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我跟随舰舰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看了英国TNT剧院版《暴风雨》。这是来自莎士比亚故乡的演绎,比起孟京辉版融汇大量现代元素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理当有所不同。莎翁的忌日被定为1616年的4月23日,2016年是他逝世400年。难得TNT送戏下乡,所以这场话剧也是因缘和合,欣逢其时。
话说莎翁活着的时候就是个英国版的柳永啊,有井水之处人人歌柳词。但千百年过去,柳永不知何处去,莎翁的剧却好好地在蓬勃,不但没有过时,反映的人性还愈演愈烈。剧本身嘛,倒是可以演得传统,也可以如《狮子王》之类,借了《哈姆雷特》的胆,披挂上市,就是变化多端,才生命力爆棚。
下面是我看剧的碎碎念,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图。信奉无图无真像的围观群众可以点右上角(微信是左上角)的叉叉退出了。
-舞台-
我只能说布景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地简单,整个场景没有换过,中间一堆嶙峋的石头(石头中空,被称为“贱种、泥巴种”的凯列班开始就被囚禁在这堆石头中间)。石头后面是一排栅栏,栅栏右侧是一些树枝状物。除此之外舞台上空无一物。舰舰是做灯光设计的,发现灯光极少变幻,表示意见很大。
-音乐-
用三个词来形容——精灵游丝、塞壬歌声与小苹果。听我一一道来。
精灵游丝是精灵出场时,伴随着精灵急促的脚步,发出的簌簌声和铃铃声。有好几种,有的类似片状风铃的敲击,有的像鸽哨,又比鸽哨细碎而又轻灵,伴着精灵来,又随着精灵去。
塞壬歌声不是塞壬歌声,就是剧中唯一的女演员的歌声。这个女演员扮演了两个角色,这里卖个关子,后面会讲到演员的事。这歌声唱腔纯正,音色饱满明亮,莫名地带了些许的禅意,听了有点余音绕梁的味道,让人不由得痴了过去。不过好奇怪,莎翁的剧难道不应该更洋气才对吗?联系到《暴风雨》是莎翁晚年的作品,莫不是岁月流转,垂垂老矣,就可以自然领会到禅的意境?
小苹果则堪称剧中的彩蛋。水手甲(他有名字,喜欢喝酒,这里姑且称作水手甲)提着酒瓶踉跄上台,把酒瓶放下排成一排之后,用小棒敲击,就是一首曲子——原来瓶子里装着不同高度的水,有青教活动向孩子们表达原始状态下音乐的由来,就是这么干的。关键这可是TNT啊,高冷的英伦范儿不端,偏要卖萌讨巧,生生把这个环节做成了话剧巡演中,向当地致敬的彩蛋。水手甲说:有首曲子很吵,我不喜欢,接着敲了《两只老虎》;又说:还有首曲子很多人喜欢,我还是觉得太吵啦,接着敲了《小苹果》——全场哈哈,手舞足蹈——人家明明没看错,全世界还就数我们热闹,烟火气十足。
-演员-
角色大多一人分饰两角。是为了省机票钱?不像,因为需要换装和特别训练的技巧。冒着把戏演砸的风险省机票钱,换谁也不会干。再看看每个演员究竟分饰了哪些角色,感觉颇有趣味。
普洛斯彼罗(前米兰国王,被弟弟安东尼奥篡位,流落荒岛)——无
米兰达(普洛斯彼罗的女儿)——爱丽儿(普洛斯彼罗的精灵)
凯列班(普洛斯彼罗收养的妖怪,系巫女所生,荒岛原系他的产业,普洛斯彼罗重返米兰时将荒岛归还给他)——那不勒斯国王(帮助安东尼奥篡位的强大外国势力)
斐迪南(那不勒斯国王的儿子)——水手乙(稍清醒有常识的水手)
安东尼奥(篡位者)——水手甲(愚蠢冒进的水手)
米兰达和爱丽儿,一个出身高贵,单纯善良,一个精神高贵,能力非凡而善良;凯列班和那不勒斯国王都是各自地盘的领主,只不过凯列班在暗,那不勒斯国王在明。普洛斯彼罗重返米兰之前强占荒岛,让凯列班心生怨怼,而那不勒斯国王则是明白无误的霸主;斐迪南和水手乙均非奸恶,都是比较被动的跟随型性格,都是有常识的人;安东尼奥是篡位者,沉迷于权术,水手甲则沉迷于酒精,他俩都妄自尊大,做出令人不齿的行为。
如果知道巴赫金的“复调说”,就可以理解,角色的设置多角度多途径地昭示了角色本身的性格,而人性本是最深奥、最根本、最难说清的问题。人物的设置就是一种复调,隐喻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和人性深处的矛盾同一性,对同一性格或相近性格,展现出不同形态和丰富的可能性,这种超越绝对、反千篇一律的思想,使得戏剧既具有辩证色彩,又包含开放的可能。这是人物上的复调。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莎翁“诗的遗嘱”。作者描述了两兄弟之间因争夺爵位而展开的报复、教训后,最终以宽容之心饶恕了一切,使暴风雨幻化为一片风平浪静。看似与《哈姆雷特》有些类似的故事结构,却有着不同的结局和主题。莎翁借这个故事,歌颂了纯朴的爱情,赞扬了理性和宽容的力量,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与宽恕进行了升华。这是情节上的复调。
