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还乡手记# 三线城市的“空城记”:我在贵阳过年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贵阳,可以说是全中国存在感极低的省会城市之一。每每提及贵阳,外地人总会发问:“贵阳在广西的哪里?”、“贵州省的省会不是遵义吗?”、“贵阳很穷吧,有高楼大厦吗?”……然而,贵阳这样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城市却在春节期间同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一样,俨然变成一座“空城”。

春节萧条的贵阳街道

        贵阳市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拥有各种优越的资源,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市的劳动力来此务工。无论是贵阳新建的小区里,还是老街街头,都不乏操着外地口音的人。

        临近春节,大街小巷的小店铺便陆续关门,夜晚住户的灯光减少,“回家过年”的观念督促着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回乡,本来每天热闹的省会城市反而在春节期间变得萧条起来。

        在贵阳要过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年,就必须要提早囤粮。贵阳街边的小商铺、菜市场大多都由县份上的外来人员经营,一过腊月二十三,商铺老板们急着回家过年,街上的商铺便会纷纷关门。到了大年三十,想在街上买瓶酱油是极其不现实的一件事,只能跑到大型的连锁超市才能找到。


#2019还乡手记# 三线城市的“空城记”:我在贵阳过年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1张图片

(春节贵阳的街头小巷)

        我家对门是一家安保公司的宿舍和食堂,人员繁多,他们的业务涵盖了贵阳最中心的云岩区和南明区。每到中午和傍晚,家门口总是热火朝天,各街道的巡逻人员都赶来用餐、送餐。但是一到过年,这里的员工大都放假了。因为食堂里没有掌勺的留下,留下的只有一些速冻食品,留宿的加班人员不会煮,我妈还去亲自教授饺子汤圆的煮法。

春节外出旅游大潮

        虽然贵阳近几年来变成了热门的旅游城市,但是那也是依靠贵阳海拔高的特点,有着夏季避暑的噱头。尤其是高铁开通以来,夏季的贵阳吸引了周边省市的人前来避暑。然而,云贵高原虽然为贵阳带来了凉爽的夏天,却留给贵阳“痛苦”的冬季。

        来自青藏高原的冷空气南下,被云贵高原挡下,停在了贵阳,便形成了准静止锋,让贵阳的冬天笼罩在连绵细雨之中。在贵阳流传着一句俗语:“贵阳下雨当过冬”,贵阳一下雨便会气温骤降,贵阳冬季的雨便是“雪上加霜”。贵阳的春节,也大都被寒冷的气团笼罩着,难以吸引省外的旅游大军。

        贵阳的冬天很尴尬——贵阳的冬天不够温暖,不如四季如春的昆明;贵阳的冬天冷得要命,不见一片雪花,不如雪花纷飞的东北。

        春节带走了贵阳的流动人口,而常住居民也没有闲着。贵阳虽然是一座小城,但是近几年来国家的各种发展政策,将大数据等新产业引入贵阳,贵阳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也慢慢升级。新的过节方式在贵阳生根发芽——外出旅游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在我的观察下,根据外出旅游的动机来分类,可分为享受式旅游和逃避式旅游。

        传统的享受式旅游

        首先是享受式旅游。贵阳的冬天究竟是留不住人的,海南越南、泰国老挝已经是贵阳冬季外出旅游的常地,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去这些地方的确适合冬季养老;或是去东北、去华北,体验真正的冬天。

        在我众多的亲戚朋友之中,春节出门游玩的现象十分普遍。旅游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选择有温暖冬季的城市,像是三亚、厦门;二是选择有强烈冬季特色的城市,例如哈尔滨;三是选择就近的旅游热门城市,适合自驾游,例如距离贵阳仅四百公里的重庆。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三亚,也难怪我小叔一家已经在那连续度过了四个春节。

        在春节期间,在某星级酒店兼职的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年三十那天,除了晚上年夜饭的预定十分火爆以外,预定正午用餐时间段的年夜饭也很多。很多家庭把年夜饭变成了“年午饭”,选择在除夕的中午吃年饭,大年三十的晚上便举家前往春节度假旅游目的地,毕竟除夕夜的飞机票价是真的便宜。


        另类的逃避式旅游

        另外是逃避式旅游,即为了不在家里过年而选择外出旅游。这种旅游类型不同于上文提到的享受式旅游,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享受式旅游往往是一大家人,老老少少一起出门;而逃避式旅游,主要发生在青年人身上,为逃避麻烦的亲戚拜年、催婚等选择外出旅游,一般只是家庭中的一部分人外出旅游。

        在去年的春节,我也是逃避式旅游中的一员。去年除夕,我便跟着我哥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北京春节空荡荡的街道让人思念起春节的贵阳,但不用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春节,是十分舒适的。即使是住胡同旮旯的宾馆、吃泡面,也比在家里接待各路亲戚的大鱼大肉要幸福得多。

不在家里过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今年的年夜饭我也没在家里吃。


(2018年逃避式的外出旅游)


贵阳的空城与我的年夜饭

        在贵阳的春节,让人逃离,既逃离到故乡,又逃离故乡。我是逃离故乡的一族。春节的贵阳于我而言就是一座“空城”,“空”不仅在于其萧条的街道,也是我生活中“年味”的缺失。我的家里没有人愿意过年,反而把过年看作是沉重的负担。家里备年货和年菜也仅仅是因为春节期间总有亲戚登门拜访,只好拿这些来应付。

        年夜饭存在的意义也仅仅是因为有祭祀已故亲人的习俗还没被抛弃罢了。这几年来家里的年夜饭都是一个圆桌上的菜,有鱼有肉,在桌边两根巨大红烛火光的照耀下油光铮铮。桌边摆着十几张空空凳子,是为了招待祖先的遗魂。等到门边的三炷香和一对小烛燃尽,再烧两张纸钱,吆喝着送归祖先的遗魂后才是真正的用餐时间。

        从我出生到现在的二十年间,年夜饭的用餐人数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到如今的几人,过年的气氛已经在这个家庭中逐渐消散了。这不仅是因为年长的亲人陆续离开人世,也在于家人中大多陆续投身于餐饮服务行业,热火朝天的年夜饭时间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之一罢了。

        年夜饭的菜单在一年365天中都可以任意列出,实在是没有必要在除夕夜抛弃工作来应付一顿饭菜。年夜饭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一种表面的仪式。也许是因为家中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吧,每天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这里的乡愁已经燃尽了,一个名为“春节”的节日已经不存在凝聚的能力了。

        贵阳这座“空城”带不来思念,想必明年的春节我也不会在家里过吧。

不平衡的空城

        春节掏空了贵阳这座群山环绕的三线城市。贵阳在春节期间似乎展现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它不像北上广深那样能够吸引各路人才来奋斗定居,很难产生“反向探亲”的热潮;贵阳的旅游产业主要依靠气候优势,而残酷的冬季带走了贵阳大量的旅游客流,缺少文化氛围的支撑,贵阳的旅游算是“靠天吃饭”了。

        贵阳正处于剧烈的发展中,依靠气候的招牌,大量的高新产业入驻,可惜总感觉缺少一种粘合剂、一种向心力,在春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中难以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在贵阳瞧不见那种慢条斯理的生活,贵阳的城市等级排不上前列,但物价却是逼近一线城市,每个人都为了生活拼命奔波,也都只是匆匆的过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还乡手记# 三线城市的“空城记”:我在贵阳过年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