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理论、随机漫步理论、市场轮廓理论,是我最早接触的3个系统性理论。
价值投资不用说。一个投资者,不管啥风格,信奉何种理论,要想在股市长期生存下去,就得在买股票前,考虑一个价值问题,如果用激进的估值法去评估也通不过,那么,哪怕它有再好题材,再激动人心,也坚决放弃,这是我20多年始终坚持的一条底线。
随机漫步理论,说“价格走势完全是一种醉汉游走,毫无趋势可言”,这显然是错的。但我欣赏它的思想——无论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不能保证我们准确把握市场,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带有一定的或然率,要想成为赢家,就得有一个好的系统,来充分利用市场的随机性,让随机成为我们的朋友。伯顿·马基尔的《漫步华尔街》,第一个中译本出版于1990年,是我20多年买过次数最多、送人次数最多的一本书。
——问天台上,能问天机?
市场轮廓理论也是我一见就钟情的理论,虽然它和随机漫步一样冷僻,不招待见,但我以为,它们所以不招待见,无非是:1、他们都不是财富上的大成功者;2、他们的理论都无法量化,不能拿计算器敲敲,就给你一个明确答案。追求财富明星,追求直截了当的确定性答案,是大多数人对理论选择的2个基本取向。正因如此,成功的价值投资很多,但人们独钟巴菲特,甚至对“20世纪最聪明的基金经理”和“最智慧的价值投资者”约翰·邓普顿都兴趣寥寥;同为成长投资,说彼得·林奇的很多,说威廉·欧奈尔的很少。
其实,细究一下就可知道,彼得·林奇的成功有4个不可缺少的东西。
思想:这是毫无疑问的。
勤奋:这是无人可比的。
传承:富达·麦哲伦基金从20世纪60年代就以成长型投资而崛起,成为最红的基金,而它的风格确立与崛起离不开当时最红的基金经理——杰里米·蔡,了解一下历史就可知道,蔡的崛起背后就是威廉·欧奈尔。
机遇:20世纪80年代是股票投资的黄金时期,黄金卖破铜烂铁的股票遍地都是,有巨大潜力的成长股比老态龙钟的价值股还低,唯一需要的就是思想,就是发现,就是勇于打破传统的投资观念。今天,彼得·林奇的思想依然管用,但他的方法还有没有用武之地已大可怀疑。而威廉·欧奈尔体系历经半个世纪,依然熠熠闪光,历久而弥新,原因很简单,它不需要超低估值为背景,只要有股市存在,有新陈代谢,就会有符合欧奈尔方案的股票出现。所以,撒普在他的《走向金融自由之路》中,将巴菲特、欧奈尔并列为股票投资的2大解决方案。
讲这些并没有贬低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意思,我们的成功,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点,都是站在巨人肩上取得的。我想说的是:
1、投资的世界就是每人贡献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包括它的理论体系。
2、市场的不断进化或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变化,会使许多理论只留下一个思想继续照耀后人,但它们的理论体系已不敷应用。比如格雷厄姆就在临终前一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价值投资理论已过时了,因为再也找不到符合这种标准的股票了”。整体估值水平的不断高涨会带来的投资的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带来市场整体行为的进化。
3、学习的目的是致用,致用的维度有2个:一是适合自己、适合当今;二是虚实相间。很多虚的理论,对市场本质特征的把握要比实的理论更准确、更精到,所以大多数实的、用计算器敲敲就得给出明确答案的理论与方法,是要有“虚”的理论打底,才能发挥更好效果的。
——酉水岸边,数千年往事,尽在无言东流中。
市场轮廓理论亦称市场逻辑,过去我们重点介绍的是它的价值中枢,现在坊间一提到它,重点也在价值中枢——TPO。其实,这个理论是由一个思想、三个分部构成的。一个思想就是和长线投资者站在一起,“最聪明的投机者总是和长线投资者站在一起”。三个内容全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价值中枢,发现长线投资者的力量及他们能接受的价格所在;市势类型与开盘形态,发现他们在干什么或想干什么;转势三部曲,观察他们对价格和趋势的态度。
按史太米亚划分,市势有7种类型:单边市、强势单边市、平衡市、变形平衡市、中立市、上落市、无趋向市。
单边市和强势单边市,前半段相同,都是以较小的波幅拉开序幕,看上去似乎没戏了,最后却酿成大幅上升或下跌。但后半段不同,后者是从头强到尾,如2006年;前者是虎头蛇尾,如2009年。所以,它们可归并到一起。
平衡市和变形平衡市的结果一样,区别在前半段。前者以巨大的波幅拉开序幕,随后就在开盘初段形成的高低幅度内波动;后者前半段和单边市一样,后半段却风雨突变,最后形成平衡市,所以也可归并到一起。
中立市和上落市,走法一样,都是创新高后下跌,并创新低,创了新低再上涨;或是创了新低后上涨,并创新高,创了新高又下跌。只是中立市的波幅大,上落市的波幅小,所以也可归并到一起。
无趋向市,看看农行每天的走势,就知道了。
强势单边市——
按史太米亚观点,市场的功能就是交易,让买者可痛痛快快买,卖者可痛痛快快卖,如果双方都不痛快,市场的交易功能就丧失,就得求变。波幅越小,市场的交易功能越弱,尤其是经过大幅上升、下跌后,波幅的极度缩小还意味着长线投资者对价位的判断已有变化,对趋势能不能延续也有了一些疑虑。所以在史太米亚转势三部曲中,波幅缩小是第一部——“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回头看看就可知道,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顶,都伴随着波幅的缩小。
波幅的大小也和市势类型有一定关系。开盘初段的波幅越大,形成平衡市的可能性越大。很多股民看到一只股票开盘就直线飙升,常常会心动,奋勇追进,但往往追进后就买在全天的高价区,当天套住,第二天能不能赚钱不知道!原因就在于此。
以大盘的年度走势来说,也是如此。自1993年到2016年,1月份波幅超过20%的有1993、1995、2002年、2008、2016年,除了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是个特例,形成了下跌单边市,其余4个年份,无不是平衡市与中立市。反之,1996年、1999年、2005和2006年、2009年、2013和2014年,1月的波幅无不在10%以下。除了1999年,基本上,只要形成了熊市——趋势性下跌,年线2阴再加首月波幅极度收缩,就是过去20多年由熊转牛的通用模式。
有人会说,世界不会变吗?当然会!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过去的模式不会总是适合今天、适合未来,它们总有过时的一天。但你能肯定“变”就在今朝吗?如果不能肯定,那么,凭啥不把应付变的任务交给本来就随行就市的交易系统,却偏偏要去拍自己那颗本来就不够聪明的脑袋,凭空构想出一个已变化了的世界,然后抛弃一切,钻进自己的幻想之门?
“这市场变得不会太多。循环一次又一次,主要的原则依然适用,不同的是参与的群众换了一批又一批”。
“只有尽可能多地保留旧思想,新思想才能成为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中介”。
2句话,前一句出自威廉·欧奈尔。后一句出自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