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产品经理!-Task2:知识梳理(undone)

0.名词梳理

PRD

MRD

BRD

KPI:关键性表现指标,通过表征性的指标,考量产品,比如ROI,广告上,网页上,用户上等等上的一些指标。

垂直领域:传统领域是一个产业向边缘扩散,是横向分布的,规模大。垂直领域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是纵向分布的细分产业,在于精。

广告相关:

        网页:PV,UV,跳出率,退出率,平均访问时长,PR(网页sem排名),着陆页(未必从首页进来,从那个链接进的那个页面)

        用户:AURP平均用户贡献收入,用户流失率,客户终身价值(用户长期需求使用),用户保有率,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

        电商(偏运营):上架量,上架费,销售量,佣金(销售金额的百分比),转化率(上架商品被购买的数量),人均消费额,毛利率等一些传统指标

        移动:用户保有率,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变化很大),应用加载/登陆时间

竞品分析报告

用例图

站点地图

脑图:用来知识梳理

AURP:用户平均消费额

EDM:电子邮件营销,吸引新用户,维持老用户,品牌建设。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SEM:搜索引擎营销。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去找到需要的产品,所以利用用户检索信息的机会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被搜索引擎搜录,排名靠前)方法包括:SEO,付费排名,精准广告,付费收录。

SEO:搜索引擎优化,利用搜索引擎的规则,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内的自然排名。排名越往前,用户点进去的几率越高

PPC(Pay Per Click):点击付费广告(广告形式),如果你是广告主,购买了PPC广告,那么只有当你的广告被点击了才会产生费用,广告被展现不产生费用。通过调整每次点击付费价格来控制自己在特定搜索结果中的网站排名,完全实现成本可控性,PPC广告是搜索引擎广告最有效的形式,如果你需要购买PPC广告,那么就需要认真了解PPC广告的投放策略了。

C2C:电子商务模式,客户对客户,比如淘宝,卖家对买家。或者指copy to china模仿国外产品

B2B:企业对企业,

B2C:京东,天猫,商家只卖

O2O:线上对线下,网上预定,消费使用行为在线下,如团购。

市场渗透率=产品现在的需求量/产品潜在的需求量

1.技能概括

1.1.核心技能

透过现象看本质

1.2.硬技能

1.3.软技能

1.4.其他

时刻关注用户需求

投入产出比

很难一步到位,每个点都可以做优化迭代,比如PRD文档版本控制,竞品分析,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等。

1.5.分析一款产品

什么是产品?

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服务,是一些列复合用户需求的功能组合。但是产品重点是能通过这些服务,产生价值。

什么是好产品?

满足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价值

同类产品一般是比较多的,所以要有强大的有竞争力,吸纳更多的用户,才能为为用户产生更大的价值,并产生用户粘性

独特的价值主张USP,产品的特殊性差异性,竞争对手尚未提出的特点,做到了竞品没有做到的程度,容易打动用户群体,产生强大的有保证的收益

产品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好的用户体验就是商机。比如三只松鼠

其他:注重用户体验和口碑,注重细节,保持微创新,快速迭代,界面简洁,核心需求做到完美

什么是产品的生命周期?

开发期,导入期,成长期(快速增长),成熟期(用户数量相对持平),衰退期

用户有那些种类?

目标用户:20%,尽力去产生粘性

长尾用户:20%,我们为他们做了很多改进,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这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从众用户:60%

新手用户/熟练用户

价值用户:肯花钱的用户

2.互联网思维

2.1.理解

互联网思维可谈的维度很多,比如很多互联网产品是提供平台,,不提供服务,仅针对角色和角色间的关系制定规则,由用户对用户提供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web2.0),增加用户参与感,且由用户主导产品长什么样,不是企业决定,并提供以数据为驱动的运营思维模式,将产品做到极致简约,快速更新迭代,一整套完整的流量变现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

2.2.用户思维

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增加大众群体的认同感,参与感,满足感,荣誉感,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用户了解产品的成本更低,有用户来挑选产品,是市场竞争更充分,不再有企业决定产品应该长什么样,而是用用户主导,否则是很难有生存空间的。

