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愚蠢 (共8篇,功课170627)

目录
一、达•芬奇自认为科学家
二、权力的愚蠢
三、终于明白利率是怎么产生的了
四、“内控性”与“外控性”人格特质
五、四种心理越位
六、学霸都是自己学出来的
七、管理:比起抱怨,沉默更可怕
八、己所欲,施于人
今天读的文章水平高,几乎都是精品。当然也有可能是今天自己状态好,文章能读进去(^_^)

一、达•芬奇自认为科学家

达·芬奇对自己的认知就是科学家,这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对这一点的佐证,可以看看他给米兰公爵的自荐信。达·芬奇在美第奇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洛伦佐的推荐下,去米兰公爵处谋差事,因此写了一封“简历”推荐自己。在信中,他只是随意提到自己的艺术才能,剩下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讲述自己工程学、科学等方面的技能。可见,他把科学研究的能力当做自己最大的闪光点。

达•芬奇在他那个年代就设计出了螺旋桨、脚踏车、降落伞和滚柱轴承。

——严伯钧《037 | 超越时代的科学家达·芬奇》

严伯钧文章里还提到过达•芬奇真正得到米兰公爵认可的是他最不擅长的音乐技能,可见达•芬奇实是世所罕见的天才,与黄药师有得一比了。




二、权力的愚蠢

咱们先来做个小测验。假想你现在是跟一屋子人在一起,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额头上写一个字母,要让互相都能看见各人头上的字母是什么。

你要在自己额头上写的,是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 “ E ”。当然我们只是一个假想的实验,你不用真拿笔写,自己用手指比划一下就可以。现在给你三秒钟时间。

好,写好了。

这个“E”,其实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是用自己的视角看,那么“E”的那一竖就写在你的左手这边。另一种写法是考虑到别人的视角,那么那一竖就要写在你的右手边。你是怎么写的呢?

如果你用的是第二种写法,说明你非常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咱们专栏星期日刚刚总结了“ 精英的智慧 ”。我们知道,能够考虑他人的观点,跳出自己的视角,恰恰是智慧的特征。

但如果你用的是第一种写法,那可就厉害了,可能你是个“有权力”的人,也许是个领导。2006年一项研究发现,感觉自己有权力的人,按照自己视角写“E”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三倍。

权力的愚蠢 (共8篇,功课170627)_第1张图片

但是你先别高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今天要说的是七月份这期《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权力导致脑损伤”( Power causes brain damage ),作者是媒体人杰里·尤西姆(Jerry Useem)。

这篇文章是个研究综述,它说的是权力、哪怕仅仅是一点“权力感”,都会妨碍我们大脑的一项重要功能,那就是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对别人的情感和想法感同身受,是人的一项重要社交能力。比如给你看一张照片,你能不能判断出照片里人物的喜怒哀乐;让你主持一个会议,你能不能猜测同事们会怎么理解你说的某一句话。有这样的能力你才能把人协调好,你显然也更适合当领导。

可是问题在于,等你当上领导,获得权力以后,你就会慢慢失去这个能力。下面这张照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场景,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到现场观战。他展示了一面美国国旗,表示自己非常爱国非常自豪 —— 但是从我们的角度看,他把国旗拿反了。身为总统,小布什只考虑了自己的角度。

权力的愚蠢 (共8篇,功课170627)_第2张图片

这就是权力的傲慢 —— 或者从脑科学角度,这是权力的愚蠢。

人脑,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以及一些鸟类的大脑中,有一种“镜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作用是让我们在大脑中模拟别人的行为。比如看到别人做一个动作,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是他,在大脑里假想自己也做相应的动作。

镜像神经元是我们能对别人的遭遇、情感、想法感同身受,以及互相模仿学习的关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你痛苦我也痛苦,你做一个什么技术动作我看一遍也会了 —— 这些基本上就是心理学家说的“共情” —— 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才能良好地合作。

