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广告与媒体、零售业、“保持联系”、“床破”和几本旧书」

写作不是为了记录想法,而是为了产生想法——PG

关于看好戏 2016-05-08 03:27:45

许多人一直等着那些“看不懂”的公司的好戏——作为一个在面试中用“请问你觉得我们公司是干嘛的”开头的公司(我的亲身体验),Palantir就是这其中的典型。这不,Buzzfeed上新出一篇报道,说它客户流失,员工离职,尾款也收不回,简直是风雨欲来的惨样。有人提起90亿美金估值的Theranos涉嫌欺诈被WSJ调查曝光后焦头烂额的情况,甚至幸灾乐祸地开始讨论“下一个倒掉的独角兽”之类的话题。

对这个事情我比较乐观。任何公司的短期起伏与技术本身的Hype Cycle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长远来看,我觉得Palantir会变成强AI时代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对于等着好戏上演的看客,我想借Pando的Sarah Lacy一篇文章的副标题来说:will someone please give these poor VCs the crash they so desperately want?


关于新媒体的未来 2016-05-08 17:40:51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感觉到,依托于微信的新媒体内容生产和消费已经达到了巅峰。再下去,出现的一定会是场零和游戏——我流失的用户就是你新增的流量,因为用户数的增长已经无法支持拓荒般的跑马圈地。狂欢过后,新媒体的“新”渐渐褪去,“媒体”的属性开始发挥作用。

正如Steve Jobs曾经对Dropbox的评价,我觉得相对垂直且没有自有分发渠道的新媒体其实很难单独成为一个product,而更适合作为一个大产品或服务下的feature存在。所以,对于现在寻求除了不稳定的广告费之外的变现渠道的CP,会发现自己是feature looking for product——换言之,也是solution looking for problem吧。


平行宇宙与平行人生 2016-05-11 03:02:25

产品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然而有时总有点“有劲”与“没劲”之分。直播本来挺有劲,但看到Meerkat受欢迎,Twitter就赶紧买下Periscope,然后国内的直播项目就发现金矿般一窝蜂地上,连UI都懒得改,整件事就慢慢没劲下去。

某日饭桌上聊起直播,有褒有贬有揭露其中套路的。我说这是普通人体验平行宇宙的最佳方法——打开页面,每个入口都导向一个看似独立且与你无关的空间,每个空间里都有事正在发生可供观察,令人心生仰望星空时的宏大感——这本身便足够迷人,也是“生活在别处”没讲完的故事。照这么延展下去,那直播与VR将会成为彼此最适合的用例之一。假设未来无线带宽资源成本进一步下降,而且目前的“stitch”这步可以实时完成而不必通过专门软件去耗时耗力,那么打开设备(未必是目前突兀的头戴式装置,应该是更接近ubiquitous computing的东西)通过VR技术体验平行人生便是水到渠成的了。

我年初去南极旅行,邮轮公司Quark Expeditions找了两个人用类似GoPro Omni的“菠萝头”进行全程拍摄记录三维影像。他们的用意是拍个片子宣传极地美景招徕游客,但他们也许没料到,在未来这么做,可能招来的是全世界大批孤独又好奇的游魂。

这样想想,倒是又有劲起来了。


从Spaces聊到“保持联系” 2016-05-17 01:19:02

看到Google刚刚发布了一个叫“Spaces”的新app,想要解决群聊时频繁多方跳转等各种低效现象,iOS和Android都有。除了他们居然在官方博客的效果图里使用了明显是iOS 9的锁屏界面之外, 这产品本身没什么可谈,此般模式创新也并非Google所擅长,倒是属于中国创业群体的主要方向。

不过,选择在现在这个时刻发布,应该也有为快到来的Google I/O造势的考虑。Luke Wroblewski宣称会在Google I/O上拿Spaces做实验,给每个session都开一个单独的“space”(也就是Spaces上的一个群)。我回上海后会凑热闹熬夜去Google I/O Extended,到时候倒是可以玩玩看。

这个套路,让我想到前两天在Slush Asia上聊到一个项目,负责人是美籍日本人,年初从Google日本辞职出来自己干。我问起monetization,他轻描淡写地说,先自己投点钱,用户足够多了以后就可以拿数据变现,末了还加了一句“I was a Googler, you know”。我问,你知道以前Flickr的Caterina Fake去年就写文章吓唬大家说现在已经是“The Age of the Cockroach”么?他笑着说,那是说给自己在银行里没存款的人听的。

也是。苹果可以收购供应商为第一代Unibody的MacBook Pro做20微米精度的硬盘指示灯,Google可以赶在自家大会(听说今年搞得尤其大)前同步发布巨量级用户的跨平台app,兜里有积蓄的创业者任性一把会做出什么来,倒是件值得观察的有趣的事。

于是我拍拍他的肩:好,那咱们保持联系,有什么进展一定发邮件告诉我!


