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共8篇,170703功课)

目录
一、西方的科学界的学派观念
二、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三、把大脑当成一台普通的机器进行主动操作
四、高罂粟综合征
五、投资和消费之间没有必然的区别
六、管理他人的切入点
七、一条鼓舞人心的讲话公式
八、你现在吃的香蕉源自中国


一、西方的科学界的学派观念

在西方的科学界,学派的观念非常强,最著名的有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他们一辈子和爱因斯坦死磕。为什么要有学派,而且必须认死理呢?因为这样对科学的发展有好处。

今天的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任何想法都不可能一步达到目标。如果今天看这种方法有希望就试一试,明天又相信别的方法,永远做不出大的发明发现。而未来走完从0到N漫长的道路,就必须有一个梯队,就要形成一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人未必来自一个单位,但是他们需要有一个精神领袖。比如玻尔就是量子力学的精神领袖,贾里尼克就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方法的精神领袖。

当然,你可能要问,如果一条路走到黑,走错了怎么办。活该倒霉,没有办法。今天很多研究生物的学者就是如此,你运气好的话就能得诺贝尔奖,运气不好走错了方向,连教授都评不上,实际上这两类人水平没有太大差别。

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骑墙,按照“既要……又要……”的逻辑来工作,那么看似在短期里能够发表一些论文,但是从长远来看,科学不会有什么突破。实际上在顶级的学术圈子里,你如果观点跟我不一样,我可能会尊重你,如果你没有明确观点,我可能未必会愿意和你交流,因为交流了没有用处。至于为什么大部分中国学者总喜欢兼顾,总缺乏自己的观点,这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不过我觉得,这和我们从小要给孩子们灌输标准答案,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有关。

少年班的做法不足取

首先,小学生和中学生其实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读书,而他们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以及在那时树立起的志向将帮助他们的一生。

第二,中学阶段花很多时间比同伴多读的课程,在大学以后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的理解力要强得多。举个例子,在中学需要花500个小时才能学会的内容,在大学可能花100个小时就够了。因此,一个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建立的那一点点优势在大学很快就会丧失殆尽。

同意。不仅仅是大学阶段比中学阶段理解力强,就是人到中年甚至老年,虽然身体机能已不及年轻时,但因为阅历的丰富,你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通常会更高。而且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即使过了生长期,伴随着学习、训练,人的大脑会继续发生生理性的改变,大脑皮层沟回面积变得更大,主管脑细胞互联的神经突触增多,也就是人变聪明了。

第三,学习(和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过程,很多中学成绩好的亚裔学生进入名校后表现明显不如那些因为兴趣而读书的美国同学,因为前者不断读书的动力不足。

第四,书本的内容可以早学,也可以晚学,但是错过了成长阶段却是无法弥补回来的。(因此,少年班的做法不足取)现在中国的好学校里,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在读书上花的时间比我当时要多,更比贾里尼克要多得多,但是这些孩子今天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九在学术上的建树不如我,更不如贾里尼克。这实在是教育的误区。

——吴军《第264封信丨一位输在起跑线上的精神导师》




二、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我开始长大的时候,听说人生的终极问题是:

我是谁?

与之相关的还有另外两个:

我从何而来?

我要去向何方?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未来的我究竟是谁”取决于我今天做什么,过去做过什么…… 换言之,“我”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存在,于是,琢磨“我是谁”很可能完全是徒劳。

但是,终究有一天,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更有意义的终极问题:

什么更重要?

事实上,你可能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的整个专栏里,全部都是“思考什么更重要?”的范例。因为在我的体系里,什么更重要,就是用来锻造价值观的问题,而价值观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几乎一切的决定,都来自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更重要?

这个问题反复问下去,深究下去,认真下去,到最后会直接出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

什么最重要?

这是我过去许多年来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案例一

当年人家考托福,是为了出国,我去考托福,是为了去新东方当老师 —— 我需要一份收入相对高却又稳定的工作,因为父亲躺在病房。想去新东方当老师,我以为,一定要先有个好成绩,于是,就开始研究托福。所谓的研究,本质上来看,就是这“一把刀” —— 研究“什么最重要”?从“什么更重要?”开始问起呗!