2.3.专注极致口碑快

注重用户体验,简约不需要花费学习成本

抓住用户的痛点、痒点以及兴奋点,将目标用户需求合理的转化为产品需求

采用敏捷开发,允许有不足,在收到用户反馈充分分析快速迭代,以及微创新

2.4.流量变现的盈利模式

基础功能或短期功能免费,增值业务实现盈利(sublime),如免费游戏花费道具,周边商品

坚持免费(打造网红经济,以及粉丝经济,造梦造情怀,建立自身品牌,建立口碑,增加宣传力度)

等方式来吸引人气,产生用户黏着,增加流量,流量坚持到新的规模,可以利用他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2.5.社交

用户的社交需求,人们对线下社交越来越"懒",使得大众对社交的需求更多的依赖线上,微博社交,群聊社交,游戏社交,音乐社交,甚至是背单词都要搞社交,社交增加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增加用户的留存率,活跃度,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之间组成一张网,每个用户群体是一个节点,产品通过对一个节点的投放,会通过这张网进行迅速的传播,比如正面的口碑,产品通过用户的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但是同样会有负面的

2.6.大数据

采集数据,对数据分析,去理解一个数据的价值,进而提高产品价值。

比如分析用户的购买特征,进行精准营销,快速反应,效率更高,为了更好的盈利;

比如判断分析用户行为喜好个性化推荐,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2.7.创新

跨界思维,比如淘宝不单纯做电商

盈利形式创新

新商机

2.8.其他

3.商业模式

3.1.理解

商业模式我理解的就是做什么买卖,就是怎么赚钱,即一个产品如何产生价值。可以利用商业画布从9方面分析。

时刻考虑投入产出比。

3.2.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产生价值,如何产生价值。

比如低买高卖的搬运式,供应式,服务式,挖掘痛点充分营销的产品式,搭建第三方平台等。

3.2.1.广告形式

流量变现是很重要的盈利模式,流量多的地方,浏览的人多,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带着需求的,很可能会产生购买力。所以流量是产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线下的例子也都说明了,流量越大,产生的消费越多。所以将虚拟的流量转化成实际的收入,是一种很基础的商业模式。

门户网站广告,搜索广告(google),百度网盟等:

CPC表示每次点击价格,展示免费,发生点击才收费。推荐的机制也会不一样,比如淘宝的搜索广告是能产生直接消费的,但是google的就不一定,广告的转化率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也就是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广告的效果。

现在广告跟以往的产生了很多改变,增加了更多互动性,更加吸引人,可能是游戏,视频,工具等,甚至看起来不是广告,但用户点进去被骗了也不存在抵触心情了。甚至是利用用户画像,进行精准定向,精准营销。

3.2.2.佣金类

尤其是对于电商类,提供平台,但是不提供服务,有平台中商家角色对买家角色提供服务,这时平台会收取一定金额的佣金作为平台收入。

或者平台提供第三方服务来赚取盈利,比如店铺装修模板等。

3.2.3.虚拟货币

增值服务:会员,虚拟道具,皮肤,字体,点卡,包月等

3.2.4.付费下载

对于正版服务或者数据信息等资源,进行付费下载,如百度文库,音乐下载。

3.2.5.API

产品以提供服务的形式售出,比如微信的开方接口,百度的各类服务的API。

3.3.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是商业模式分析的工具,比如用来使用现有的数据分析还能怎么赚钱,即衡量好投入产出比,比如去分析不同用户收入来源如何,在所用用户中占比如何,用户为哪些服务支付了,支付方式怎么样等,通过分析这些更好的改善产品战略,优化投入产出比,创造更大价值。

商业画布是用来描述和分析企业、组织和个人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得价值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看清楚自己的商业游戏规则和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九方面:

价值主张:能提供的服务是什么,能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满足什么样的需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现已提供什么服务?

