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2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旧有的课程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上、制度上的障碍,陈规陋习若隐若现,积重难返。本文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误区,探讨实现这种文化转型的若干基本课题

“课程文化”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1.建设新的编审队伍和教科书系列

新课程实施中首当其冲的,是直接参与课程教材设计的编审队伍的建设。任何学科的知识结构都包含事实、概念、原理原则和理论及其背后的思考方式与伦理道德价值。要逐步逼近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教科书状态,逐步接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境界,必须要有两个创造:第一,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第二,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

2.基于专业对话的话语系统的变革

新课程实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这种行动研究,就是把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策略。

新课程实施需要课程理论的支撑,需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专业对话,需要智慧的相互激发。所谓“专业对话”,是指规范化、结构化地审视课程教学的各种课题,对于实践问题作出集体反思。特别提出:需要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不是“科学前沿的创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探究式学习”,不是预设的“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式的课程。

3.实现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型

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由“技术范式”主宰,需要“实用性探究范式”和“批判性范式”。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的三大要素:“内容标准”——反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指明不同学年的学生需要达成的成就目标;“成就标准”——每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础学力”;“教会标准”——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而确定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以及课程资源的分配规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呼唤新的学校形象和新的教师形象。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学习者共同体”。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我们需要在参与改革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持续的专业成长。

2017年12月1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2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