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入团申请”

竺校长抗战西迁日记(连载第1189天)

1943年4月17日(周六)重庆,雨。晨17°,晚16°。

  晨五点一刻起。阅读《建国大纲》及孙总理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讲辞。填写《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志愿书》。以53 岁之人而加入青年团,使人有老少年之感。因当初并未加入国民党,青年团员即为预备党员。既然被选为监察委员,也就必须成为团之一员了。

  作函与杨守珍、翁咏霓。中研院所设"蚁光炎奖学金",有四千人申请。张礼千、李加勉各得2500 元。后来,南洋学会张礼千、姚楠等举报,说李加勉写的《暹罗的排华史》乃全部出自于海上鸥的《抗战以来的来泰国华侨》。故翁文灏来函,已取消李之奖金。

  续阅Whitham 《到剑桥之科学名著》,讲原子的构成,万物之最后归宿,实为一元,从此大明矣。

   在十四点半,听吴国帧演讲"最近之外交",对于将来并不乐观。

   七点半蒋总裁约请大家在励志社晚膳。膳后发表演讲,说青年团干部应关注学校青年,要感化并引导学生入团,不应有敌视与压迫。讲国防建设(自然科学)、经济建设(工业)和文化建设(乡村)为中心事业等。

    阅《曾文正公家书》。晚上看美国电影。

 (以上文字系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共同感悟求是精神。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入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