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被是08年上军校时发的,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八年里,一直没有换过被子,绿军被也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被洗成了白色。
(一)
08年自己十八岁,上大一,暑假被领导安排到基层部队当兵锻炼。那时候,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兵蛋子。那个时候在学校里,干得最多的就是喝着啤酒、吹着牛逼和同学畅想着未来,觉得自己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但对于基层的概念,脑子里的印象更多的是一股彷徨感:听说野战部队的班长都特么的脸厚心黑,收拾人眼都不眨一下。所以进入部队当兵锻炼,干所有事情都是谨小慎微的。
那个时候期待应该来个剧情反转,来到个和谐美好的单位,碰到个特么懂人情、人友善的好班长。但事与愿违,暑假两个月的经历,简直就是“爽”了个够。才知道“进来是铁,出去是钢”这句话,果然名不虚传:大夏天一个月不能洗澡、每天从早上到晚上二十四小时精力高度紧张、每天一个五公里、两个三公里、晚上毫无征兆的紧急集合后又是无止境的奔跑。
那个时候,军被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大夏天的午夜里,紧急集合跑完五公里后,军被上被自己汗水打湿,第二天透析出的盐霜。18岁的自己远离家乡,多少个日日夜夜,自己都处于极度崩溃的状态,多少次,自己都想撒手不干了。仅靠那微薄的自尊,一直让自己坚持下来:别人吃得了的苦,自己也能。
(二)
野战部队有一句:“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一群野人搞起训练来风里来泥里去,但收拾起内务来,也叫个瞠目结舌。
对新兵蛋子来说, 叠被子是一件及其磨灭人性的事情,那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背后有的是无尽的辛酸。新被子发下来,要最终“成型”,变成一床在短时间内就能叠好的被子,那是要经过长时间反复“打磨”的。开始的时候,要在起床后有一床稍微“满意”的被子。你得提前一个小时起床,蹑手蹑脚地,抱着被子到空房间里开始自己一天的第一项工作:叠被子。。。。
当兵锻炼那个时候,各项军事素质都好,单单叠被子是“软肋”。每天辛辛苦苦叠的被子,最后还是会被班长喷得狗血淋头。直到有一次,端了满满两盆水,往往自己铺在地上的被子爽快地一倒,军被充分吸收水分后,变得异常“有型”,再叠起来有棱有角,从此自己终于脱离了“叠被子困难户”之列。当然,后果就是无数个夜里,自己裹在自己的湿军被里,冻的瑟瑟发抖。
后来离开军校,来到部队当了小干部,有一种“媳妇熬成婆”的状态,起床后被子一甩,就端着脸盆大摇大摆地去洗簌。这一种“心安理得”的状态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时间长了,和战士们在一起越久,会越发现,战士真是太苦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在单位好几年了,从来没看见过新兵有时间洗漱过)。自己最终良心发现,开始重新捣拾自己的那一小块“豆腐块”。
养成习惯后,这几年里,自己每天起床后,会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军被叠好。时间长了,自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几年里,不管遇到多么让自己郁闷的事情,自己总会打开自己的军被,好好叠一叠,每次叠完自己的旧军被,想着这么多年经历的点点滴滴,心理总会舒坦很多。
(三)
大学毕业,刚进部队那年,自己很难适应战士圈子里的生活。虽然自己各方面军事素质都还算比较强,但实在受不了这一群人每天扎堆吹牛聊天一副自大的样子。我当时心里自我安慰,跟这一群社会上的“三蛋”(考不上高中的笨蛋,家里管不住的混蛋,社会上惹事的混蛋)在一起,真特么的降低我格调。但后来经历的几件事,让我想法改变了不少。
单位所在驻地,地震多发,又常年干旱。一年里,干的最多的活就是抗震救灾和扑山火。部队里大部分是没受过多少教育的粗人,平日里最大的念想,就是能够有任务能够狠狠出去大干一场,透透气。14年3月份,大半夜紧急会议,说驻地某县山火烧过头了,再半天左右就要烧到城里了,深林消防都快扛不住了,要立马增援。晚上十一点半开的紧急会,十二点全装拉动完毕,上大卡车晃晃悠悠到达山脚快凌晨两点多。分配的任务是砍隔离带,五米宽,两公里长。下车,一个个拿着砍刀,像漏出凶光的狼。卷起袖子开干,呼呼啦啦,没有休息,竟一口气到了早上八点!期间,没有人说要休息,以前觉得干活会累倒,那特么叫扯淡,哪个傻逼累了不知道特么休息会。那一次,才第一次知道,人有些时候,真特么会不知疲倦!八点和友邻单位会和,任务区完成。连长放下砍刀,令大家休息会。突然间,不顾天气的寒冷,狗日的一群人就这么倒下,就地呼啦呼啦睡着了,那一刻感觉,真的太累太累了。。。。。那一次,军被留给我的记忆是在迷迷糊糊间,明知道自己冻得瑟瑟发抖,一个战士从背囊里取出我的军被,小心翼翼地帮我盖上,那一瞬间,心理真是暖极了。