嗯,单词量很重要!有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的呢?一定有,为什么一定有呢?因为我发现有些单词,无论如何都是你在下一次考试当中不认识的 —— 因为那是设计出来的考试呀,找几个你必然不认识的单词放在里面,实在是太容易、太基本、太必须的了!比如 Phlogiston 这种单词,即便是美国人,偏科一点,不喜欢化学,估计也不认识这个单词呢。那什么更重要呢?琢磨来琢磨去,这个考试考的不是单词量,而是用基础词汇量揣摩出上下文逻辑的能力…… 这一刀太狠了,别人整天以为考个试要一万两千个词汇,我可好,随便通篇搞定了10 篇托福阅读文章之后,就开始研究上下文逻辑去了,为了托福考试,竟然没有专门背过单词!并且,还拿了个很高的成绩。这一刀太狠了!后来当上老师之后,把这个思考结论写成了一本书,《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迄今为止卖了许多年,并且通过这本书,跨过了“财富自由的里程碑”……

这是学习上的例子。生活上的例子呢?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我和老婆二十多年没有吵过架,这事儿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如何做到的呢?其实啊,不是如何做到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如此的。因为我很认真地想过“择偶标准”这事儿。漂亮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身材好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学历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 经过反复探究“什么更重要”?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对方是不是一个能讲道理的人?

在我看来这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 因为这一条满足之后,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不是吗?而后来,一不小心遇到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却竟然还是个“能讲道理”的女生,那就直接在一起了呗!只一刀,终生幸福。

是的,这一条很重要,能讲道理,就说明还能成长、进步。

案例二

你有没有想过在“教育”或者“学习”这件事儿里,什么最重要?最终,环境比老师重要,你自己比环境还重要,于是,到最后,在教育或者学习这件事儿里,自己最重要。要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样的环境里,最终总有一个脱颖而出的人,同样的老师去教,总有人比别人做得更好……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那你身上,什么素质最重要?坚强?勇敢?聪明?耐心?…… 仔细想想。

这么多年来,我只看到一个素质比什么其他素质都重要:

干一行爱一行。

这是我们人类的基因设计:

你只能做好你热爱的东西;

你不可能做好你讨厌的东西……

爱与不爱,貌似是“前置条件”,可这种理解绝对是肤浅的 —— 你以为自由恋爱的婚姻就一定幸福吗?你以为这世上就没有先结婚后恋爱然后幸福得很的家庭吗?你看,爱与不爱,并不一定是前置条件。

而人群之中,竟然就是有少量的另外一个物种,他们很厉害,因为他们无论干什么,到最后都能爱上什么!有能力爱上,就有能力持续去做,若是能够持续去做,怎么可能做不好?我对执行力这个东西,有另外一个定义和判断:

看一个人是否有很强的执行力,只要看他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会不会继续做下去就知道了……

你想啊,不喜欢做的话,怎么可能接着做下去?不热爱那事儿的话,又怎么可能不半途而废?所以啊,执行力这个东西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热爱程度,爱到无以复加,就无人可以阻挡,也没有任何挫败可以让他放弃。

之前提到过,我无论做什么事儿,学什么东西,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它赋予极大的意义,如此这般,我就把“坚持”和“毅力”之类的概念都从我的操作系统当中删除掉了。我还有更狠的策略:

我事实上在与我的每一个技能谈恋爱。

呵护她、关心她、哄她开心,跟她一起 High…… 爱得要死要活,你想拆散我们?没门!

——李笑来《人生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




三、把大脑当成一台普通的机器进行主动操作

怎么达到高级的心流水平呢?我读这本书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新的观念。

本来,我们是把大脑当成“自己”,是用大脑控制其他的东西。而所有这些出神技术的出发点,都是用其他东西控制大脑。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大脑当成一台普通的机器,对它进行主动的操作。
冥想也好,电磁刺激也好,药物也好,无非是一些操作大脑的手段。手段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你要把大脑操作到什么状态。

……
“心流”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境界,它的整个过程都可以用大脑活动解释。如果我们能关闭自我评价和时间感,释放一些计算带宽,乃至进入潜意识主导的状态,我们就能接收和处理更多的信息,触发不同想法的创造性连接。而这整个过程,还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愉悦感。

心流并不神秘

我们有意识的理性思维处理信息的带宽非常低,大概每秒钟只能处理120个比特。要知道,如果有一个人在你旁边说话,他提供的就是60比特 —— 如果两个人同时和你说话 ,那你脑中的所有带宽就都被占完了。

可是潜意识接收信息的量就非常大了,甚至有人说是每秒能接收上亿比特。这个理论我不太理解,如果我意识不到,那这些信息存在哪里了呢?