但是权力感会损害这个能力。有人做实验,事先把受试者分两组。第一组先回忆各种自己说了算的场景,第二组没有这个回忆过程。然后让全体受试者观看一个人用手挤压一个橡皮球的视频,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第二组人的镜像神经元工作正常,他们大脑中做挤压球动作的相关区域有强烈活动 —— 请允许我打个比方,这就好像你看一段色情视频,自己大脑中的相关区域也会有反应一样。而第一组,也就是事先调动了“权力感”的这一组,就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请注意,这两组人在实验之前并无区别,分组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哪怕仅仅用回忆唤醒自己的有限的权力感,都能妨碍我们的共情能力。

那如果一个人长期拥有权力,他的大脑就有可能受到决定性的损伤。尤西姆举了个例子。美国富国银行的前任 CEO 约翰·斯顿夫(John Stumpf),因为纵容员工制造假账户,被叫到国会作证。面对多个议员的质询,这位 CEO 完全没有表现出歉意和懊悔,也没有表现出特别自信和傲慢,而是一种……很茫然的表情。他好像根本不明白自己做的哪里不对。

这种情况一点都不罕见。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说,权力会让我们不再关注别人有什么微妙想法。当然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必须的,你要做的是大决策,肯定要忽略一些无关的信息,正所谓“杀伐果断”。但是时间长了,你可能就什么信息都听不进去了,自己想怎么干怎么干。你会越来越冲动,越来越盲目,做决策不顾风险。

前面那位斯顿夫 CEO,要求员工给每个银行顾客做8个账号 —— 因为“eight”和“great”押韵!这不就是中国暴发户们喜欢的“8就是发”的美国 CEO 版吗?

说白了,当官当久了会把人变傻。

那怎么才能避免这个脱离群众的情况呢?我能不能既拥有权力,还对周围事物保持明察秋毫呢?

这比较困难。加强一下思想和政治学习,提醒自己时刻不忘本色,似乎根本没用。有人做类似的实验,特别提醒受试者“镜像神经元”的重要作用,让受试者主动体察别人的想法,但实验结果并无好转。只要你有权力感,你就会有相应的毛病。

想要有敏锐的感知,你就必须去掉权力感。

一个办法是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无助时刻。比如说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小时候经历过生死攸关的自然灾难的人,如果是身边有人死了而他幸存下来,那么他要是当上 CEO,做事会更谨慎一些。不过另一项研究更有意思 —— 如果你经历过灾难,但是没有什么人死,那你当上 CEO 之后反而会更愿意冒险!

最好的办法,则是身边能有一个人,时刻提醒你,你只是个普通人。

百事可乐的一位女 CEO 说,当年她第一次进入公司董事会,非常自豪,赶紧回家告诉妈妈这个消息。结果她一进门,妈妈看见她这一脸得意的样子,说“家里没有牛奶了,你去买桶牛奶回来。”她灰溜溜地去买了牛奶,回来妈妈跟她说,别把你那个王冠带到家里来。

罗斯福总统有个幕僚也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别人都管总统叫总统,他坚持对总统直呼其名,叫“富兰克林”。丘吉尔的提醒者是他老婆。大权在握的丘吉尔表现出一点傲慢无礼,老婆就给他写信,说“亲爱的温斯顿,我注意到你的举止越来越坏,不像是以前那么好的你了。”

我们平时观察,有些领导的决策简直不可理喻。一开始你可能觉得他这么做肯定另有深意,是我们普通人不能理解的。但是时间长了,你发现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想一出是一出,有多少反对意见都置之不理,逼急了还跟你直接对抗。

现在我们知道,是这人的脑子坏了。

| 由此得到

今天说的是“傲慢综合征”。权力感会损害人的共情能力,使我们不能体察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变得刚愎自用。权力是个好东西,但“权力感”不是。主动消除权力感非常困难,最好的办法是身边有个分分钟就能把你打回原形的人。

