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R技术(一)

什么是OCR?

OCR英文全称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中文叫做光学字符识别。它是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印在或写在纸上的文字读取出来,并转换成一种计算机能够接受、人又可以理解的格式。现在这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实际应用:比如一个手机APP就能帮忙扫描名片、身份证,并识别出里面的信息;汽车进入停车场、收费站都不需要人工登记了,都是用车牌识别技术;我们看书时看到不懂的题,拿个手机一扫,APP就能在网上帮你找到这题的答案。太多太多的应用了,OCR的应用在当今时代确实是百花齐放啊。

OCR的分类

如果要给OCR进行分类,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手写体识别和印刷体识别。这两个可以认为是OCR领域两个大主题了,当然印刷体识别较手写体识别要简单得多,我们也能从直观上理解,印刷体大多都是规则的字体,因为这些字体都是计算机自己生成再通过打印技术印刷到纸上。在印刷体的识别上有其独特的干扰:在印刷过程中字体很可能变得断裂或者墨水粘连,使得OCR识别异常困难。当然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些图像处理的技术帮他尽可能的还原,进而提高识别率。总的来说,单纯的印刷体识别在业界已经能做到很不错了,但说100%识别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说识别得不错那是没毛病。

印刷体已经识别得不错了,那么手写体呢?手写体识别一直是OCR界一直想攻克的难关,但是时至今天,感觉这个难关还没攻破,还有很多学者和公司在研究。为什么手写体识别这么难识别?因为人类手写的字往往带有个人特色,每个人写字的风格基本不一样,虽然人类可以读懂你写的文字,但是机器缺很难。那为什么机器能读懂印刷体?因为印刷体是机器造出来的啊,那机器当然能读懂自己造的字体啦哈哈~其实上面也提到了,印刷体一般都比较规则,字体都基本就那几十种,机器学习这几十种字体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手写体,每个人都有一种字体的话,那机器该学习多少字体啊?这就是难度所在。

OCR技术(一)_第1张图片如果按识别的内容来分类,也就是按照识别的语言的分类的话,那么要识别的内容将是人类的所有语言(汉语、英语、德语、法语等)。如果仅按照我们国人的需求,那识别的内容就包括: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常用标点符号。根据要识别的内容不同,识别的难度也各不相同。简单而言,识别数字是最简单了,毕竟要识别的字符只有0~9,而英文字母识别要识别的字符有26个(如果算上大小写的话那就52个),而中文识别,要识别的字符高达数千个(二级汉字一共6763个)!因为汉字的字形各不相同,结构非常复杂(比如带偏旁的汉字)如果要将这些字符都比较准确地识别出来,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应用都需要识别如此庞大的汉字集,比如车牌识别,我们的识别目标仅仅是数十个中国各省和直辖市的简称,难度就大大减少了。当然,在一些文档自动识别的应用是需要识别整个汉字集的,所以要保证识别的整体的识别还是很困难的。

OCR流程

现在就来整理一下常见的OCR流程,为了方便描述,那就举文档中的字符识别为例子来展开说明吧。
OCR技术(一)_第2张图片假如输入系统的图像是一页文本,那么识别时的第一件事情是判断页面上的文本朝向,因为我们得到的这页文档往往都不是很完美的,很可能带有倾斜或者污渍,那么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图像预处理,做角度矫正去噪。然后我们要对文档版面进行分析,进每一行进行行分割,把每一行的文字切割下来,最后再对每一行文本进行列分割,切割出每个字符,将该字符送入训练好的OCR识别模型进行字符识别,得到结果。但是模型识别结果往往是不太准确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识别结果的矫正优化,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语法检测器,去检测字符的组合逻辑是否合理。比如,考虑单词Because,我们设计的识别模型把它识别为8ecause,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检测器去纠正这种拼写错误,并用B代替8并完成识别矫正。这样子,整个OCR流程就走完了。从大的模块总结而言,一套OCR流程可以分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出,要做字符识别并不是单纯一个OCR模块就能实现的(如果单纯的OCR模块,识别率相当低),都要各个模块的组合来保证较高的识别率。

识别方法

现在我们只想单纯地想对字符进行识别,那方法会有哪些呢?我列了一下可以采取的策略:

