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个年代的中学课文里,有《项链》这篇由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
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
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
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一个人眼中一个莫泊桑,主流的解读是这样的:
"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
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
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
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德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
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
就这样玛蒂尔德白白辛苦了10年。"
而我的理解,却完全不同。我认为马蒂尔德非常讲诚信,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欺骗朋友,这样的女人,值得尊敬。
谁年轻的时候不犯错?只是大与小。
谁青春时不曾或多或少地虚荣?只是有没有好运气,没有碰到那样倒霉的事儿。
特别当我上大二那会,因为老爸投资失利,家中多年打拼辛苦攒下的存款,全部耗尽,还欠下一百多万的债务,被债主逼到无法,差点卖掉小镇核心地段的4层楼房抵债。
这是,老妈站出来,勇敢地承担了这一切——她到最后一刻知晓的实情。她一一记下了债务和利息,承诺每年一点点尝清。
就这样,老妈带着我们,开源节流,每年春节前就把债主都约到家中,还钱还贷款,几乎也过了10年,才还清,保住了房子,保住了家。比很多男人都要镇定自若,稳重如山。
当我经历了创业的很多坑,遇到了很多小人,为自己“嫩”付出了惨重代价,也负债累累之后。一度非常沮丧,曾经我帮助过的所谓朋友,连10块钱都不借给我。我也陷入过人情冷暖的苦楚之中。
举目四望,认识的人很多,愿意伸出援手雪中送炭的人,无影无踪。
有时候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最近还三番五次遇到不靠谱的人,陷我于不义之中,我赔了夫人又折兵,还只能咬牙承受,保护帮助我的人,不能砸了招牌,寒了贵人的心。
这世界人很多,靠谱的好人非常少。大多数人都已经被坏人、骗子教育的很精,像我这样真诚、善良、热心的人,就需要被他们教育。
为啥呢?
一方面,是我太傻太天真,做事不够小心谨慎。另一方面,是我太着急翻身,持续翻跟头,也纯属活该。
但是,太多的苦,吃完了之后,我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每当这个压力我扛不过去,非常痛苦的时候,当年老妈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眼前,就像《项链》中那个为自己过失埋单、有担当、讲诚信的女主角。
她们反反复复地跟我说,站起来,走下去,生活还会继续,你还有机会绝处逢生!就这么点钱嘛,人若在,钱赚不完。
作为本主题,我第一个推崇的人,就是我的老妈,一位湖北农村没文化,靠自己老实本份,又善于借力公关社交,在山莽丛林中搏出一条生路的女性。逆境中,她是我的精神导师。
一个宝妈的创富史
下一篇主题预告:我的观点 | 如果判断一个人讲的话靠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