——万维钢《日课219丨权力带来的脑损伤》

科比门徒:
从另一个角度将,在管理的时候,给员工自由也需要掌握好一个度,我之前在管理的时候,属于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就导致了某些人产生了一些权力感,这种权力感非常的可怕,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掌握了大权,可以为所欲为,做出了很多出格的行为。
而当我忍无可忍之后,采取了必要的一些措施,让他们瞬间感受到了权力感的虚幻性,以及真正的权力在谁手中之后,才慢慢变得老实起来。渐渐的,团队内的氛围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人愿意去把时间放在研究表演和研究戏上(我们是个话剧社)。
因此不仅领导要小心自己的权力感,在领导实行管理时也要小心,别给自己的员工过多的权力感。
找到两者之间合适的灰度,非常重要。
中庸之道,知易行难。
你先走: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此时蜜糖彼时砒霜,权力感与共情力不可兼得,但不妨顺着这个思路继续讨论:
1.失去共情力与做决策质量的相关性怎样,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有权的人做了很多决策,有些是不错的;
2.有权者有没有可能对不同人群共情效应不同呢,比如我可以不理解身边的员工,但我理解用户需求;
3.福特和乔布斯就是不理大家的需求,所以才有T型车和iphone;
4.有些下属出于自身利益,他们的想法本来就是错的,不理解、不接收这些信息反而更好;
5.不管怎么说,要警惕自己以后遇到不顺心就怪领导脑子坏了,这条最重要,,怪别人远不如“自我关怀”有效!


在机关待的久了,遇到过一些不可理喻的拍脑门决策,大致可以印证本文所说的“脑子坏了”。当然也有可能决策者并非没有共情能力,而是只对他的上级共情,而无视下级的想法、情感。
对于很多将军来说,士兵在他心目中就是一些数字,这算不算“脑子坏了”?不过就决策而言,共情能力太强不一定是好事,还是拿将军来说,如果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士兵共情,恐怕这个仗无法打了。




三、终于明白利率是怎么产生的了

1.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

我们今天再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不耐(impatience )”,就是不耐烦。人对消费其实有一个时间上的偏好。

今天一个苹果是一个苹果,明天的一个苹果就不一定是一个苹果了。明天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明天的苹果,不仅仅得推迟消费,得等到明天才能吃这个苹果,还有可能,明天根本就吃不上这个苹果了。

未来是不确定的。产生不确定的原因有很多,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谁都避免不了原因——那就是衰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所以只要其他情况不变,人们总是希望早一点消费比晚一点消费好,因为早一点消费就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消费就是不确定性的消费。所以不耐有时候经济学家也喜欢称之为“确定性偏好”。

人们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而不喜欢明天不确定的消费。人的这种非常自然的倾向就叫“不耐”。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称之为impatience。

而当时最早翻译欧文·费雪《利息理论》的陈彪如(1910年12月-2003年7月 )老先生,他翻译成中文就叫“不耐”,不够耐心的不耐。这个词今天我们读起来有点怪,但这是一个挺经典的翻译,咱们就沿用陈彪如老先生的翻译,不耐。

但是我们再看,我们说不耐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然倾向,但其实每个人不耐的强弱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强一点,有些人弱一点;有些情况下强一点,有些情况下弱一点。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不耐的强弱呢?

2.耐心与年龄

这里面的因素有好多,比方说年龄。老人和年轻人相比,老人的不耐就比较强,年轻人的不耐就比较弱。因为年轻人能够看到更久远的未来,年龄是不耐的一个影响因素。

3.耐心与想象力

第二,想象力也能够影响不耐。大家可能听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老师跟几个小孩做一个游戏,老师把棒棒糖交给小孩,然后跟小孩说,如果你能坚持半小时内不吃的话,老师会再给你一颗棒棒糖。结果有些小孩儿比较不耐,一下子就把棒棒糖吃了;有些小孩儿能忍住,最后没吃,就能够得到奖赏。

科学家还做了追踪,发现那些比较自律的孩子,他们的成绩比较好。针对这个现象就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说你看那些比较自律的孩子,他们能忍住不吃棒棒糖,所以自律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帮助。

但是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想象力。这些孩子的想象力不一样。那些想象力强的孩子,他们能够把以后得到的奖赏看得很大、看得很重、看得很具体、看得很明确,这种小孩当然自律能力就比较强。但其实自律能力背后是想象力。