用户细分:目标用户是谁,有哪些角色,谁是最重要的角色?to B企业还是to C客户

关键活动(业务):app开发,客服,售后

渠道:产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或渠道展示在用户面前,并让他们买单呢?哪些渠道更有效,受益更好?网站,APPStore等

客户关系:改怎么做才能让客户一直留存,持续买单?理发会员卡,qq会员

重要资源:需要什么资源能够让所有事情进行?技术,人才,硬件,品牌

合作伙伴:加盟店,第三方服务,合作公司

固定成本:人力,时间,技术,资金,合作

收入来源:如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收费,广告等。时刻考虑投入产出比。

我想做产品经理!-Task2:知识梳理(undone)_第1张图片

3.3.其他

商业模式的创新+落地

3.竞品分析

系统的对竞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用来挖掘信息,更好的实现自身产品定位,或者为自己的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最终为了了解竞争对手及行业动态,指定自己的发展策略,更好的保持自己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稳定性。

制作PRD,MRD等的时候都需要对竞品进行一定的分析

3.1.主要维度:

战略定位(背景/市场状况/行业分析)

用户分析/需求分析

确定竞品

竞品对比(如用户体验五要素)

业务/产品/功能/界面异同

商业模式异同

运营推广策略/改善空间/发展前景

归纳和结论(结论很重要,根据目的形成结论)

重点分析竞品对比,方法大致如下。


3.2.竞品分析方法

(主要定义+定性+定量)

参考:http://www.woshipm.com/pmd/283737.html/comment-page-1

1、用户体验五要素(分析一个app)

战略层(产品战略定位: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模式)

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满足什么需要。

范围层(实现的功能: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

页面提供什么功能,什么信息。

结构层(流程分析: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

页面的组合规则,如何一步步找到页面的使用流程

框架层(页面元素布局: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

页面中不同的元素的布局,位置,比如按钮输入框

表现层(UI界面: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

用户浏览时,页面长什么样

2、Yes/No法:

主要适用于功能层面,简单来说就是将功能点全盘罗列出,具有该功能点的产品A便标记为“Yes”,没有该功能点的B产品标记为“No”,通过比对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点上产品间的异同。

3、评分法:

这个方法在用户研究工作中常会用到,通常适用于定量研究的问卷调研中,即给出1-5分的区间,根据产品中的某一方面或某点进行打分。

4、分析描述法:

指将不同产品特性以比较的形式描述出来。

5、SWOT分析法:

针对所要分析的竞品,从“优势、劣势、机会(如手机预装APP)、威胁(大品牌)”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和梳理。

6、Base+Solution分析法:

Base:目标用户是什么?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通过什么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同其他产品相比,解决方案有什么差异化和卖点?如何推广营销?市场效果如何?

Solution:解决方案如何实现?还有多少空间?陌生用户进来如何使用?信息组织、交互如何?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否符合用户预期?配色、UI是否符合用户审美?用户会在哪里困惑?用户打开产品的频率如何?用户是否会向他人推荐产品?

7、Kano模型(卡诺模型):

我想做产品经理!-Task2:知识梳理(undone)_第2张图片

Kano模型

8、四象限分析法:

多在问题点罗列或安排下步计划时使用,可将自身产品的要素、特点、功能点、问题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比分析划归为四个象限区域,如急需改进区、竞争优势区、次要改进区、继续保持区。

9、比较研究法:

设定分析目标,将同类功能模块或外观细节编组作表,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10、不同维度下的比较方法:

根据具体需求可选择就某一问题点来比较、某一功能点来比较、某一核心点(焦点)来比较等。

3.3.数据支持(分析用户需求时同理)

来源:定量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内部(后台等数据),外部(用户调查,竞品官网,第三方)两方面。

数据从百度指数、淘宝指数、易观智库、CNNIC、艾瑞咨询、新浪微博、微信、上市公司财报等,以及月活排名可以来自Appannie、Usage Intelligence,网站排名来自Alexa。

哪些数据:

公司技术,市场,产品,运营规模及核心目标和行业品牌影响力

Kpi,年度盈利数值,各条产品线资金投入信息,占据公司盈利的产品线

用户群体覆盖面,市场占有率,运营盈利模式,注册量/装机量/有效转化率

产品功能细分对比,稳定性,易用性,用户体验交互,视觉设计,技术实现框架优劣

产品平台及官网排名,第三方信息

具体:

日活,月活,PV(页面访问量),UV(独立访问量,多少用户),页面访问路径,单次使用时长等

3.4.注意

不能过于主观,数据说话。

竞品分析要有目的,一定要有结论。

全局视角,对一个产品整体的眼光,不能单纯用产品B的角度去评判A。

4.PRD文档

产品需求分析PRD:写给产品开发,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主要是对产品需求落地做出更详细的说明。