但不论如何,我们在潜意识为主导的心流状态中应该能够接收和处理更多信息,更容易建立想法连接,计算的速度也更快。

到了这一步,大脑会分泌“血清素”和“催产素”,这两种激素让我们感到和平、幸福、充满信任感,正好有利于把信息综合起来处理。

为什么我们在心流状态中做事会感到毫不费力,还充满愉悦感?因为前面提到的在心流不同阶段出现的这六种激素 ——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内酚酞、花生四烯酸乙醇胺、血清素、催产素 —— 都是带来愉悦感的激素。

这就是工作的乐趣!有些人认为工作是很辛苦的事情,什么推迟享乐啊,要学会做取舍啊,今天的受苦是为了明天能享受更多啊 —— 他们说的肯定是简单劳动。对于高级智力活动来说,工作充满乐趣。这就是为什么极端式的成功者把工作视为最大的乐趣。

而且大脑能分泌的愉悦感激素也就只有这六种。一次完整的心流体验,能让你享受全部六种快乐激素!这就是为什么心流会让人上瘾!有人不惜冒生命危险也要去攀登最高的山峰,大概就是追求这种体验。一个艺术家完成了一件作品,一个数学家证明了一个定理,那种兴奋感,也许都在这里。

所以心流并不神秘。此书作者说,只要你是为了一个明确目标努力,你大致都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悦感。

——万维钢《日课223丨《盗火》3:主动操作大脑》




四、高罂粟综合征

雅典使者的论调以一种相当极端的方式解释了什么叫“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他们的顾虑的确有着充足的心理学依据。现代心理学关于“从众”现象的大量研究告诉我们,只要善于利用从众心理,那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其实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正是集权政府常常在做的工作。而最能够动摇这种从众的稳定局面的,莫过于个别强硬的少数派的出现。这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这“星星之火”必须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是一种古老的政治智慧。我们还可以参看古代史家李维的经典名著《罗马史》对“荣耀者塔昆”的一段记载。公元前6世纪,卢西乌斯•塔昆尼乌斯•苏佩布斯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僭取了罗马王位,成为罗马王政时代的第7位国王,人称“荣耀者塔昆”。他的儿子塞克特斯征服了一座敌对的城市,派信使返回罗马给父王报信,说自己已经控制了大局,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才能够稳定局面。当信使来报的时候,塔昆正在花园里休息,他听着信使的汇报,始终一言不发,最后忽然举起一根棍子向罂粟花丛横扫过去,将几株最高的罂粟花的花冠扫落,然后自顾自地走了。无奈之下,信使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去向王子交差,一五一十地汇报了整个经过。王子忽然会心,明白了父亲是要自己将城里素来有声望、有地位的人杀掉,这一来就没人敢生异心了。

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共8篇,170703功课)_第1张图片

19世纪的英国画家塔德玛以细腻还原古罗马风情著称,他有一幅《塔昆尼乌斯•苏佩布斯》,画的就是这个扫落罂粟花的场面。时至今日,英语里还有所谓“高罂粟综合征”(Tall Poppy Syndrome),大略就是中国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意思,两千多年前那位暴君的无言之喻始终不曾过时。

——熊逸《15.1 | 奢侈的死刑:为什么要用十几名士兵枪决一名人犯?》




五、投资和消费之间没有必然的区别

你好,今天我要跟你讲的是,经济学怎么看待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你觉得投资和消费两者之间,投资就是投资,消费就是消费,这不是很清楚吗?我问你,今天中午吃盒饭,这是投资还是消费?吃饭当然是消费,但是中午不吃饭晚上还能工作吗?为了晚上能工作,中午吃的这个盒饭就是投资。投资跟消费之间的关系好像真的没那么清楚。

度假旅行,这是投资还是消费?你说这当然是消费。但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投资,这是对记忆力的投资,将来我老了、走不动了,只能坐在安乐椅上了,这时候我能回忆起我美好的过去。这一次旅行是为了我以后年纪大了所做的投资。

1.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投资和消费之间没有必然的区别。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在他的《利息理论》里面有一句名言: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 ),投资其实就是消费,投资只不过是在时间维度上面的平衡消费。

这句话非常精彩。投资一下子就跟消费打通了,它们是一回事儿,只不过是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在时间上做一个平衡而已。

