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布衣忧国泪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唐天宝五载即公元746年,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春节的喜庆达到了高潮。长安城内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观灯的人们倾城而出,车马塞路,人声鼎沸。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刚刚向唐玄宗进献了对吐蕃作战中的战利品,被加封河西节度使,心情大好。他与刑部尚书韦坚相约,一同前往位于崇仁坊中的景龙道观夜游。

皇太子李亨在随从的簇拥下,也出宫来走马观花,刚巧遇到太子妃的哥哥、刑部尚书韦坚。两人交谈几句后就匆匆分手了。李亨一向谨慎,并不多与朝臣私相往来。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次见面,竟引发了一起震动全国的大案。宰相李林甫奏称唐玄宗,韦坚勾结皇甫惟明,欲拥立太子为帝。二十一日,韦坚被贬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被贬为播川太守,后又被赐死。

太子李亨不寒而栗。九年前,父皇唐玄宗一怒之下,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时废为庶人,并在同日将三人赐死,他被推上太子之位。从那时起,他的生活中就各种明争暗斗险象环生。为摆脱与韦坚的干系,他立即以“情义不睦”为由,与韦氏离婚。同年十一月,李亨又被牵连进一桩“亡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的案子,为表明清白,他不得不与自己的另一名姬妾杜氏离婚。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亨知道,针对自己的这两起大案背后,站着同一个对手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734年为相。他会钻营,善机变,具有相当的行政才干,《旧唐书李林甫传》说他“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当年,玄宗因宠爱武惠妃,想改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宰相张九龄讲了一番道理后说:“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同样的事情摆到李林甫面前,他说:“这是皇上的家务事,不需要和别人商量。”对双方的争斗,端坐在皇位之上的玄宗心知肚明。但一方面,他认为李亨仁孝恭谨,勤奋好学,是合适的储君之选;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太子羽翼丰满、势力扩张,所以并不明确制止。无论对国事的掌控还是对时局的判断,他都拥有绝对的自信。

玄宗是靠自己的胆识和才能,在各方激烈的角力中取得皇位的,并亲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辉煌,社会富庶繁华,一片欣欣向荣。但宵衣旰食三十年,他有一些倦怠了,这位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内有杨贵妃这样的佳人侍侧,芙蓉帐暖,外有李林甫这样的宰相委政,恭顺精干,他乐得高居无为,伴美人,选乐工,设梨园,纵情于歌舞游乐的温柔乡中。

朝堂之外,两年前被赐金放还的大诗人李白却焦急而痛心,他奋笔疾书:“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国君若失去了贤臣的辅佐,就会像神龙化之为凡鱼;奸臣一旦把持了大权,就会由老鼠变成猛虎。庙堂之上,也不是无人看得出盛世之下隐忧渐生。最受宠信的宦官高力士就曾向玄宗皇帝进言:“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但玄宗略一沉吟,即一笑而过。

从开元的清明治世到天宝的歌舞升平,大唐帝国盛之又盛的花团锦簇,令人目眩神迷。这些清冷的声音,听起来多像是杞人忧天。

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三十五岁的杜甫来到了长安。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自述。但是,开元天宝年间,诗坛群星闪耀。杜甫之前,大他11岁的李白,已创造出布衣入宫、君臣相得的奇迹,被天下读书人津津乐道。杜甫之后,白居易29岁收获“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得意,王维21岁就“大魁天下”,身骑白马插花游街,赶赴琼林宴会。

杜甫来到长安之前,在天宝三载至天宝四载间,曾与李白同游梁宋和齐鲁。他们一起打猎骑马,追鹰逐兔,一起寻仙问道,痛饮狂歌。他敬佩李白的才华,钦慕李白的潇洒,但李白已在翰林供奉的职位上,见识过金堂玉马的权贵核心,他是要继续寻仙问道的,杜甫则心忧前程。所以,在李白“脱身金马门,独去讨幽隐”的时候,他选择了西去长安求仕。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这一年有三个年号:正月,睿宗改元太极,五月又改元延和,八月,玄宗登基,改元先天。

杜甫自小多病,母亲又去世得早,被寄养在洛阳的姑母家里。三岁时,他和姑母的儿子同时染上疫病,姑母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儿子却丢了性命。为此,他一辈子将姑母视同亲生母亲。