(这个还要自己动手写几个栗子)

目的:

为了向开发,设计更好的描述功能需求。即完整的产品表达

如何描述:

文字描述、图片展示、线框图、流程图、脑图、表格、泳道图

内容:

1.新加功能名称or产品名称

2.版本历史:版本号,开发版本:alpha(内测版,bug还比较多),beta版(公测版),y版(比较成熟的测试版),rc候选版本,正式版

3.功能说明:功能目的,以及图文对功能的详细说明(详细设计)

4.业务流程:什么人跟什么功能有关(用例图),业务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参与进这个业务(泳道图等)

5.界面原型:页面流程图,页面原型(Axure,Visio),数据限制条件

上面三点都要有:功能流程图,页面流程图,页面交互

(面向产品:信息架构图,产品概述,目的市场定位核心需求,脑图)

(面向开发:页面跳转逻辑,功能逻辑,页面交互逻辑)流程图

(面向UI:产品总述,页面描述,页面联系)流程图

6.后期运营需求(非功能需求):兼容性需求,性能需求,监控需求,发布需求等

7.评审反馈记录:意见建议,工期工时记录

5.MRD文档 and BRD文档

产品需求分析PRD:写给产品开发,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主要是对产品需求落地做出更详细的说明。

市场需求文档MRD:写给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所有人,对市场分析,用户分析,竞品分析,然后提出产品和需求概况。

商业需求文档BRD:写给高层决策层看的,表明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需要多少资源,怎么赚钱。

6.需求

6.1.理解

需求分析是产品很重要的一块。是需要反复迭代的,从第一个需求分析开始,持续整个项目生命周期。

产品想要深入人心,就要先深入人性,并进行需求区分,那些是表面需求哪些是本质需求,那些是潜在需求。

人性分析需求: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刚需),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被人认可参与需求(点赞),存在感荣誉感需求。(人逐渐减少的需求金字塔)

6.2.主要过程

采集需求,需求整理

需求分析评审,需求验证

产生产品需求

形成文档

6.3.采集需求

外部:

用户反馈、用户调研:论坛,核心用户群,app商店评论区,线下问卷访谈,信息采集

竞品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竞品,进行多维对比,分析优劣,启发对自己产品的设计和迭代

市场分析:市场数据分析得到

合作伙伴:客户提出,这里有个点:对客户提出的原始需求不能一味的服从,这些可能是不合理不现实的需求,所以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理解以后,运用我们专业知识,提出比客户的原始需求更加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式。让客户感觉到我们说的就是他们想要的。增加可行性,减少开发风险。

内部:

产品战略本身:产品发展战略上,达到什么规模,应该加入什么功能了。前期可能资源不足没办法加入的一些需求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用户的一些行为,如PV,UV,页面访问路径等,去了解用户的需求

老板沟通:

同事沟通:研发,设计,客服。会议,研讨会

自己使用体验: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使用表格等形式记录,管理需求)

6.4.需求分析

收集到各种各样的需求之后,分析需求的性价比,将用户需求形成产品需求,用来指导下一步需求开发

我们需要判断出哪些需求时真的,哪些需求是假的,对需求进行验证,以及需求排序。总之就是哪些做,哪些先做。

具体分析过程:

需求筛选:(根据需求的场景)对需求进行分类,分析这个需求是否存在,是单个用户存在还是目标用户都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是用户覆盖面;分析这个需求是否符合当前产品的战略定位;分析这个需求能够带来的价值,分析投入产出比,判断是否值得做。

需求透视: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问题本质的需求,比如客户想要马(伪需求),本质需求是代替双脚更快的到目的地(本质需求),所以会提出做一辆车的需求、

需求排序:根据需求的相关性,如战略定位的相关性,以及产品需求实现的逻辑顺序,重要性,急缓程度,带来的价值高低等对需求进行排序。

需求评审:根据需求排序,开个研讨会等,召集所有参与人员对需求进行评分。

需求文档:生成产品需求文档,指引下一步开发。

6.5.需求分析的方法

场景分析(用户故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群体,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遇到,遇到之后的反应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希望怎么解决。