我们看,今天有许多人做出伟大的成就,他们都是在黑暗当中坚持下去的,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信念,信念其实就是对未来前景的那种想象。

4.耐心与文化

耐心跟文化也有关系,每次我到上海外滩,看到那里的洋房,到青岛看到那里的洋房,到香港看到那里的洋房,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洋房。这些用石头砌的房子,可以屹立一百年、两百年不倒。

我在想,这些殖民者当时修这些房子的时候,真的认为他们能够殖民中国那么长时间吗?他们真的有那么长远的打算吗?当然不一定。其实他们为什么要修这么坚固的房子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自己能在这个地方待多久,而是他们习惯上,要盖房子就盖这样的房子。他们习惯了,要做一件事情,就把它做得很长远,非常的耐用,要修房子就修得牢固。所以耐心跟文化有关系。

5.耐心与时局

耐心跟时局也有关系,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家觉得未来就不明确,这时候大家就看不到未来,他们看手上的耐用品就觉得没那么值钱。而那些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他们看未来就看得比较远。

所以这时候文物,重要的文物,它们是非常耐用的商品,就会从兵荒马乱的地区流到那些和平的地区。因为这两个地方的人,对这种耐用品的估值不一样。

6.不耐产生交易

所以,不管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耐心,不管是年龄、想象力、文化传统,还是时局,人与人之间的耐心不一样,他们对手上耐用品的估值就不一样,这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交易。

有些人喜欢要现货,有些人喜欢要期货。有些人看重商品今天所发挥出来的效用,有些人看重商品未来所蕴含的价值。

那么这些偏好现货的人和那些偏好期货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也就是说不耐产生交易。而在这个交易当中,现货和期货的比价,就是我们所说的利息率,简称利率。

7.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

到这里,我们要澄清一个广泛存在的误解,好多人以为存款之所以要有利率,那是因为存款自己本身会涨起来。东西会涨起来使得东西会有利率。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

你想,任意一宗现货跟期货的交易之所以存在利率,关键是人们都有时间偏好,人们都愿意早一点消费,而不愿意晚一点消费。而那些想要换取现货的人为了说服别人,让他们推迟消费、接受期货,他就只有一个办法,对那些推迟消费、接受期货的人给予补偿,这补偿就是利率的基础。

所以,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要越大;消费推迟得越久,补偿也要越大。不耐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接受期货的人所要索取的补偿就越大,这时候利息率就越高。

所以,到了兵荒马乱的年代,未来高度不确定的年代,你说利率是高还是低?利率是高,因为你要劝人家接受期货,你得给予很高的补偿。

不能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东西涨得特别快,所以利率特别高。而是相反,你要记住,利率是人们推迟消费所要索取的一种补偿,所以未来越是不确定利率就越高。

——薛兆丰《第074讲丨不耐产生交易》

第一次搞明白了利率是怎么产生的(^_^)




四、“内控性”与“外控性”人格特质

有些学者把人格分为“内控性人格”和“外控性人格”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具有“内控性人格”的人,特点是他一旦遇到事情,会觉得所出现的事情,都是个人能力和处世方式造成的,他的直觉会让他觉得:只要努力,事情就可以掌控。而“外控性人格”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刚好相反。他们一旦遇到事情,往往认为事情的出现都是超乎自己掌控的,是周围环境太过复杂导致的。

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出现了,内控性人格的人,第一反应是别慌,慢慢来,我就不相信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外控性人格的人也会去努力试一下,但搞两下之后,一看解决不了问题,就会去找上级、找救兵。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有“外控性”特质的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寻找那些环境比较稳定的工作和岗位,从事一些例行化程度比较高、作业程序相对比较标准的工作。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就会有比较清晰的工作指南、任务标准来作为你行动的支撑。相反,如果你是有“内控性”特质的人,你就应该寻找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你的积极倾向如果此时不用,就有点浪费了。也就是说,对于有内控性人格的人来说,只有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显现出你的能力,以便晋升到更高的位置,处理更加全面复杂的工作。