传统的仕宦家庭让杜甫得到了很好的教育,除了读书、写字、作诗,还有机会接受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艺术熏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晋人顾恺之的绘画,在数十年之后,还给他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杜甫最为推崇的,是十三世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杜预为西晋名臣,曾任镇南大将军,政事、武功、学术震耀一时,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被后人收入《十三经注疏》。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做过膳部员外郎、修文馆直学士等,少时便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工于五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先祖留给杜甫的还有传统儒家的刚烈和孝行。他的叔父杜并十三岁为报父仇而杀身,是震惊朝野的孝子;他的外祖母草鞋布衣为蒙冤入狱的父亲送衣送饭,被誉"勤孝",其年幼的兄弟崔行芳要求给二哥代死,没有诏准,就同哥哥一起就刑,被称为“死悌”。曾三次为相的著名文学家张说在《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中记载了他们的事迹。

杜甫对自己的出身深感自豪,把奉儒守官和饱学诗书视为家族传统。他屡次夸耀“吾祖诗冠古”,又教育儿子说“诗是吾家事”,他的勤奋苦读更是有目共睹,李白就曾打趣他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十八九岁起,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纵横于名山大川和通都大邑,饱览名胜,结交友朋,感古怀今,广增见闻,度过了十年裘马清狂的快意生活。

如果说十年磨一剑,那么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天宝六载(747),玄宗诏求天下士子,只要精通一艺,便可到长安参加制举。杜甫满怀希望地参加了考试,但是,刚刚制造了不少冤案的李林甫,担心这班人录取之后会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不利,所以全部不取,反而向玄宗上表称贺,称“野无遗贤”。

如果说开元二十三年(735)第一次参加科举落第,杜甫还能因来日方长而不太在意,那么这一次的无缘朝堂,对他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之前,杜甫虽也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辛酸,但因为有中举得官的希望鼓舞着,不论自己还是权贵,都还有所期待。现在,他自己的希望破灭了,权贵们也渐渐失去了好脸色。

“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科举的仕路不通,杜甫只有四处献诗,求人提携。但从朝臣到武将,没有一位大人物愿意引荐他。751年,玄宗举行庆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及天地,杜甫抓住机会,一口气献上《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这三大礼赋。《新唐书·杜甫传》浓重地记下了一笔:“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但宰相李林甫并没有给杜甫机会,最终只得了一个“送隶有司,参列选序”的资格。

在唐代,科举与荐举并行,干谒之风特盛。高适就曾大胆表白:“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但杜甫看起来太着急太用力了,甚至曾向接替李林甫为相的杨国忠及其党羽鲜于仲通作诗投赠,希望汲引,为此遭到不少讥讽和冷落。

大约就在这段时间,他的父亲死在奉天县令任上,杜甫的生活日益窘困,心情也愈发沉重。

他曾与朋友一起登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塔,写下“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慈恩寺是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太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为母亲文德皇后祈福而建,既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场所,又是唐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象征。穷愁潦倒、衣食艰难的诗人,登到高塔上,感受烈风飞扬,怎能不忆起大唐帝国的清明治世。而如今玄宗“仗内斗鸡催赐锦”,任由权臣把持朝政,上有杨国忠一人担任五十多个官职,下有安禄山被赐铁劵、封王爵,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只顾追逐私利,谁将国家放在心上呢?杜甫眼中,唐帝国的统治已经危机四伏了,可是这种忧心何处可诉、谁人可解?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失望之际的杜甫开始为隐居做准备,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郊区买了房,把妻儿接来同住。为了支撑一家人的生活,杜甫“卖药都市,寄食朋友”,还与贫民挤在一起去买太仓的减价米。

见识过富人的金碧辉煌,也体验过贫民的饥寒交迫。站在咸阳桥头,看着士兵们一拨又一拨,“被驱不异犬与鸡”,与爷娘妻子痛哭相别,去为皇帝开疆拓土;看着曲江河畔踏青的达官贵人,衣着华丽肴馔精美,却“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杜甫奋笔疾书“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有悖常情的呐喊,却是盛世实景,杜甫的忧虑又重了一层。