部队每年要组织拉练。文艺点来讲,就是大冬天里,背着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事实上,就是寒风凌烈的冬天里,领导找一些自我折磨的事情来干。这两年的拉练,更是变态到了极致。通常是半个月里,在寒冷的深山老林,每天以地为床,以天为被,走个好几百公里,才算达到训练效果。 拉练一般情况下都带着战术背景,所以必要的武器和装备都得带上。去年新装备了某型电台,拉练第一次带出去用来保障通信任务。通信兵是个贵州小伙子,除了背自己的背囊外,还要带着这高级玩意,一路奔波。拉练前几天都是晴空万里,天气甚好。到了第五天,自己没注意竟把防潮袋落在家里。早上出门,就被连长训了一顿。贵州小毛孩,被训了之后反而满不在乎,信誓旦旦冲着连长解释,这天气怕是不会下雨咯。 没想到天空不作美,拉练到了中午,天气突然骤变,很快就飘起了漂泊大雨,大家都摸不清这狗日的新式电台防水性到底咋样,一时束手无策。贵州小毛孩也特么急了,要知道在部队武器装备有些时候比人的命还重要,当时心理一愣,尔后毫不犹豫从背囊里拉出自己的军被,盖在了电台上。。。。。。拉练还在继续,最后的十来天里,没有人提过这看似很小的举动,但那盖在电台上的军被,从那一刻起,烙在我的心理。
大学毕业后,一群同学被分到了祖国天涯海北,分得最远的要数西藏了。在那工作的同学,在我们一伙里,那可算得上实打实的“高富帅”,因为工资比较高。14年出差进藏,生平才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世界屋脊”的真实面貌。进藏的感受,没有像电视里的驴友那样,描写得那么有情怀。在我的印象里就两个字:“真特么难受!”。前几天在西藏,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感觉自己稍微不努力,就吸不到足够的氧气。后来渐渐适应了,便乘机见了见那曲和日喀则的同学。两个地方的海拔都在4500左右,在日喀则那晚,自己喝高了,酒精的作用下,分明感觉到自己心脏,疯狂地跳动,感觉随时都有窒息的可能。大学同学看着我痴痴呜呜的表情,借着酒劲讪讪地冲着我,“哗”地一下哭了出来:“兄弟啊,你可体会得到,每天晚上盖着军被,像有好几十斤重的东西压在胸口,那种感觉有多难受啊”。当时自己内心一愣,突然也很想哭起来:原来,军被是这样加重自己重量的。原来,有这么一群人,在这么一个没多少人关注的地方,他们为了大家,牺牲了多少啊。
在部队时间也有好几年了,我也已经渐渐融入这群没有多少文化素质的家伙。人是很复杂的,既多样,也多面。当兵的素质差的有的是,有的走在外面乱闯红灯随地吐痰,有的初中小学文化写个检讨还得查字典,还有的仗身皮耍流氓,都存在。但跟这群狗日的接触时间越长,你才发现这群小兔崽子,平时吹牛拉呱一套一套。但关键时候,不管是大项比武,抗震救灾,还是部队演习,拉出来个个像打了鸡血,没有一个掉链子的。说的冠冕堂皇点,这叫军魂,当兵就要准备打仗,要保家卫国。很多人当了兵就明白,甚至没当兵前就耳濡目染过,这事不用多教,虽然部队也天天讲,但个人而言谁也不会没事把它挂嘴上,但心里特明白。就这么个东西把一个个各模各样的军人,从精神上维系成一个整体,所以我说,这样一个群体是值得敬佩的。
(四)
团团圆圆过大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其中蕴含着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承载着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回家过年,在常人眼里是再平常不过的想法;而对于自己,可能是要连续在部队过第四个年了。过年回家,对很多同事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奢望。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常年远离亲人远离家乡,无疑对回家过年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有着更易引发心绪波澜的情愫。然而,还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大多数兄弟还必须坚守岗位,把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深深埋在心底。
此时此刻,躺在被窝里码字,想起白天给母亲打的那通电话,说今年过年可能还是不能回,泪水打湿了白色的军被,原来我的旧军被,也承载着家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