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Less is more_第1张图片

豆瓣上有300万本书,微信上有2000万个公众号,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和思考?

◇ 豆瓣上的百万书影音

昨天去看了场电影,是一部2013年的电影,情节跌沓起伏,内容温暖感人,很好看。

回家路上,我在想,还有多少这样精彩的电影我不知道呢?于是到家之后,我在网上查了查,得到了以下几个数据:

豆瓣图书: 308,8633本

豆瓣电影: 13,2902部

豆瓣音乐: 64,4041张

也就是说,豆瓣上有13万部电影可看,300万本图书可读,64万张音乐专辑可听。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以每星期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的速度,从5岁一直活到100岁,那么他这一生可以看得电影和书是:

(100 - 5) x 52(一年52周) = 4940

也就是说,终其一生,他也只不过能看完豆瓣上大约3%的电影,0.2%的图书。

◇ 微信上的千万公众号

我目前关注了超过了80个微信公众号。每天打开微信,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永远有红点的订阅号。再点开这个订阅号,就能看到数不清的小红点在向我召唤,这些小红点清楚明白的告诉我 — “这里又有几篇未读的文章哦”。

今天,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每一个公众号都是一个信息生产器,每天都可能生产一些信息。不管有用也好,没用也罢,这些海量的信息都将通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以光速传送到亿万人的眼前。

2000万个微信公众号,无需计算就可以知道,仅仅微信上一天的信息量,任何人一辈子都看不完。

◇ 今日头条的精妙算法

面对这样的信息爆炸,有些人相信机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开发出强大的信息推荐引擎,比如今日头条。

它的核心思想是:运用精妙的算法,通过分析的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阅读,来猜测你喜欢什么内容,从而解决你的信息选择难题。

但是这样真的管用吗?

我曾经是今日头条的粉丝,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没有节省,反而更少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做的太好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一次打开今日头条,都会情不自禁的阅读一篇又一篇有趣的文章,浏览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视频。

不知不觉中1小时过去了,2小时过去了,半天过去了。

这是一个时间黑洞。

对于黑洞,唯一安全的办法就是保持不被吸进去的距离,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卸载了今日头条。

既然我们永远无法消除自己人性中的弱点,那么还不如在清醒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些障碍,让自己不要被人性弱点轻易的抓住。

◇ Less is more

以上的亲身体验,最终让我认识到,靠信息工具来解决信息爆炸是用一个问题替代另一个问题,或许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工具,而是思想。

我想到了“Less is more”这句话,这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设计理念,它的本意是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享受。

这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话,一开始往往会让人觉得好像是为了故作高深 -- 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最终我改变了看法,让我改变的是两个人和一个法则。

一个是乔布斯。在乔布斯的传记中记载,乔布斯因为受到Less is more设计思想的启发,制定了苹果的产品设计原则:至繁归于至简。他说:“我们的设计思想就是:极致的简约,我们追求的是能让产品达到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品质。”

另外一个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肯定没有听说过Less is more,也不会认识乔布斯或者密斯·凡德罗,但是谁都可以感觉到这句话和Less is more有多么的相通。

最后,一个神奇的法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个法则叫幂次法则(Power Law)。

1897年,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偶然发现一个现象:国家的社会财富80%集中在20%的人手里,这个规律被人们称为28法则,也叫帕累托法则。

1935年,哈佛大学的语言学专家Zipf在研究英文单词时发现,如果把单词按使用频率排序,那么使用频率与序号之间几乎恰好成反比,这个规律被称为齐普夫定律。

不管是28法则,还是Zipf法则,以及你可能听说过的长尾理论和黑天鹅理论,其实都是幂次法则的某种特定形式或者解读。

一图胜千言,送你这张来自维基百科的图,来感受一下幂次法则:

Less is more_第2张图片

(绿色部分是帕累托法则中的20/80部分,黄色部分是长尾理论中的尾部。)

不管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幂次法则都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世界中。都市的人口分配、地震造成的损失、社会财富的分配、微博上粉丝数、豆瓣上的书评影评、创业公司估值大小等等,这些现象都呈现着幂次法则主导的规律。

同样可以想见,对于信息和知识而言,其价值和信息也必然是处于一种不均衡的关系中。也就是说,少量的信息和知识对于我们产生了大部分价值,而大部分信息和知识只产生了极小的价值。

因此,虽然信息爆炸导致的信息远远超出个人能掌控的范围,但是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只是少数的关键信息和知识。

所以,从今天起,忘掉微信上的小红点吧。无论有多少未读书籍、未看电影或者未读公众号,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

真正需要做的,则是关注那些极少数和自己相关的关键知识和信息。掌握好这些只占20%的关键知识和信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被解决好。

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Less is more思想。

♨ 本文为公众号「穷查理笔记」原创,转载需获得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Less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