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个在IP的网上提供话音及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IMS最初在3GPP规范R5版本上提出,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R7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要求IMS支持xDSL、cable等固定接入方式。
IMS采用其业务、控制、承载接入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如下图)。
其核心控制层,通常称为IMS CORE,是IMS最关键的部分,它提供的基本的IMS功能特性。本文将针对IMSCORE的系统构成及基本业务过程进行介绍。
2、IMS Core系统构成
IMS Core是一个基于SIP和Diameter的信令网,它主要负责SIP消息的路由、多媒体会话的控制,以及IMS用户签约信息的存储与访问支持。
IMS CORE系统主要由CSCF(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构成。
CSCF主要负责处理多媒体呼叫会话过程中的信令控制。它管理IMS网络的用户鉴权,IMS承载面QoS,与其它网络实体配合进行SIP会话的控制,以及业务协商和资源分配等。
CSCF根据其在网络中承担的功能可以划分P-CSCF(ProxyCSCF,代理CSCF),I-CSCF(Interrogating CSCF, 查询CSCF),S-CSCF (ServingCSCF, 服务CSCF)三种。
P-CSCF是IMS拜访网络的统一入口点。所有从IMS终端发起和终止于IMS终端的会话控制消息都要通过P-CSCF。P-CSCF作为一个SIPProxy,负责与接入网络无关的用户鉴权与IPSec管理,网络防攻击与安全保护,为节约无线网络资源进行SIP信令压缩与解压,用户的漫游控制,通过PDF(PolicyDecision Function)进行承载面的NAT与QoS等功能等。
I-CSCF是IMS归属网络的入口点。对一个IMS用户进行寻址时,首先根据其归属网络的域名通过DNS查询将会找到I-CSCF。在注册过程中,I-CSCF通过查询HSS,为用户选择一个S-CSCF。在呼叫过程中,I-CSCF从HSS获取用户所注册的S-SCSCF地址,将消息路由到S-CSCF。
S-CSCF在IMS网络会话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接受用户终端通过P-CSCF发来的注册请求,与HSS配合进行用户鉴权,然后记录用户当前的P-CSCF地址。并从HSS处下载用户签约的业务数据。S-CSCF对于用户所有呼叫进行控制管理,主要包括到P-CSCF的路由、到AS的业务触发等等。
HSS是3G系统的核心用户数据管理网元。从3GPP Release5阶段开始,HLR/AUC网元升级为HSS,除了原有的与CS、PS域网元的接口功能之外,增加与IMS域网元的接口功能,包括移动性管理、会话建立、鉴权信息产生等功能。HSS存储IMS中所有用户和与业务相关的数据。另外在网络配备多个HSS的情况下,SLF提供查找HSS的机制。
3、IMS 用户注册过程
注册过程是支持IMS用户移动性的关键。IMS用户注册的目的是将用户当前的 SIPURI登记到归属网络的S-CSCF中。这样无论IMS用户在移动/漫游在何处,都可被服务。比如发起和接受呼叫,使用归属域提供的业务等等。
通常初始注册过程中还包括了对用户的鉴权过程。为了简单起见,下面的例子中忽略了鉴权过程。
注册过程大体应该是:
4、IMS会话建立过程
用户使用任何一个IMS业务通常都意味着要建立一个会话。IMS会话是实现任何一个业务的基础。
下面的例子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会话建立过程。
会话建立过程的大致描述如下:
4、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认识IMS的一个起点。IMS还有非常多个相关内容。其中最具特色的在于其业务提供体系,后继的内容请关注本博客后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