天宝十三载(751)秋,长安一带阴雨成灾,一连下了六十多天,农田被淹,房舍倒塌,关中大饥。但杨国忠对玄宗谎称“雨虽多,不害稼也。”并指使御史弹劾上报水灾的扶风大守房琯,所以“天下无敢言灾者。”民众顾不得严冬将临,抱着衣物和被子换米吃。杜甫也不得不把家小送往奉先,寄寓在县署公舍。

752年,李林甫死,杜甫已经四十岁了,终于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八品官职,有了一点俸禄。他急急忙忙冒着严寒赶往奉先探视家小,可是一进家门就遭到了一个重大打击:他最小的儿子饿死了。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谁能想到今年是个丰收年,我的儿子还会饿死,杜甫又愧又恨。可是该恨谁呢?自己虽是个小小的八品官,但可以不服兵役和徭役,不交任何租税,结果儿子还是饿死了,那些贫穷的老百姓又怎样活下去呢?他私心自比是要做稷和契的,使天下人人可以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使国君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使败坏的世风恢复到淳良和美好。可是,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他除了眼看着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还能做什么?大乱已在酝酿,却无人警醒,他的忧愁千重万叠,高过终南,茫茫无际。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5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杜甫的忧思并不多余。当他路经骊山时,当玄宗与贵妃在华清宫尽情享乐时,渔阳鼙鼓已接天而起。二十万铁骑杀向洛阳和长安,屠城,烧房,奸淫,抢掠,无恶不作。

六月,潼关失守,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为唐肃宗。杜甫拖儿带女,随着逃难的人群穿行于深山野谷,幸亏表侄王砅和彭衙县尉孙宰的帮助,一家人才艰难地到达到鄜州羌村。

国破日,万事哀。那么多的朝廷重臣向安史叛军投降了,杜甫区区一个八品小官,却要冒死找到皇帝,因为皇帝即是国家。他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往沦陷了的长安。所幸他官阶低,又不很出名,没有被严格看管。至德二载(757)四月,社甫终于有机会从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前线,逃到了肃宗朝廷所在的凤翔。

被困长安近一年,杜甫亲眼看到这个繁华富庶、万国来朝的国际大都市,如何变成杀人盈城、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亲眼看到唐军与叛军激战于陈陶,“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悲壮和惨烈。

当他麻鞋破衣拜见肃宗,君臣相对,不禁涕泪交流。这一次,杜甫被任命为左拾遗,职责是给皇帝提意见,指出他的疏漏。

杜甫做了谏官,就要尽他的责任。不到半个月,房琯因兵败罢相,贬太子少师。杜甫上疏为他辩护,肃宗大怒,幸亏宰相张镐的营救,才免其罪。但肃宗从此以后就疏远了杜甫,到八月间便让他离开凤翔,往羌村探家。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6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多事之秋,用人之际,皇上却开恩让他探家,杜甫感到深深的失落和无奈。当他在兵荒马乱中突然出现在妻子面前,听到她惊呼:“你还活着呀?”才终于掉下了眼泪,看着妻子穿着用碎布头缝补而成的百结衣,儿子脸色比雪还要苍白,女儿缀满补丁的裤子连膝盖都没过去,

杜甫深深怀念“公私仓廪俱丰实”和“男耕女桑不相失”的开元盛世。那个并未对他施以青眼的唐玄宗,被多少人斥为荒淫误国,只有杜甫在《北征》中替他回护,说他所以赐妃子死,并非被逼无奈,而是鉴夏商之败,畏天悔过。他是多么希望,满目疮痍的大唐,会再现一位英明雄武的帝王,会再创一个清明辉煌的盛世。

至德二载(757)十月,肃宗和太上皇玄宗先后回到长安,杜甫闻讯,欢欣鼓舞。十一月,他携家返回长安,仍任左拾遗。

长安刚刚收复,叛乱尚未平息,朝廷要面对多少严重的问题。杜甫早出晚归,不断地给皇帝上疏谏事。可肃宗关心的是如何清除前朝遗老,排除异己。玄宗已被软禁在深宫,与他关系密切的大臣,都受到了疏远或罢免。