今天的年轻人有很多时间,今朝有酒今朝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玩,这是可以的。连续玩一个礼拜,连续玩一个月,连续玩一个季度,可以的,但是如果一直这么玩下去的话,将来的日子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

所以,我们来个平衡消费,今天稍微吃点苦,多花一点时间来学习,多花一点时间来改进自己,将来的日子会更好过。这是一种平衡消费的观点。

所以每一个人追求的,不是今天的消费最大化,也不是明天的消费最大化。我们要追求的,是我们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

一棵苹果树今年结10个苹果,明年结10个苹果,后年结10个苹果,它的现值是什么呢?它的现值是今年这10个苹果,加上明年10个苹果折算成今年的价值,后年10个苹果折算成今年的价值,把所有这些现值加起来,就是这棵苹果树的现值。

耐用品的现值等于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我们追求的不是今天结的苹果数目最多,也不是明年或者后年结的苹果数目最多,我们追求的,是所有未来每一年收入流的折现和最大。所以投资是时间维度上面的平衡消费。

这也让我想起阿尔钦(Armen Alchian )在他的教科书里面提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要是连饿三天吃才一顿饭,那顿饭可香了,感受可好了。但是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不会为了追求那种特别美味的感觉,连饿自己三天才吃一顿,而是每天都吃三顿饭呢?

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在于,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刹那的最高幸福,我们要追求的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所以我们每天都吃三顿饭,这样使得我们的幸福总量最大化。

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收入流的折现和最大,不是一刹那的收入最大,这一点挺重要的,我们后面还会用这个原理来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收入不均的现象。


3.卡特尔组织能决定国际油价吗?

我再问你一个有趣的问题,石油输出国是一个卡特尔组织,他们组织在一块决定石油的产量、决定石油的价格。因为石油是他们的,所以他们是垄断者,他们能够决定石油的产量,也能够由此决定石油的价格。

石油的产量和价格,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他们自己定的吗?

现实的情况是,今天的石油多少钱一桶,大概50块钱一桶。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油井管道所有的基础设施不变的情况下,从地底下多打一桶石油出来的边际成本,只是一美金的样子。多打一桶石油多花一美金,你能在市场上卖出50美金,你能赚49美金,他们为什么不把石油都打出来赶紧卖掉,赶紧实现他们的利润呢?

你可能会说都打出来了石油价格会下跌,但是我觉得,下跌也还远远没下跌到一块钱的程度,多打一点总是多赚一点,早一点享受比晚一点享受好,为什么成本只有1美金,收入有50美金他们不干?

答案就在于,我刚才问你的问题,这问题本身是错的,这问题本身留了个陷阱,我说打一桶石油的成本是一块钱,但是实际上多打一桶石油出来的真正成本不是一块钱。为什么呢?因为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今天多打一桶石油出来使用,放弃的是明天这桶石油所能够产生的收入,把石油从地底下抽出来这个成本不算成本,真正的成本,是放弃了明天的使用,放弃了明天的收入。

我现在问你,假如现在权威机构发布了一个报告,大家都非常相信这个报告的内容。它说三年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买一辆烧汽油的汽车。

如果大家相信这份报告的预测,那么我问,今天的石油产量会上升还是下降?答案是今天的石油产量会急速下降。

为什么?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看到了,再过三年会有巨大需求,他们得给我们中国人留一点石油。不是他们爱我们中国人,而是他们知道,三年后他们要赚到的钱要比今天更多。今天把石油用掉,放弃的代价就太高了。

4.市场力量决定石油产量和价格

假设刚才说的这份报告被辟谣了,大家都不相信了,这份报告没有依据,没这回事儿。相反另外一条消息出来了,我们北大化学系有三位教授,共同研究发现了一条方程式,非常重要的一条方程式,就是他们能够把水变成油。从明天早上开始,打开水龙头,你就能够把水变成油了。

假设这条消息是真的,那么我问你,今天石油的产量会上升还是下降?今天石油的产量会急速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要把所有蕴藏的石油,都拿出来卖掉。为什么?因为到了明天,石油就再不值钱了。

所以表面上看,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个卡特尔机构垄断了石油,他们能够控制石油的产量,能够控制石油的价格,而实际上,他们是遵守“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这个原理,来确定石油的产量和石油的价格。