现在回到我学生的事情上,由于我比较了解他,也知道他过去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他应该属于一个有内控性特质的人。但我这个人很少为别人拿主意,我只是帮他理清了一下问题。我请他首先想想十年之后,自己准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我告诉他,我认为他是一个内控性人格的人,所以建议他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自己作出选择。后来,他选择了后者,离开老东家,去新公司负责更难、更有挑战性、也更全面的工作。

事后证明,当时的选择不能算错。前段时间,我们一起聊天,他回忆了当时的心路历程。他发现,经过我的提醒,他确认自己确实是典型的内控性人格,因为以往工作中所有的重要节点,都是在新的领域、有挑战性的工作上,他才会表现得更出色。而当时,他如果选择晋升到总部,例行性的工作会很多,可能不利于他人格特质上的优势发挥作用。所以他选择了去新公司上班。虽然新单位人生地不熟,但大领导支持他,他又是主管整个事情的一把手,所以,可以有充分施展的机会。

两个决策回路|善用人格特质

我刚才讲过,我们的课是由浅入深,现在我们在理论上拔高一下。为什么在职业选择上,要善于利用自己性格特质上的优势呢?

我给你举个例子,讲讲我们的两个决策回路—— “ 本能 ” 回路和 “ 思考 ” 回路。比如,你在街上,突然一辆汽车向你呼啸而来,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躲闪”。这是因为在你的意识系统里,“本能”的神经回路是第一优先的。至于车过去以后,你是选择忍了,还是对着车子骂上几句,这是第二位的,这是你的“思考”回路,处于第二位作决定。第二位作决定的思考回路反应会相对比较慢,因为如果这个回路反应比本能的防御回路快了,你遇到危险,第一反应不是跑,而是先考虑骂不骂,你基本上很早就挂了。所以,逃是本能的力量;骂,是理性的选择。

当你知道了人类行为上的这两个回路,你就能理解利用人格特质的意义了。因为一旦你选择的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你的人格特质,多数时候,你做起事来,就像你躲车那样出于本能,别人没你反应得那么自然,那么快。因为别人可能需要理性系统权衡再三才做出来的事,而你是基于本能一下子就做到了。你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连贯的,由此就可以形成你的职业优势,这种职业优势是别人没办法比过你的。所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选择特定的管理方式,选择特定的工作,有助于你扬长避短,把本能的东西做到极致。

明白了“本能”和“思考”两个回路,我们再来看前沿的研究成果:

有内控性特质的人一旦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对同事,甚至是对上级不满意,他们就会不加隐晦地去努力改变这一切,他们有时甚至会声称自己要离职,但他们的离职意愿似乎不一定会转化成离职行动,这一点,有统计数据来支持。但是,在他改变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得罪很多人,即使没有离职,后边的日子一般也不好过。

有内控性特质的人,大多喜欢凭本事吃饭,他们的天性决定他们不太注意维系同事关系。所以,这种人在遇到问题时,如果能够及时关闭“本能”回路、开启“思考”回路,注意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说他改变周围环境的时候,不要有意地去得罪那么多人,那就厉害了。

一旦内控性特质的人对于薪酬和晋升有所不满的时候,他们将离职意愿转化成离职行动的比例就会特别高,这也有统计上的证据支持,所以如果你是领导就要请你注意,这些内控性特质的人往往都是主动离职,而不是像外控性特质的人,总是等领导谈话之后,才接受被裁掉的现实。

——宁向东《012讲:人格特质|你有却不自知的优势》

自测为典型的内控性人格。




五、四种心理越位

第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边界,经常控制别人,主动出击型越位。

有一位女孩,老公是销售主管,长得帅,业务还比较多,手下女同事又都年轻貌美。她很警惕,走到哪里追到哪里。每去一个地方,都要求对方发照片看看和谁在一起,还要发定位,随时知道对方在干嘛。每天都要翻自己老公的微信记录,看看是不是和女同事有问题。时间一长,老公顿悟一个问题。