定性+定量的分析:如数据分析


7.数据分析

需求分析,竞品分析,用户情况,产品逻辑更复杂,对产品做决策等都需要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主要是具体对哪些因素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得到的结论对现阶段的产品有什么指引作用。


8.用户画像

8.1.理解

根据用户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信息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的用户模型

目的,比如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精准营销,精准推荐,优化用户体验等

8.2.过程

基础数据收集:网络行为数据(活跃人数,浏览量,访问时长),服务内行为数据(浏览路线,页面停留时间,使用时间,使用时长),用户内容偏好数据(收藏,评论,品牌偏好),用户交易数据(成交率,客单价)

行为建模: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预测算法,聚类算法(用户忠诚度),

构建画像:基本属性,购买力,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社交网络

8.3.数据不够时候的解决方法

定性归纳(标签)

定性分析,定量检验(给标签打上一个权重)

定量删选+定性丰富

定性分析,定量检验,定性丰富

8.4.用处

区分用户级别后,进行精准营销,将不同的内容推荐给不同标签的用户群

进行精准推荐,比如协同过滤,基于群体的内容的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推荐算法

8.5.可能存在的问题

排除客户偶然行为,哪些是真正的客户,哪些才是真正的需求

9.产品设计

交互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设计一个产品功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帮助,但是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受他便利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折磨。比如我要使用一个很基础的功能,但是我每次都要翻好几个目录才找到它。所以关注基于产品功能解决问题时,也要关注用户体验。用户是拿来用的,用户关心的首先是这个产品的体验怎么样,然后才是功能性能多强大。

为什么重要:现在互联网产品开发周期短,市场产品竞争足够充分,所以只注重功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应该去关注用户体验,吸纳不同的用户。

产品早期的时候(或者新的市场,新的产品点),成功的关键肯定是要尽快的推出这个产品,这个产品能狗提供一些功能,能够满足用户最基本的需要,从而能抢占市场的先机。然后随着市场的成熟,用户规模的扩大,市场产品间的竞争越来越充分,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周期非常端,技术上功能上的优势越来越弱,市场的饱和度越来越高。随着用户在经过了之前市场教育之后,会主动选择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此时,产品从功能到产品的体验的转型非常重要。不同的用户体验带来的用户群体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提高竞争力:基础功能->优质体验->附加服务->提高差异化->体验\产品文化

如何设计:

时刻考虑用户需求,对用户本身了解,用户群体,使用情节,使用习惯

需要妥协,比如很高级的功能但是用户用不上

产品设计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详细的流程,不是拍脑袋直接想出来的,每个功能,每个阶段,都是要有依据的,有方法的

用户体验(五要素):

产品设计从战略层,到范围层,到结构层,到框架层,到表现层,一步步设计,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资源,需要不同的工作。可以从PRD,MRD中提取。

信息结构

流程图

原型设计

草稿,手绘草稿

信息要素

视觉设计:色彩心里主色调,一致性原则

10.用户体验

11.excel工具

12.Axure工具

13.visio工具

14.产品感觉

15.产品运营

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运营考虑的三方面:

pm需要深入了解产品的特征特点,知道产品的优势,知道产品满足的用户需求。

pm需要了解用户,了解目标用户,去做用户的细分,市场的了解。

pm需要了解渠道,产品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样的手段触及到用户。比如在其他app上放我们产品的广告,放我们活动的广告。再比如短信。

目标(电商类,社区类,工具类等着重点不一样)

增加收益

增加用户量

增加用户活跃度(微博的僵尸粉是没收益的)

运营意识:

考虑成本-收益,即投入产出比,性价比

聚焦-细分:随着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细分特殊的用户群,聚焦最有价值的目标用户群,运营活动以点覆盖面扩散用户群(微博明星影响特定的群体)(不仅追求面向的人群是最大的,规模是最大的)

用户总量与AURP值:用户总量增加,AURP值增加,说明运营的效率比较好

铺垫-节奏:营造一个故事,吸引用户兴趣,顺应节奏逐步达到运营高潮

运营分类:

用户运营:以用户的活跃,留存,付费为目标,依据用户的需求,指定运营方案。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用户特征,用户兴趣,也要了解用户为什么来,为什么离开,为什么留,为什么付费(会员等级,徽章等刺激消费)。

内容运营:组织,编辑网站内容,推荐,提高网站内容的质量,制作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提高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

活动运营:开展独立活动,拉动一个多个指标数据的短期提升。双十一,618.