他们追求的不是今天赚最多钱,也不是明天赚最多钱,他们要追求的,是在一个长的时间维度里面赚最多的钱。石油产量表面上是他们定的,但实际上他们是被动的,他们必须看着未来石油的替代品出现的机会,来确定今天石油产量的高低。

当然你明白,现在石油替代品出现的机会越来越高了。太阳能的成本在下降,页岩气的使用也在普及,所有这些替代品都逼着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的产量,石油价格也因此一直在下跌,他们挡也挡不住。

表面上垄断者可以确定产量和价格,实际上他们的决策,也是受市场的力量所左右、所决定的。

你记得吗?我们总结价格那个模块的时候,曾经提过经济学家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 )的一句话,他说经济学在过去200多年里面,最大的教训就是建立了一个高度抽象的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决定价格或者其他重要的市场指标。

——薛兆丰《第077讲丨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




六、管理他人的切入点

很多人最开始学习管理学的时候都认为,管理就是管理别人,就是我指挥,你来干。而管理学,也常常被大家认为就是要学点招让别人服管,让别人听话。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我希望这一周的课学下来,能够打破你内心的这个“局”。


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表达了我对管理他人的理解,现在也一并分享给你。我认为:“真正的宽容,应该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人。真正的管理,应该是努力帮助他人改变工作情境、创造好的情绪、激发员工的动力,控制员工的惰性。 ”

——宁向东《016讲:状态自尊|管理他人的切入点》




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共8篇,170703功课)_第2张图片

七、一条鼓舞人心的讲话公式

作者为了找出到底怎么说话才能成功鼓励到别人,做了大量的研究、采访。麦克金发现,可以让别人重新鼓起干劲、动力满满的谈话,都包含以下三个核心要素:指明方向、展现同理心、传达使命感。

也就是说,Pep Talk,鼓舞人心的讲话=指明方向+展现同理心+传达使命感。

麦克金认为,想要谈话效果满满,你就必须先彻底明白这三个要素究竟代表什么意思。

1. 指明方向

这是Pep Talk的第一个要素。假如你是一个领导,你跟你的下属说,“你要把工作做好”,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下属如果之前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听完这话,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如果真的想鼓励他,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为他指明方向,告诉他应该如何完成工作,给他必要的指导,而且一定要具体。

2. 展现同理心

Pep Talk的第二个要素“展现同理心”的意思就是,可以通过表扬、鼓励、感恩,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

比如说你是一个领导,你的下属正在做一件比较有难度的工作,他知道怎么做,就是情绪上有些低沉,那这个时候你可以对他讲:“我知道这是个挑战,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完成。”再比如说,你看员工经常加班,在肯定他的表现之后,如果能说一句:“你的健康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该员工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班还是要加的,但心情一定好多了。谁都渴望被人理解,领导者展现出这种理解,会让你显得更有人情味。

3. 传达使命感

Pep Talk的第三个要素是传达使命感,这指的是你应该让对方感受到,他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他们帮助公司完成了使命,在这个过程里自己也会有收获。

要注意,传达使命感是三个要素中最难做到的一点,要是掌握不好尺度,听起来就像是在忽悠。比较好的办法,是借助故事来体现。比如说可以举例以前有哪个员工,他做的工作是多么的成功,让人们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梳理下这三个要素,指明方向就是让对方明白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指令要具体;同理心指的是理解对方的难处,肯定对方的努力付出,让对方的心灵得到安慰;最后,传达使命感,是让对方明白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在帮助别人完成更大的目标,他自己也很有收获。

|如何灵活运用这一公式

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一个成功的Pep Talk一定是三个要素都包含在内的,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这三个要素的比例。这里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你要看这三个要素,哪个要素更容易在那个情境里打动对方。

——马徐骏《《哈佛商业评论》| 如何用谈话来鼓舞士气》




八、你现在吃的香蕉源自中国

香蕉的品种很多,估计超过100种,但现在全世界以商业为目的种植的香蕉,却几乎完全是同一个品种的。这个香蕉品种,叫做华蕉。 这是在中国发现的一个品种,据说,是一个英国探险家在华南地区一户农民家的院子里发现的。它口味好,也能够方便地运输,所以对于现在的香蕉种植者来说,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这些香蕉树彼此之间太相似了,以至于只要有一棵对这种疾病没有抵抗力,那么全世界的香蕉,就都可能被这种疾病击倒。

摘自《生态学·植物 | 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吃不到香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共8篇,170703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