“我出不出轨,成本是一样的啊!”终于有一天,再跟女同事倾诉苦闷的情绪时,跟一个同事好了起来。

不是同情这位男同学啊——问题出在心理越位,这是一种变相的控制,就好像手里的沙子一样,越使劲越握不住。很多管理者希望控制进度,时时刻刻干预员工做事——时间一长, 有能力的人会走;没能力的人会更加怂,更加需要你来帮助。

越位进入别人的边界,短期也许会让你获得掌控感,长期却是个双输的事。

第二种,不尊重自己的边界,跨越自己的边界,导致完美主义。

有心理边界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但如果你的心理边界有一个洞,从内向外看,你则认为这个洞外面的空间都是自己的掌控区。事情“应该”是这样,别人“应该”这么想,而自己“应该”控制自己范围内的所有事,但实际上,你无法控制,又什么都做不来。这个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无能感”——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那样”,可是所有事都不听话。

完美主义就是把自己掌控区投射到所有外界的空间的典型症状,是过度自恋的表现——他们的生活充满“应该”的细节,偏偏自己的精力又无法顾及所有——就好像把照片投射到墙上,并且认为墙应该发生改变,其实墙不会有什么变化——所以他们干脆什么都不做。

他们构想了一切外界的“应该”,却自己就是做不出来,是不是“无所不能的无能”呢?

第三种,因为心理边界不清,导致局面失控。

我们时常能看到明星因为在社交媒体说错话被大家攻击,或者很多人在社交网站骂公司,被公司开除。当事人往往非常委屈——我只是在自己微博上、朋友圈说了句话,怎么了?

这也是心理边界的原因——社交网络其实是个大广场,你认为在自己边界内,是自己的日记本,其实你的言论是在公众视线之内。如果要承受社交网络带来的好处,也就同时需要对这些言论负起责任。在社交网络时代,我们也许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网络身份的真实边界。

第四种,心理边界过于僵硬。

但是不是我们就要死守边界,无比有原则呢? 过于严格的边界也是麻烦事儿——叫做边界僵硬。

以前有一个新闻:外企新来的实习生被吩咐去买盒饭。实习生顶了回去——我来实习的,不是去买盒饭的。那么,实习包括做工作以外的事情吗?

从心理边界的角度看,这些年轻的实习生是边界太僵硬了。老员工因为很熟悉,所以并不介意团队要求他们做稍微越界但是不算过分的事情——加班、开会、赶工时,有人帮买盒饭也是一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方式,所以在很多团队里属于可接受的模糊地带。但是实习生认为,工作内容就是他们写在纸上的那些。除此不愿意多做一小步,其实这也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因为公司里的传帮带也是边界模糊的,可以多教一点,也可以少教一点,他的僵硬导致别人的僵硬,可能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边界僵硬,就是和别人分得足够清,以至于到了固执的地步。这种人听不进去他人的意见,过分坚持不必要的原则,拒绝一切人情世故。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别人送他东西,他都会在淘宝上查完价格,然后一模一样的价格回送一个,送礼物的人发自好心,却总觉得被羞辱了。于是朋友越来越少。自己也一直没有谈成恋爱——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恰当的柔软的边界啊。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我们讲了4种心理越位的情况,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个清晰,有弹性的心理边界。

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座房子,既有独立空间,也有待客的客厅,既不会完全关门不让人进来,也不会一上来就就把人往卧室带;既耐得住寂寞,也有谈得来的朋友,既能帮助别人,也能接受人的帮助;既亲近,也独立。

建立一个清晰、明确、健康的心理边界,专注自己能控制的,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是心智成熟之路。

——古典《心理越位:获得健康人际关系的底层规则 36-2》




六、学霸都是自己学出来的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学霸都是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当然,这也并不代表老师的存在没有用。

在面对海量的教程和自学材料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标准:

判断自己所处的阶段。

就像我们之前谈到过周期,你要知道自己所处的阶段,这样才更有机会采取更合适的行动方法。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找一个靠谱的教程或者老师,帮助自己快速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注意: 我不相信速成,但是快速入门则是可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