  • 使用谷歌开源OCR引擎Tesseract
  • 使用大公司的OCR开放平台(比如百度),使用他们的字符识别API
  • 传统方法做字符的特征提取,输入分类器,得出OCR模型
  • 暴力的字符模板匹配法
  • 大杀器:基于深度学习下的CNN字符识别

上面提到的OCR方法都有其有点和缺点,也正如此,他们也有各自特别适合的应用场景。

首先说开源OCR引擎Tesseract。搞字符识别的童鞋应该都听说过Tesseract这个东西,这是谷歌维护的一个OCR引擎,它已经有一段相当悠久的历史了。Tesseract现在的版本已经支持识别很多种语言了,当然也包括汉字的识别。毕竟Tesseract是外国人搞得一个东西,所以在汉字识别的精度上还是不能摆上台面,不过还是自己去改善。但是Tesseract在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上的识别还是可以的,如果你要做的应用是要识别英文或者数字,不妨考虑一下使用Tesseract,毕竟拿来就能得到不错的结果。当然啦,要做到你想要的识别率,后期微调或者优化肯定要多下功夫的。

接下来说一下借用OCR开放平台做文字识别。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开放了OCR的API供开发者调用,当然啦,小量调用是不收费的,但是大量调用就要收费了。最近我也在百度开放平台上调用OCR的API做一些识别的工作,说实话,在汉字的识别上,我们中国公司的技术还是顶尖的,在汉字识别的准确率上已经让人很满意了。比如我要识别一些文本,自己写个python脚本,调用开放平台的服务,返回的就是识别结果了。这种模式有啥不好的地方吗?首先是需要钱(当然每天小批量识别一下是不用钱的),第二是自己的控制程度不足,我们想要提升识别精度,我们不可以从OCR识别上做改进(毕竟别人的东西,我们改不了),能做只是预处理和后期矫正,能做的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如果自己不想花大量时间做OCR模型并且手上有钱的话,这种识别方法还是OK的。

上面提到的都是用的是别人的东西,那我们想从头自己做,咋办?

那就自己做吧!先谈一谈字符模板那匹配法。暴力的字符模板匹配法看起来很蠢,但是在一些应用上可能却很凑效。比如在对电表数字进行识别时,考虑到电表上的字体较少(可能就只有阿拉伯数字),而且字体很统一,清晰度也很高,所以识别难度不高。针对这种简单的识别场景,我们首先考虑的识别策略当然是最为简单和暴力的模板匹配法。我们首先定义出数字模板(0~9),然后用该模板滑动匹配电表上的字符,这种策略虽然简单但是相当有效。我们不需要左思右想去建模,训练模型,只需要识别前做好模板库就可以了。

模板匹配法只限于一些很简单的场景,但对于稍微复杂的场景,那就不太实用了。那此时我们可以采取OCR的一般方法,即特征设计、特征提取、分类得出结果的计算机视觉通用的技巧。在深度学习大放异彩之前,OCR的方法基本都是这种方法,其效果嘛,并不算特别好。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这里常见的方法。第一步是特征设计和提取,特征设计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做过模式识别相关项目的童鞋也深有体会,我们现在识别的目标是字符,所以我们要为字符设计它独有的的特征,来为后面的特征分类做好准备。字符有啥特征呢?有结构特征,即字符的端点、交叉点、圈的个数、横线竖线条数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字符特征。比如“品”字,它的特征就是它有3个圈,6条横线,6条竖线。除了结构特征,还有大量人工专门设计的字符特征,据说都能得到不错的效果。最后再将这些特征送入分类器(SVM)做分类,得出识别结果。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人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特征的设计,这是一件相当费工夫的事情。通过人工设计的特征(例如HOG)来训练字符识别模型,此类单一的特征在字体变化,模糊或背景干扰时泛化能力迅速下降。而且过度依赖字符切分的结果,在字符扭曲、粘连、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切分的错误传播尤其突出。针对传统OCR解决方案的不足,学界业界纷纷拥抱基于深度学习的OCR。

这些年深度学习的出现,让OCR技术焕发第二春。现在OCR基本都用卷积神经网络来做了,而且识别率也是惊人的好,人们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设计字符特征了。在OCR系统中,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充当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的功能,输入是字符图像,输出是识别结果,一气呵成。

当然用深度学习做OCR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很优秀,因为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那么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大量训练数据时,这种方法很可能就不奏效了。其次,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用到的硬件资源一般都比较多,这几个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