本以为在朝廷中有了一个位置,就能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现在,杜甫彻底失望了。他常常一个人跑去喝闷酒,尽醉方休。没钱买酒,就把冬天的厚衣服当出去,没得当了就赊账,曲江边上的酒铺子被他赊遍了,走上几步就会遇到债主。乾元元年(758)六月,房琯被贬为豳州刺史,与房琯关系密切的严武等人也被贬外任,杜甫也被贬为司功华州参军。

站在金光门前回望,想到去年正是从这个门逃归凤翔的,杜甫一定有万千的感慨,但他的本色不过是一介书生,他所秉持的只有一支笔。

乾元二年(759)三月,杜甫自洛阳老家探亲后返华州,时值唐军与安史叛军决战溃败,洛阳及附近地区陷入战乱。从新安、石壕村至潼关,沿路民不聊生的惨状,铺叙成杜甫笔下著名的“三吏”“三别”。

《新安吏》写的是哭声。官府征兵,成年的“丁男”已被抓尽了,身材矮小的男孩也得去当兵。“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孩子早已走远,哭声却犹在耳边。《石壕吏》中的官吏不再按帖选丁,而是不分男女老幼地“捉人”。石壕村一户人家“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面对这样的人间惨剧,杜甫连宽慰的话都说不出来了。《潼关吏》夸耀城防的坚固,杜甫不忘告诫他们一定慎之又慎,不要再犯哥舒翰的错误。“三别”是一个暮婚晨告别的新婚妻子,送自己的丈夫上前线,一个子孙阵亡尽、走路都需要扶杖的老翁被征入伍,与老妻惜别,一个刚从战场返家的士卒,又接到官府要求参军的文书,连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

遍地烽火,谁能置身于外?对于唐王朝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杜甫是坚决拥护的。但对百姓在战争中的惨重牺牲,他又深为同情。这种矛盾如此尖锐地刺痛了杜甫,也刺痛了千百年来每一颗温柔的心。明朝王嗣奭评“三吏”“三别”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载之泪。”

他不再是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了。生不成名身已老,老的是身,心却是愈老愈软了。他的眼睛不再只是朝上,而是更多地朝下看,透过乱世蝼蚁的悲凉、凄惨和挣扎,看向高居其位者的昏庸、无能和懦弱。

也是这一年,关中大旱,“谷食踊贵”,杜甫弃官携家避乱。他们从华州出发,七月,往秦州。十月,往同谷。十二月往成都。“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杜甫拖家带口到达秦州后,才发现那里并不太平,吐蕃军队趁唐军无暇顾及,屡屡侵犯边境,他寄以厚望的侄儿杜佐和友人也没能给他多少帮助。听说同谷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可他们到时已是十一月了,衣食无着,只好在山间捡橡栗、挖黄独来充饥,常常饿得倚壁呻吟。陷入绝境的杜甫不得不再次逃离,在深山峡谷中跋涉两个多月,终于到达成都。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在号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杜甫留下“发秦州”、“发同谷”两组纪行诗,描画了最狰狞、最崎岖、最不为常人所见的险山恶水。那个一心要做大事“致君尧舜”的士子,那个手脚冻皴皮肉死的父亲,那个短衣数挽不掩胫的丈夫,一笔一笔写下他的落魄窘困,写下他的惨痛悲哀。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7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成都是当时闻名的繁华都市,玄宗就曾在此避难。

杜甫在浣花溪边觅得一块荒地,修筑了一座茅屋,称之为草堂。又从亲友处乞得桃树、绵竹等栽种在周围,很有些闲适清幽的样子了。被兵火和饥荒苦苦相逼之后,一家人终于有了一处安身之所。

在成都,杜甫得到不少亲友的资助。故人严武五年中两次镇蜀,不但在经济上资助社甫,还常常到杜甫的草堂与他作诗唱和。广德二年六月,严武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啡鱼袋,这是杜甫一生中得到的最高官阶(从六品上)。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心情变了,杜甫的笔下也有了平静清雅的田园之美。他不像李白,早就名满天下;他不像严武,可以马上封候;他也不像王维,有能力为自己建一个世外桃源。他在最好的年华里,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却惶惶然不遇于时,拙于谋生。