入门之后,虽然高手的点拨也很重要,但更多的功课其实是需要你自己来做的。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入门教程很多,但是优质的进阶版本教程却不多。

我们总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比货专家

“货比三家”对不对,要看你对比的这个“货”到底是什么。

如果这是一个你需要使用很久,并对于你生活影响重大的商品,多对比一下自然没有问题。比如你要买一套房子,当然要好好考量一下它的位置、地段等因素;或者你要选一本教材,自然要看看它的作者、印刷版次等信息。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货比三家”的商品常常不满足这个条件。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网上购物。不论是买衣服,还是买生活用品,总是为了多省下十几块、甚至几块钱而来回对比。最后虽然省下来一些钱,但是这个过程劳心费力,更重要的是你浪费了大量的注意力 。

之前我们说过,人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生物。你在哪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多,你就会越擅长做那件事,进而没有余力去顾及其他事。我看过太多淘宝的比货专家,在更重要的选择面前,毫无判断能力。这么多年网购省下的钱,可能就因为一次错误的重要决定,而全都消耗殆尽。

所以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购物决定,就买贵的那个,虽然偶尔也会失误,但总体来说一定是赚。

呵呵,我就是比货专家,看来得改啊。

——李笑来《问答01 | 你是一个“会算账”的人吗?》




七、管理:比起抱怨,沉默更可怕

德国西门子公司有句名言:“只要管理层能知道员工怎么想,那就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很多公司都设立了匿名意见箱或者总经理开放日,但员工往往三缄其口。组织沉默究竟有多可怕呢?华夏基石的高级合伙人邢雷在《邢雷漫画管理系列:员工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在组织里,沉默的员工会感到自己不受重视,工作满意度就会降低、最终导致工作倦怠甚至离职。而人的行为具有从众性,沉默也会“传染”。一旦组织中形成了沉默的氛围,会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员工沉默就升级为组织沉默。组织沉默的可怕之处在于,当沉默成为一种集体行为,就变成了一张大网,不仅会强化个人行为,还能庇护个人沉默。在沉默的组织氛围里,个体可以安心地沉默,而要打破沉默,就不只是要战胜自身的恐惧,还要冲破集体的罗网。

怎么让员工大胆的做一个“建言者”呢?其实员工不是不想表达,而是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因为在员工和企业的这场“说”与“不说”的博弈中,企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员工却承担着开口的风险。所以邢雷建议,企业应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所有权”,让员工对组织产生“占有感”;其次,要增进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倡导一种“对事不对人”的企业文化,最后,训练探询的沟通模式,很多时候管理者认为自己是在倾听下属意见,可他实际表现出的行为却是防御和排斥,所以尽量训练探询式的沟通方式,比如:“我的看法是这样。我是怎样产生这个看法的。你看我的推论有没有破绽?你是否有不同的证据或不同的结论?”

——李翔知识内参

看来单位内部网论坛还是有必要实行匿名制,否则就没人说话了。




八、己所欲,施于人

好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叫《黄金法则》,这本书专门研究人类各种文明里头,好像都有的一个通行的法则。这个法则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犹太文明里头,在基督教文明里头,甚至在阿拉伯文明里头都有类似的法则。但是,我发现这些法则听起来好像是一样的,但细究起来又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基督教它的表述方式是“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于人”是很不一样的。

前面讲到了,有人把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给猫和狗吃,那叫己所欲施于狗与猫,最后引发的是完全超乎他预期的效果。 有一句话叫你的蜜糖,别人的砒霜,或者昨日的蜜糖,今日的砒霜,这里头背后的原因就是受体。 小时候你喝奶不拉肚子,长大了喝奶就可能消化不良。

——吴伯凡《6.27丨你有观念里的FDA吗?》

“己所欲,施于人”有可能犯错,你喜欢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大致不会犯错,虽然也有可能你不喜欢的是别人喜欢的,但顶多是错过几次机会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权力的愚蠢 (共8篇,功课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