推直到 fib(n)。自底向上的求解过程:
fib(0) → fib(1) → fib(2) → ... → fib(n-1) → fib(n)
没错,这也极其符合人的直观感觉,看着很舒服很顺眼。
于是很容易写出代码:
# 动态规划:自下而上地解决问题
def fib(n):
memo = [-1 for i in range(n+1)]
memo[0] = 0
memo[1] = 1
for i in range(2,n+1):
memo[i] = memo[i-1] + memo[i-2]
return memo[n]
看下测试结果:
fib(40) = 102334155
runtime: 1.6782212696853094e-05s
0.0000167s
比记忆化搜索的 0.0000247s
又提高了一丢丢,这主要是因为记忆化搜索中多出了反复递归的开销。
其实fib数列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这里面fib(2)是fib(3)的子问题,fib(3)又是fib(4)的子问题,以此类推,所以这是一个通过子问题推得原问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过程总结为这句话:通过求子问题的最优解,可以获得原问题的最优解。
这里的子问题称为最优子结构。
好,接下类引出动态规划的定义:
将原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同时保存子问题的答案,使得每个子问题只求解一次,最终获得原问题的答案。
好,介绍完毕。
在递归问题中如果存在重叠子问题,那么就可以进行以下两种改造:
解析:要爬到n阶台阶,有 ①从n-1阶再爬一阶到达 ②也可从n-2阶再爬2阶到达,这两种方式,所以爬到n阶的方法数等于爬到n-1阶的方法数与爬到n-2的方法数的和。接下来,n-1阶的方法数也等于n-2阶的加上n-3阶的,以此类推直到爬1阶和爬0阶。所以,这个问题本质就是一个fibonacci数列的求解! 而且这里面也存在很多重复计算的子块,例如下图蓝色子块。同上面的代码一样,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用原生的递归方法、记忆化搜索和动态规划求解的。
前面我们将动态规划描述为一种 通过求子问题的最优解,从而求得原问题的最优解 的方法,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
对于问题1,如何切分子问题,在DP中被称为状态的定义,其中子问题被称为状态。
对于问题2:,如何从子问题到原问题,在DP被称为状态转移方程。
这两个东西才是动态规划的核心。
到底是怎么回事,直接拿LeetCode上两个例子说话:
- 状态定义: v[n] 分割正数n的最大乘积
- 状态转移: v[n] = max( i×(n-i), i×v[n-i] ) for 1<=i<=n-1
代码
我将递归、记忆化搜索和动态规划三种方法放在了一个类中:
class Solution:
def integerBreak_rec(self, n):
"""
:type n: int
:rtype: int
原生的递归方法:效率低
"""
def breakInteger(n):
if n==1:
return 1
res = -1
for i in range(1,n):
# n = i + (n-i)
res = max( res, i*(n-i), i*breakInteger(n-i) )
return res
return breakInteger(n)
def integerBreak_memo(self, n):
"""
:type n: int
:rtype: int
第一种改进: 自上而下的记忆化搜索
"""
def breakInteger(n):
if n==1:
return 1
if memo[n] != -1:
return memo[n]
res = -1
for i in range(1,n):
# n = i + (n-i)
res = max( res, i*(n-i), i*breakInteger(n-i) )
memo[n] = res
return res
assert n>=2
memo = [-1 for i in range(n+1)]
return breakInteger(n)
def integerBreak_dp(self, n):
"""
:type n: int
:rtype: int
第二种改进:自底向上动态规划
"""
assert n>=2
memo = [-1 for i in range(n+1)]
memo[1] = 1
for i in range(2,n+1):
for j in range(1,i):
memo[i] = max( memo[i], j*(i-j), j*memo[i-j] )
return mem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n = Solution().integerBreak_dp(10)
print(n)
LeetCode上与此题相似的题目:
小偷洗劫一条街上的所有房子,每个房子有不同价值的把宝物,但不能连续抢劫俩相邻房子。求最多可以偷到多少宝物?