关于“中间沼泽” 2016-05-24 15:51:44

文章的主题很有意思,然而我感觉“中间沼泽”是个比较弱的理论。您说“把一切变化都归咎于亚马逊太强大,肯定是一种懒惰”,但是用“中间沼泽”来解释一切,似乎也不能算非常勤劳:)

文中提到“对消费者来说,零售巨头们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从商业模式角度,前者依靠高客单价高毛利赚钱,后者则通过走量。中间段选手在毛利和量两者都没有优势,容易陷入降价无法赚钱、维持原价则滞销的恶性循环”——这样的描述,似乎在暗示Macy's们“以前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然而他们靠这样的中间定位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了呀。并不是原来是走高端或低端,然后现在突然开始转型做中间定位。也就是说“中间沼泽”的影响其实一直都在,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也无法解释这两年的大规模衰退现象。

当然,我不是想说您所言没有道理。我也想不出这现象背后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各大零售巨头都在内部设立了所谓lab,做了很多“互联网化”的尝试,Westfield甚至还联合Indiegogo搞出了Bespoke这样"商场里的coworking+event+demo"的空间概念。而Warby Parker之类”含着网线诞生“的商家却又纷纷往线下走,又是pop up store又是体验店。下求上,上求下,颇有点围城内外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句让我比较在意:“高端消费者选择品质,低端消费者选择便宜,但是Macy和Target两者都粘连不上。”

这个把Target和Macy's归到一档的说法,我不能赞同。以旧金山湾区的Macy's为例——也许在Stonetown的Macy's Galleria相对比较低端些,但是在Union Square的那家,两边的门面从LV到Salvatore Ferragamo,也算是时尚界的高端品牌了。而Target的商品总体来说依然是“便宜实惠”的。我无法想象一线奢侈品店紧挨着Target超市开在旁边的情景。

(也许有?至少我没见过……)

——对于一篇讨论美国零售业的文章的评论


关于“概念媒体” 2016-05-25 01:55:15

在译林出版社的《广告》里读到牛津词典对于“媒体”的解释——“any intervening substance through which a force acts on objects at a distance or through which impressions are conveyed to the senses”——中文是“任何介入性的物质,借助它的作用,一种力量对远处的客体施加作用,或者印象被传递到感觉器官”。

这让我想到我们平时消费移动内容的过程——某个信息被文字承载;文字被文章语境承载;文章被公众号承载;公众号被微信承载;微信被iOS承载;iOS被iPhone承载。信息藉由承载的过程,最终实现“对远处的客体施加作用”,所以这当中的一切皆可被称作“媒体”。

而这是鲁迅在《小杂感》里对中国人的想象力“跃进”的描述——“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此处,在抽象概念上担任“承载”的,非物质的,是不是应该被称作“概念媒体”?


谁在看电视? 2016-05-26 02:47:23

还是《广告》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

“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导致电视观众人数下降。没有证据表明这一说法属实;恰好相反,虽然观众分化意味着每个频道的观众人数减少,但是电视节目收视的总时间(以每周的小时数计算)在持续增长,增幅虽然缓慢但很稳定。其次,人们普遍认为,视频点播的出现和遥控器的使用,导致人们在电视广告出现时换台,这不利于广告投放者。但依然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说法属实。一方面视频点播使人们更多地观看电视,另一方面只有一小部分观众在广告时段调台,并且他们也只是偶尔这样做。尽管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电视广告似乎不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记得在某期《IT公论》的标题是“网红这个词恰恰说明了电视的强大”。理由是语言背后的心理逻辑。电视上红起来的,就是“明星”,而在网络上出名的,要以一个意义特殊、可褒可贬的词来称呼。

看看收视率(只统计在电视上被观看的那部分)榜单就能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电视剧收视率在绝对值上没什么大变化。我不知道央视-索福瑞具体使用了什么样的公式来计算,但是在装机总量不会有太大减少的前提下,VOD和移动技术并没有减少看电视追剧的观众数量。类似电子书和纸质书的缠斗(这个话题容后再叙),电视和互联网在注意力之争上的结局和过程,大概都与“人们普遍认为”的不太一样。


Not Buying It, but Still Acceptable 2016-06-09 02:54:44

“Leaders across the spectrum, including in tech, are simply acknowledging that the uncertainty and chaos brought about by Trump is detrimental to our economic security and a pro-growth and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Rory Cooper, senior adviser to #NeverTrump, told TechCrunch.

