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世俗的实与虚——读阿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同是聊文学和生活,木心给人的感觉是,在一咖啡屋,轻音乐缓缓响起,木心穿着西装,叼着烟斗,喝着咖啡或者葡萄酒,贵族绅士一样,讲解着文学和生活的品味和情趣;阿城给人的感觉是,在一茅草屋,阿城裹着棉袄,吸着粗烟草,喝着老白干,时不时从碟子里捏着茴香豆,给你讲着世俗人情。

      这本《闲话闲说》,讲的是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中国文化的精髓被阿城归结为4个字“世俗精神”。“世”是世间大众,“俗”是约定俗成,说透了,就是人间烟火,百姓恩怨。他认为中国的小说一直走的是世俗这一条线,只不过到五四,才人为拔高。

       本人感觉阿城没有讲透。中国小说确实沿着世俗在走,但如果只有世俗,小说怎么也大不起来。如何从世俗的“实”走到精神的“虚”,应该是小说关注的重点。《红楼梦》是实到虚的典范,也是高峰。汪曾祺,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作品都有主动的由实到虚的意识。茅盾巴金王蒙等人的作品太实。

     实要实的细密真实有趣味,虚要虚的空灵丰富有品味。

    小说如此,生活也亦如此。世俗生活做事,吃饭,睡觉,玩乐,一生忙忙碌碌只为实,则人生意义和趣味又何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必须经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才能吃饭是禅睡觉也是禅。

   世俗是实在的琐碎的,但如果有了虚的精神的关照,便能雅俗一体。

    突然想起禅宗六祖慧能的两首著名的偈子:

其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二: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和世俗的实与虚——读阿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