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发展太快了,前端框架和技术的发展也层出不穷,还包括不同智能设备的出现,对前端开发同学来说是个很大的跳转,简单列举下:
- 前端框架:vue、react、angular
- 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字节跳动小程序
- 智能设备:苹果设备、天猫精灵、小度
这样就滋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我要开发一个通用的页面,兼容不同的端测和小程序,显然目前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开发多套页面去适配不同的场景,这样的话成本就太高了。
很多同学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催生了类似taro这样的多端统一开发框架,这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是比较被动,缺乏一定的扩展性。
这篇文章我们要探讨的是,看能不能换个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提升开发效率。
viewmodel
当我们在开发一个页面的时候,不管用的是哪一种框架,通常都会抽象出一层viewmodel层,它主要有2个作用
- 和服务端进行交互,接受后台返回的数据,进行加工并传递给view层渲染
- 接受view层的回调,加工数据并返回给view层渲染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viewmodel是一段独立的通用代码逻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和view层关系更加紧密,因此通常会放在前端测。
既然viewmodel是独立的,那我们能不能把它放在后端呢?这样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viewmodel可以进行复用,不需要在重复编写,而且只需要改动一个viewmodel,就可以全量生效。
似乎是一个很美好的想法,但是这部分代码由谁去开发呢,总不可能寄希望于后端同学吧,当然只能是我们自己,也感谢于serverless架构的出现,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可能。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既然viewmodel后移了,那view呢?后续会考虑结合我们的ui2code技术,那真的就比较完美了。
什么是serverless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serverless,serverless的基础是云技术,它是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革命性的高端架构。serverless并不是说不需要服务器,而是指不需要开发者去关心底层服务器的状态、资源和扩容等,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于业务逻辑实现。
架构上,我们可以把serverless分为FaaS和BaaS。
FaaS是用于创建、运行、管理函数服务的计算平台,它支持多种开发语言,比如java、nodejs、dart等,这有利于不同端测的开发同学介入开发。FaaS是基于事件驱动的思想,只有当一个函数被事件触发时才会占用服务器资源执行,不然都是无需占用服务器资源的。
BaaS提供了用于函数调用的第三方基础服务,比如身份校验、日志、数据库等,它是有服务商直接提供,开发者无需关系实现,直接调用即可。
实践一下
我们是通过gaia平台开发后端接口,gaia可以理解为上文提到的FaaS平台。
日常开发中有这样一个需求,下面是这个需求的一个页面
因为这个页面上的数据比较多,先把它切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后台返回数据的时候也根据模块来返回数据。
我们是根据viewmodel来设计接口,首先肯定有一个首屏数据接口;然后是页面上的交互,比如切换卡片、切换芝麻信用按钮,切换会引起页面数据变化,我们可以统一封装一个页面更新的接口;最后是一个开通的接口。
后端接口
前后端交互最重要的数据结构的设计,我们省略了中间的业务逻辑处理,看下接口的数据结构
1、首屏接口
返回的数据主要有几个特征
- 根据前端的页面模块定义返回结构
- 字段的颗粒度很细,页面上的每个元素都对应一个字段值
- 有两个字段来控制模块的显示和刷新
2、更新接口
更新接口的返回数据结构和首屏接口类似,但是入参有所不同,主要包括2个字段
- data:当前页面的数据,为了避免数据的重复获取
- action: 定义的页面操作
前端处理
从后端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到,数据是及其详细的,无需我们做任何的业务逻辑处理,直接映射到页面即可。这样,前端已经变成了很薄的一层数据,没有任务的业务逻辑处理,变的很简单,当需要迁移到其他端时,只需要迁移视图层即可。当有任何的业务变动时,只需要修改后端的接口,就能生效。
结论
通过具体的实践,我们发现,对于前端开发同学来说,变的简单了,开发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前端同学甚至都不需要去理解具体的业务逻辑,就能完成页面的开发。而且,提取的viewmodel可以复用到不同的端测,设置还包括native端。我们还可以将viewmodel拆分成更小粒度的viewmodel,方便在不同的页面接口中进行复用。我们有同学还在FaaS侧基于redux的思想封装了一个通用的状态管理框架,规范了前后端的交互。
后面, 还有一些问题待我们去解决,比如开发成本、viewmodel的逻辑拆分、具体接口问题定位等。
阿里云双11亿元补贴提前领,进入抽取iPhone 11 Pro:https://www.aliyun.com/1111/2...
本文作者:闲鱼技术-还休
阅读原文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