这篇文章,哎——难道uncertainty(不确定性)和chaos(混乱性)带来的可能,不正是当初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的因素之一?用虎扑JRs黑话,就是“当初求种像条狗,如今撸完嫌人丑”,话糙理不糙。你当初颠覆人家可以,但人家现在想玩你没见过的新套路,你就要签名抵制了。

但是虽然看似是典型的、令人发出“duh!”声的“守成”中产阶级观点,但如果#NeverTrump搞得希拉里当选,最终能让纳斯达克起死回生,那倒是也不错。毕竟全世界都在读秒,等着硅谷重新站起来——如果还站得起来的话。

当然我是乐观的。


关于几本旧书 2016-06-13 15:23:21

“‘线下零售已死’这个观点本身就是过时的”这个说法真是太对了。你那篇文章我看了,非常同意。

前段时间又去东京,在清澄白河一家叫“smokebooks”的旧书店里逛了。

买到几本书,值得一提的有昭和十七年(1942)文艺春秋社出的柳宗悦《工艺文化》。大日本印刷负责的印刷。顺便一提,我这次也去银座的ggg朝圣了。这个在书里看过许多回的地名,终于得以一到。ggg在大日本印刷的建筑内,分三层,免费开放,最近在办海报回顾展。场内特别安静,几乎无人。

还有2009年武藏野美大做的一个展的纪念册。展是关于Dieter Rams的,标题叫“Pure Forms”。平时不太参加活动的Rams本人也出席了,做了panel talk。讲的东西还算挺有意思,册子里记录下来了。对话录是日英对照的,我下回扫描发给你。

另有一套佐藤卓的《设计解剖(デザインの解剖)》,这个特别好玩!他把关于明治牛奶包装、乐天XYLITOL口香糖和Licca娃娃(一套有四本,我缺第二册讲Fujifilm的)的所有设计,都以一种生物研究做解剖标本图谱的办法拆开来,并加以极其认真的测量和记录。用流行语来说,有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黑色幽默。但不可否认地,书本身的内容对于设计从业者会有很大启发——至少之前好像没有人用这样全面而细致的目光审视过这些普通玩意儿的设计吧。

虽然smokebooks也有官网(链接在第二段里)和线上商店,但蹲在狭小的书架间隙内翻动旧书页的感受,乃至于店内的气味、温度、照明,和店外道路上静谧的氛围,这种多层次体验带给人的浓重回忆,是任何web design都无法代替的。我这次深深体会到了。对于进Macy's扫货代购或者在Walmart买点日常grocery的人来说,这些或许是可有可无的,但对于一家这样的店,线上商业永远无法击败线下实体。也许在零售大佬普遍同质化的趋势下,拥有独特气质和定位的小店会活得很滋润。

——摘自与友人的电邮通信


我去健身房出个汗 2016-06-14 23:54:06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必需一个特别的场合,才能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了?

上健身房出个汗。上电影院哭/笑一场。上海岛晒晒太阳。上咖啡馆静一静。上酒吧看场球。

甚至,上朋友圈/微博/豆瓣/知乎专栏/写点东西,规整一下最近的想法。

无论现实或虚拟,场合当然能带来氛围,有烘托作用,不可小觑。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闭上眼睛,就可以假装是在任何地方”这样的功力,而总觉得“在这个地方我做不成这件事”呢?高中英语课上老师说,不要管人叫handicapped(残疾人),而应该用更礼貌的“disability”这样的说法——“be able to”,是“有能力做某事”。加了否定前缀“dis-”的disable,则是“没有能力做某事”,disability是disable的名词形式。许多人在肉体上绝非handicapped,但是精神上已经有disability了。

文化贫瘠的六七十年代,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读一本被翻烂的小说能给人巨大愉悦;而当手机可以提供世界上几乎所有信息时,我们却百无聊赖,抱怨丛生,非得被胳肢才能高兴起来。这像是惯出来的,像是矫情,像是舍难求易,像是习惯性依赖,你可以说是专业分工的体现,但毋庸置疑地,这也像是消费主义的节节胜利,以及软弱的心灵在摇动一面面白旗。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4「广告与媒体、零售业、“保持联系”、“床破”和几本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