“醉里眉攒万国愁”的杜甫,终于迎来明媚亮丽的春天。三十岁那年,他娶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为妻,杨氏小他十一岁,知书达礼,温婉端庄。共同生活的三十年里,杨氏随着他颠沛流离,在常年的贫穷、动荡和艰困中,坚韧地承担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杜甫心中,她既有“乱世怜渠小,家贫仰母慈”的坚韧,也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的美丽。现在,他们终于可以信手画个棋盘对弈,可以共乘一叶小舟游玩,在一餐一饮的相濡以沫中,体会俱飞蛱蝶、并蒂芙蓉的浪漫深情。

杜甫在蜀五年,大体是较为安定的,但也有避乱奔走、衣食不周之苦。一次,狂风掀翻了他屋顶的茅草,他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个世间那样冷酷地折磨过他,他却依然有着火热的仁者情怀。

后人封杜甫为“诗圣”,梁启超却说他是“情圣”。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是的,他没有李白那样飘逸,也没有陶潜那样潇洒,虽然他也曾寻仙问道,也曾想恬淡隐居,但他的痛苦太深心事太重了,离乱的国,飘摇的家,有太多的牵挂、不舍和爱,要让他在人间遍历苦难。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8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杜甫“涕泪满衣裳”,写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他想家了。当年严武入朝,他写诗相赠:“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入蜀本是迫于生计,对于朝廷所在的长安和故居所在的洛阳,他始终十分怀念。故国之思一发而不可收,杜甫作《秋兴八首》,一首比一首急切,一首比一首强烈,“孤舟一系故园心”,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它是我唯一的指望和依赖。

九月初,杜甫携家东下到达云安,风痹发作。他原来就有肺病、疟疾、消渴等百病缠身,只好留滞养病。第二年迁居夔州。时任夔州都督兼御史中丞的柏茂琳待杜甫甚厚,让他主管东屯公田一百顷,并买果园四十亩,然而杜甫的心情是压抑的。

四百年之后,陆游在此凭吊杜甫遗迹,不胜感慨:“客于柏中丞、严明府之间,如九尺丈夫俛首小屋下,思一吐气而不可得。予读其诗,至"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之句,未尝不流涕也。”对于自许甚高的社甫来说,即使在严武幕府那一段黄金岁月,他还觉得“白头驱幕府,深觉负平生”,现在,以年迈之身,依附在柏茂琳这样的小军阀之下讨生活,怎么会没有委屈、辛酸?况且,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但代宗昏庸,宦官鱼朝恩权势日炽,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频仍。他的老朋友李白、房琯、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他自己也已到风烛残年。少年时代的抱负“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求索一生却一事无成,现在,只能期盼年轻人接棒了,“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津思捐躯”。他多次赞颂诸葛亮尽忠王事,惋惜他"运移汉祚终难复"、"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的沉痛写照。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乱世之中,生命是多么脆弱,寇贼、官兵、赋役、饥饿冻馁、奔窜流离、寒暑暴露,哪一条不会通向死亡之门,而回家的路其实漫长而无望。因为北上必经的商州一带,此时正烽火不熄,道路阻隔,杜甫不得不暂时放弃北归的计划。可“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哪里是归宿呢?大历四年(769)正月,杜甫过洞庭湖,沿湘江南下,去投奔友人衡州刺史韦之晋,到了衡州,才得知韦已调任潭州,折回潭州,韦已病卒。杜甫一家连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了,只能在一叶扁舟之中栖身。大历五年(770)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据潭州作乱,杜甫只得驾着小船再度南下,准备投奔时在郴州为官的舅父崔伟,行至耒阳遭遇江水陡涨,被困数日后,他被迫放弃原计划,又掉转船头,再次沿江顺流而下。可惜这一次,他再也无力走出湘江了。

770年的寒冬,杜甫病倒舟中,作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做霖”。战火和鲜血依然在这个国家蔓延和流淌,处处充满了险恶,只恨自己一生功业不成,临死也没有能力安顿好家人,想到这些就止不住泪如雨下。

他是在感激,在告别,也是在郑重的托付。他至死都不能放下动乱中的国家、朝廷,不能放下他的妻子、儿女、兄弟,还有朋友。但是,他那一颗凄凉孤苦的浊泪,只能寂寞地洒在自己的衣巾。一直到他去世四十三年之后,才等到他的孙子杜嗣业四处筹措资金,将他的尸骨迁葬回十三世祖杜预的身边。



寂寞布衣忧国泪_第9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寂寞布衣忧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