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史》——在现实与杯具中生存,在逆境与梦想中成长

作者:莫雨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作者自己奋斗历程的回忆录,书的全名叫:《那些年啊,那些事——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史》。

这本书和《程序员法则》一样,是我计算机之路的启蒙之书,没有他们,或许我不会走上计算机这条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能走得更加积极,更加踏实。这本书和《程序员法则》不一样,其主人公段伏枥并不是什么天才,而是大四毕业了都还只是对计算机入门的一个毕业生,并且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找到什么工作,而是远走他乡,来到繁华的深圳。在经历了几个小公司,遇见了几个坑爹的老板,学习了大量的技术后最终磨练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手。

其实有时候我也想要有这样的人生,所以有时候会想快点离开学校,真正去社会闯荡。现在的我,社交不行,技术不行,每天都很努力的学习,但还是感觉进步不大,或许真正去企业实习才能学到我想要的东西。我知道社会上一定有很多很多的困难挫折,从小的教育告诉我,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在学校是绝对混不走的,哪怕我现在都还在坚信着自己能够承担那些苦,但,没人相信。进入大三的我,虽然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迷茫和恐惧,但我还是会选择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保持现有的信心。是坨屎,总会臭的!

在这里,有必要提出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关于程序员的一些观点。首先,程序员必须不断学习,这既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我很喜欢这个行业,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有时候感觉自己脑袋里的东西不够用了,那就学呗,学习的资源和方法都多种多样。而且现在的我也坚信,我已经有了不低于段伏枥的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其次,程序员不像其它的行业一样,不用担心徒弟超过师傅,在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我们要虚心求教,在会了的时候,我们更要将学到的主动传授给不懂的人,就因为此,我才经常在QQ群里回答一些初学者的问题,并在回答的时候教会他们以后要怎样判断错误的位置以及如何自己处理错误,不过我不大逛贴吧和其它论坛的,因为我感觉里面高手都挺多,我也就没有发挥的地方了,呵呵。

最后,请所有程序员都能热爱这个行业,还记得当初向世界说的那句“我要做程序员”吗?

语录

是坨屎总会臭的

作为一个程序员,其实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不幸在于,在这个行业中,一定要保持积极不倦的学习态度,不能倦怠,否则就会不适应技术的发展要求;幸运的是,做这行能够接触很多新鲜的东西,不会有别的行业一成不变的死气沉沉。更为有意思的是,经验在这行业中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比如以前写DOS程序,限于内存的大小,编程的建议是在一个函数中尽可能一个变量复用;而到处理器和内存飞速发展的现在,却编程哪里用到变量才声明,并且最好给予不同用途的变量于不同的名称,这是因为一两个变量的大小相对于如今的内存容量已经是微乎其微,现在更看重的是代码的可读性。

其实对于程序员来说,绝对不能拘于形式。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目标,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至于使用什么手段,这不是所关心的。

对于技术书籍,看了还有希望,不看就只剩下绝望。很多初学者开始看技术书籍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拿起一本书,翻几下,发现不懂,便放下了,心里想着等以后能看懂了再看。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都懂了,那还看这书干什么?其实陶潜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非常有道理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当让开始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时,他绝对是一片茫然,无从下手,甚至于借助搜索引擎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关键字;而如果以前有看过相关的书籍资料,虽然自己根本就没记住任何内容,但至少知道在哪里看过,这时候只要按照印象去搜寻,绝对比盲目搜索更为有效。

程序员是不幸的,因为只要还继续待在这行业,那么就必须一直在学习,永无止境;程序员又是幸福的,因为这行业永远不会有尽头,永远不会有学完东西的时候,只要不停下前进的不发,那么就不会担心被取代。

为什么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因为事业上有困难,有兄弟帮忙,一起度过难关;但如果心里不爽,需要找一个人倾诉,那绝对只能找一个女人,至少她不会一边听一边想打瞌睡。

对于一个人的感情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遇不到合适的而你,而是不知道遇上了合适的人。而这一切都因为这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既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一份美好姻缘摆在面前自然也是视而不见了。

以前不知道回来能干什么,而现在依然还是不知道,在自己生长的家乡居然不知道如何生存下去,真是个残酷的笑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史》——在现实与杯具中生存,在逆境与梦想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