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

神经的电活动本质是带电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神经元膜上的跨膜电流由三个要素组成:

  1. 神经元膜内外的盐溶液:提供带点离子
  2. 神经元膜:将内外隔开形成电场
  3. 跨膜蛋白质:离子在膜内外电场移动的通道

神经元膜的组成——鳞脂

鳞脂含亲水的极性(“头”,含磷酸),也含疏水性的非极性(“尾”,含碳氢链)

神经元膜由尾尾相对的双层鳞脂组成,将细胞质和细胞外液分隔开来。

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_第1张图片

神经元膜上的蛋白质能形成像通道一样的形状(蛋白通道),以是特定离子通过,主要有两种类型:

  • 离子通道(ion channel):打开时,只允许特定离子通过,让离子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不需要能量
  • 离子泵(ion pump):不仅允许离子通过,而且还能像泵一样将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分解能量货币ATP)

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_第2张图片

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行跨膜运动受两个因素影响:扩散电学

1. 扩散(diffusion):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区域的净移动

离子跨膜进行扩散有两个条件:

      · 膜两侧有浓度差

       ·离子通道打开

2. 电学: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净移动。

与两个因素有关: 电位、电导。 离子通道的开放,电导增大,若关闭则电导为0。

例子跨膜进行电化学运动有两个条件:

        ·膜两侧要有电位差

        ·离子通道打开

神经细胞相对安静时处于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 细胞膜上有多个钠钾泵,它们会进行主动运输,每次把三个钠离子送到细胞外,把两个钾离子送到细胞内,此过程耗用了一个腺苷三磷酸
  • 在细胞静息的状态下,钠离子通道完全关闭,使钠离子不能进出,而一些钾离子通道却是打开的,因此有若干钾离子会扩散出细胞外(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是主要原因

神经元膜通过动作电位传递神经信号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短暂地变为正电位。这个过程非常之快,比眨眼快100倍。

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_第3张图片

动作电位的机制——离子跨膜运动

膜内的负电位减小,膜内与膜外电位差值减小,称为去极化。有以下几个因素:

  1. 物理因素。如牵张刺激导致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去极化;
  2. 化学因素。如化学物质释放导致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去极化;
  3. 人为的用微电极向胞内注入电流使神经元去极化。

去极化达到或超过阈值(约-40mV)时,触发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动作电位的幅度约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

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静息时:钾通道开放,钠通道关闭,达到钾平衡电位

上升相: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上升

下降相:钠通道关闭,钾离子外流,膜电位下降

恢复静息:钾通道重新开放,钾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的关键——钠通道短暂开放

去极化导致了钠通道的开放,引起了钠离子内流。

这种随着电压改变而开放关闭的钠通道,称之为电压门控钠通道

离子通道的基本特性是对离子的特异性对调节的易感性

(不同离子通过不同通道,通道接收不同刺激的调节)

电压门控钠通道打开关闭机制:

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_第4张图片

膜去极化,由-65mV到达-40mV时,膜内正电荷增加,电荷排斥作用,使蛋白结构发生变化,钠通道打开。而当电位恢复时,则使钠通道关闭。

动作电位的传导

产生的动作电位能沿神经元轴突 进行传导。

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_第5张图片

局部去极化,使临近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邻近局部去极化,去极化又引起邻近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这样依次向前推进,平均速度为120米/秒。


东南大学FutureX实验室

Email: [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SNN学习笔记-神经元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