最近听过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讲解《红楼梦》,觉得这个剧人物设置一明一暗,情节与《哈姆雷特》相映成趣,正好符合欧丽娟教授所引用的浦安修先生的“二元补衬”理论。
-思想-
1. 道家思想。
除了前面讲到音乐美学的禅宗意味,禅宗跟道家本来在源流上都受《周易》的影响,表达起来有近似的孤清寂静的美学特征。
还有普洛斯彼罗用魔法在海上刮起暴风雨,颠覆海船的过程,也跟孙子兵法的一切成兵不谋而合。
2. 生存的意义。
精灵希望在做完一切事宜之后得到她所渴望的自由,可一旦普洛斯彼罗遵守诺言,在约定的时间解除她的劳役,赋予她自由的时候,精灵反而死去了。
原来无边的自由反而意味着死亡。
3. 腐国威武。
英国号称腐国,有把男士脱光博人一笑的传统,如讲矿工为了摆脱囧境,去俱乐部当脱衣舞男的《光猪六壮士》,以及小贝仅仅穿着内裤,一路狂奔,还用指头拉拉扯扯,令人鼻血狂流的HM广告。
《暴风雨》中的水手甲乙,着了精灵的道儿,穿着并不存在的华丽新衣全裸(演员实际上穿着肉色衣物)上台,迈着鹅步傲然四顾,一步三摇,令人喷饭。
而猛然清醒发现自己没穿衣服时,水手甲是“捂裆派”,水手乙则夹腿、遮胸。
哦~算是看懂了,原来这是一对儿,捂裆的是亚当,遮胸的是夏娃。
4. 操控与反操控。
水手甲无能但喜欢出头,凯列班则是大恶的“贱种”,这俩人曾经短暂地维持过一段主仆关系,后来以凯列班对水手甲的唾弃而告终。
水手甲自己水平不够,看轻了凯列班,反而被凯列班操控。而凯列班人至贱加装疯卖傻,恰恰可以操控水手甲为自己所用。
皮里阳秋的是凯列班虽然出身泥涂却绝非贱种,他本来就是荒岛的主人。普洛斯彼罗虽然把凯列班骂得够呛,往死里虐,也是为了自己当荒岛主人的合理性自圆其说,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旦回归人类社会,还是要承认凯列班并归还岛屿的。
5. 见山见水。
普洛斯彼罗早年沉迷于魔法,不管国事,才会被弟弟安东尼奥篡位。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他在荒岛上精进修炼,最后用魔法颠覆了篡位仇人的船,用魔法控制精灵,惩治恶人,设局(或者换句话说因势利导)让斐迪南和米兰达相恋,客观上为重返人类社会多加上一层婚姻的保障,并且化仇人为亲家。
然而最后的关头,他把书抛掉,问出了一个问题:当没有了书没有了魔杖魔衣也没有了精灵,我将如何面对我自己?
事至如此,见山是山,见水又是水了。
又,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还不限于书,有时候你所有的成就都在你的爱好里,一切成全俱从爱好中来。
6. 何谓爱情。
爱情于当事者或是纯真的,为了自己倾慕的对方,无比放低自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低到尘埃里。
两个人都觉得对方千好万好,唯独自己不好,才是好的爱情。可以表述为:都低才是真爱。
外人看来,统统是障眼法,不知何时何故突然眼睛擦亮了,甜蜜的关系将不复存在。爱情的诡异和脆弱之处,就在于此。
然而爱情的美好让我希望,沉迷的时间久一点,再久一点。只要能继续沉迷下去,一世不擦亮眼又何妨?
而剧中把爱情当成一桩实事来操控、引导的普洛斯彼罗,不忘在将成未成之际施以打击,反而把这桩情事锻铸得更为实在。当事者在自认为克服难关之后,倍加珍惜。让人扼腕叫绝。
当事者周围的人,尤其是长辈、亲朋,不妨将神圣的爱情当成一桩比较重要的喜事。能利用联姻改善处境和地位,也算是沾光、添喜,并不算亵渎。何况为了小辈的爱情,咱们还宽恕了平辈,多少事都一笑泯恩仇。容易吗?
晚年的莎翁常怀沉重悲观,而心存圆满期待,《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的代表作,情节奇妙,饱含美意,也被称为莎翁“诗的遗嘱”。走笔至此,似乎,我理会得。
此处集中剧透,慎入!
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篡权,和女儿米兰达一起被放逐海上,流落荒岛。普洛斯彼罗依靠书中学得的强大魔法,解救了岛上受苦的精灵,并借助精灵的力量呼风唤雨,引仇人前来,令他们悔悟认错。最后兄弟和解,普洛斯彼罗恢复爵位,米兰达与王子一同回到意大利。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风平浪静。
温馨提示:如有共鸣,除了喜欢还可以打赏还可以转发,还可以关注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