产品营销推广:怎么推广产品。平台推广,社区推广,广告推广,SEO,比如知乎上写回答,写答案引导用户使用产品(假装是第三方去推)

16.实战

16.1.一个新产品的工作流程

(也可以是已经做出了产品,处理新需求)

栗子:web端社区类,社交类,视频类等

1.市场情况(MRD,BRD)

分析市场:确定竞品,分析竞品,分析现在市场是什么样的。为了下一步确定目标群体和用户需求。

过程:

罗列竞品,形成分析池,分别分析这些产品目标用户是谁,实现了什么功能,满足了目标用户什么需求,时间上的火爆顺序。(目标用户和需求)

多做几次分析,目的是分析出市场情况是怎么样的。比如不了解这一行业,我们可以通过多轮分析,形成一个问题列表,每次分析得到不同粒度的答案,不断细化这个市场情况。

比如做第一轮分析:对分析池里的竞品进行一个分类,对这一类的竞品可以做一个商业模式画布,根据结果产出物分析一些市场情况

比如再做一轮:对第一轮中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进行精细分析,得到一些新的总结和结论。

几轮对市场分析和总结后,目标是为了现有市场里知道目标用户是谁,满足了目标用户什么需求

2.目标用户和用户需求(MRD, BRD)

需求构建:根据上一步总结出目标用户是谁,这类用户有什么需求,挖掘这方面需求,定义出需求的假设,并且验证这些需求

挖掘需求的几个点:

一从目标用户分析,挖掘市场空白的点(用户),挖掘还未被定义出来的目标群体的需求;

二从需求分析,挖掘目标用户还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已经有人在做,但是还没满足的很好

验证需求:

比如上述找到新的市场空白的点的时候,针对这些空白区域的目标用户,比如需要接触到真实的用户。但是可能很难界定这部分用户,这部分的用户画像用户特征是什么,比如通过我们已经存在的目标用户已经可以明确判断出的用户,想办法打入这些空白的点。

比如上述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否真的存在,这些需要尽可能多接触用户,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当用户给的反馈没有更新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接触。拿到反馈就可以验证这些需求是否真的存在,是否急迫程度高,并且能分析出这部分目标群体未来的规模增长情况,市场份额怎么样,就是说需求能做多大。(投入产出比,即要考虑到商业模式)

3.确定自己产品定位(PRD)

上面几次竞品分析后,得到目标用户和需求,考虑商业模式后,产出MRD,BRD就可以确定需求要做了。然后要细化成PRD。

然后可以再做一轮竞品分析,对具体的功能需求进行解读,可以写一个大表格,每一个竞品,实现的功能有哪些。这里重点是罗列完,加入自己的解读分析和判断的(针对同一个目标用户,为什么这个产品做这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比如此时截个图分析一些)。

然后考虑我们自己做,是跟谁的情况更接近,是否可以考虑用他这种方式和手段。因为互联网思维很多功能需求都是相似的,可能是细微的差别,就是为了不一样而创新一些东西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用户的习惯或者行为是一样的。所以要善于学习已经存在的产品的有点,找到我们更容易切入的点去做。

这里竞品分析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些结论。这个时候就可以来做设计了:

一pm此时需要做一些业务流程图,梳理怎么把需求落地,主流程,子流程拆分。比如发内容,然后审核,发送通过通知,推送给用户,用户查看,是否可以评论等

二设计功能结构:拆解成不同的模块,比如登陆注册,个人中心,发内容,内容推送等。

三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原型设计,做一些页面以及页面流程图

四交互视觉颜色等设计

这样就可以将上面内容写成PRD,PRD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我们对产品的定义,为了更好的沟通。

将设计写进PRD,然后再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这里需要将非功能需求写进PRD。

运营需求:

我需要在什么关键点上进行数据采集,以及采集什么:

比如PV,UV等。

比如KPI:整个产品的KPI,或者是拆解到每个功能或子流程里的KPI。比如注册,看注册成功率,是否在增加

写在PRD里,让开发去把这些指标收集起来,也就是非功能需求(运营需求)。为了方便后期数据分析,这里数据分析是基于数据本身的运营数据(这类内部数据,再加上用户调研和竞品数据第三方数据这些是对于后期新功能时候需求分析时需要的)。比如对于这类内部数据,后期运营中某些指标下降了,做一些预案,对于从无到有的产品,一开始会采取一些运营手段,刺激用户参与;如果处于运营阶段或平稳区的时候,指标下降了可以使用一些运营手段或者优化一些产品,分析出新需求

性能需求:

实时刷新等(决定用户体验)

兼容性需求:

浏览器兼容,移动端pc端等

测试需求:(PRD撰写的时候还会接触用户,产品方案拿出来之后,可以再做一些用户调查,拿出了方案不确定哪个方案更优)

直接问卷或者ab测试(小流量测试,切一部分用户用a方案,一部分用b,看kpi的一些指标的变化;或者都发给用户,做一些调查问卷)两个方案都做出来。

3.4.项目管理

需求开始做了,进入研发。基于KPI或者ROI,选择判断先做那个模块,在什么时间结点去做,怎么安排先后顺序,谁做什么,统筹,了解一下时间进度,遇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解决。

整个项目的时间周期,资源调配,协调开发,测试,设计,整个产品的项目周期,开发周期等

实时跟进(需要实战)

3.5.测试上线

完成研发,上线前的测试,收集问题(数据),进行反馈。应该这个版本修复吗等。之后就是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了。

16.2.一个新APP的流程

比如工具类:

考虑的问题:缺少入口(卸载了入口就没了),使用频率低,竞品多,迁移成本低(卸掉换一个),流量变现能力差,通用产品通吃其他各类APP,将垂直的功能融入自己的产品里了,强者更强,弱者被自然淘汰(马太效应)。

解决方案:

优化产品本身(常用功能外露,放在最显眼的位子,缩短使用路径)

提高产品曝光度

消息推送,文案上"你..在喊你,点进来看看吧"

积分签到,换礼品

社区:很多移动互联网都在做社交,提高人气和使用频率(背单词),社交可以有自建社区,强关系链,弱关系链

1.考虑

先做Android还是ios:根据目标用户确定,用户调研,市场调研。不同的平台会有不同的限制

设计:界面模板,手势动效模板

竞品分析:关注用户发展,关注功能设计细节,关注市场,根据目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判断结论。为了了解产品所处的行业的情况。

形成自己的方案(多次竞品分析):PRD,业务流程图,页面流程图,原型

KPI怎么定:各平台的安装量,日活,月活,周活,每个功能块使用量,七日未使用量(需要采集的数据要写在PRD里)

安装文件大小,产品名,版本管理,测试

17.O2O

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比如订餐,团购

服务设计:重点在用户体验和交互,而不是产品功能本身

一对客户:对于多角色,了解客户真实需求,了解市场需求,确保有用可用,注重用户体验,满意度。比如关注用户的全部触电,比如web端购买机票,手机端登机提醒,登机后其他服务提醒等。

二对企业:了解自己的平台,比如第三方支付,了解供应商,自己的技术人才库等

17.1.了解市场情况,了解用户群体

比如画个图:使用频度和产品单价

区分那些是适合在线上的,那些是线下的(还是可以商业模式画布做,分析渠道划分)

网上成熟的o2o产品的竞品分析,分析用户,分析设计等(因为用户已经形成习惯了,可以做局部优化)

17.2多角色分析

b端:平台怎么给商家提供服务,商家如何将产品放在线上,以及如何得到评价反馈(KPI:商家的生产率

c端:负责下单预定(KPI:用户的满意度

根据KPI不同,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产品的诉求不同,决定产品针对这两个的设计也是不同的,toC的可能会关注用户体验,更简洁更乐趣交互体验等,toB的可以将产品做的更流程化,更系统化。多角色同时考虑,最后要考虑这两个端怎么衔接。

17.3.形成自己的方案,PRD等文档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做产品经理!-Task2:知识梳理(un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