检查所有房子的组合,对每一个组合,检查是否有相邻的房子,如果没有,记录其价值,找最大值。
时间复杂度: O( (2^n)*n )
这个方法效率非常之低。
"""
198. House Robber
转态定义:考虑偷取[x...n)范围里的房子
状态转移方程:
f(0) = max{ v(0)+f(2),
v(1)+f(3),
v(2)+f(4),
...
v(n-3)+f(n-1),
v(n-2),
v(n-1)}
"""
class Solution:
def rob_rec(self, nums):
"""
:type nums: List[int]
:rtype: int
递归方法
"""
# 考虑抢劫nums[index:]范围内的所有房子
def tryRob(index):
if index >= len(nums):
return 0
res = 0
for i in range(index,len(nums)):
res = max( res, nums[i]+tryRob(i+2) )
return res
return tryRob(0)
def rob_memo(self, nums):
"""
:type nums: List[int]
:rtype: int
记忆化搜索
"""
# 考虑抢劫nums[index:]范围内的所有房子
def tryRob(index):
if index >= len(nums):
return 0
if memo[index] != -1:
return memo[index]
res = 0
for i in range(index,len(nums)):
res = max( res, nums[i]+tryRob(i+2) )
memo[index] = res
return res
# memo[i] 表示考虑抢劫 nums[i...n) 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memo = [-1 for i in range(n)]
return tryRob(0)
def rob_dp(self, nums):
"""
:type nums: List[int]
:rtype: int
动态规划法
"""
n = len(nums)
if n == 0:
return 0
# memo[i] 表示考虑抢劫 nums[i...n) 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memo = [-1 for i in range(n)]
memo[n-1] = nums[n-1]
for i in range(n-2,-1,-1):
# memo[i]
for j in range(i,n):
if j<n-2:
memo[i] = max(memo[i],nums[j]+(memo[j+2])
else:
memo[i] = max(memo[i],nums[j]) # 末尾两个元素只能是自己
return memo[0]
if __name__ == '__main__':
nums = [2,7,9,3,1]
res = Solution().rob_dp(nums)
print(res)
在动态规划中,有类非常经典的问题称为0-1背包问题。有一个背包,容量是C,现有那种不同的物品,编号为0…n-1
,其中每一件物品重量为w(i),价值为v(i)。问可以向包中放哪些物品,使得在不超过背包容量的基础上,物品总价值最大。
暴力解法:每一件物品都可以放进或者不放进,遍历所有可能性。 时间复杂度O((2^n)*n)。
贪心算法:优先放入平均价值最大的物品,结果只是近似解,而不是最优解。
动态规划:
状态: F(n,C) 考虑将n个物品放进容量为C的背包,使得价值最大。(这里约束条件为n和C)
状态转移方程: F(i,C) = max( F(i-1,C), v(i)+F(i-1,C-w(i)) )
对应 1.不放入第i个物品 2.放入第i个物品 这两种状态中值最大的那个。
时间复杂度为O(nC)已经几乎没有优化空间了,但是可以从空间复杂度上进行优化。
动态规划解法: n行版
原始动态规划,建立一个n行C+1列的矩阵 memo[n-1][C+1]
时间复杂度:O(nC)
空间复杂度:O(nC)
动态规划解法: 两行版
改进1:由于第i行元素只依赖于第i-1行元素。理论上,memo只需要保证两行元素。
空间复杂度 O(2C)=O( C)
动态规划解法: 一行版
改进2:由于某位置的元素只依赖于上一行的对应位置和上一行的左侧元素。所以可以从右边开始更新,这样memo只需一行就可以完成。
空间复杂度 O( C)
416 Patition Equal Subset Sum 分割等和子集
典型的背包问题:在n个物品中选出一定物品,填满sum/2的背包
与原背包问题不同的是:我们不需要物品价值最大,目标是能填满。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物品价值均为1。
给定一整数序列,求其中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LeetCode上与此题相似的题目:
给出两个字符串S1和S2,求这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
状态定义:
LCS(m,n) 是S1[0…m]和S2[0…n]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
转移方程:
- S1[m] == S2[n]: LCS(m,n) = 1+ LCS(m-1,n-1)
- S1[m] != S2[n]: LCS(m,n) = max(LCS(m-1,n),LCS(m,n-1))
状态定义: shortestPath(i)为从start到i的最短路径长度
状态转移: shortestPath(i) = min( shortestPath(i) + w(a->i))
例1: 300. 最长上升子序列。
例2: 0-1背包问题
References:
非常好的动态规划总结,DP总结
背包问题的总结
动态规划(dp) 之 状态转移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