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

7月28日至30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一次博士生高端论坛,主题是"当下外国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的创新"。

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_第1张图片
博士论坛

能来参加这次学术交流是走了"后门"的。会议代表资格要求是在读博士,我不是;会议要求提交自己的论文,我没有。"厚着脸皮"给刘研老师写了封邮件,报上了导师的大名,第二天就收到了同意参会的回函。"后门"就这样走成了。孔乙己说过"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的",推而广之,"读书人走个后门去开会大概也不算是不正之风吧",在自我安慰一番后我内心"坦然"了不少。当然,对会议发起者刘建军教授、刘研老师、任迪老师等所有参与会议组织的老师同学们道一声"辛苦了,非常感谢",决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而确确实实是发自内心的。

之前,自己做了点所谓的"翻译研究",小打小闹,也没有什么成果,对外国文学自己却是一无所知了。

本次论坛邀请的专家包括刘意青教授、张冰教授、汪小玲教授、王立新教授、曾艳兵教授等。他们都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教科书级的人物、学界"明星",对他们只有崇拜的份。把他们与教材专著封面上的姓名对上号是我的最大心愿。

非常凑巧的是前几天在上海师大开会时也有幸见到了他们中间的几位,也聆听了他们做的精采报告和点评,所以这次会议确是"名副其实"的"追星"之旅了。

作为一名"准博士生",对于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之路心存些忐忑和期许。年龄已不允许再有试错的机会,今后仼何一点弯路都可能会让自己的研究工作生产不出任何有价值的成果。非常幸运的是刘意青教授的第一场报告就解答了心中的无数困惑。她结合自己学习、研究、教学几十年的经历给大家做了非常走心的报告,用"获益匪浅"来形容收获已略显俗套了。中国人文学科博士的定位使论文发表成为博士生的极大负担,也间接鼓励了学术"浮夸"与"浮躁",告诫每一位在读博士,尽管无力改变现状但必须守住自己的学术良知。就"学养"和"学理"问题,刘教授也指出了当前论文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告诫大家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细读文本之间的关系。另外,她还就一些学生陷入资料的汪洋而无法自拔的现象,告诫大家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就是动手写。

刘意青教授的报告内容对我来说其意义之大犹如暗夜之中的一盏路灯,为我即将开始的研究之路指明了方向。其博学,文学史、作品知识之丰富,点评时顺手拈来,其自然与贴切,让人只能望其项背。而其为人为学、对待学生的态度,坦诚真挚,对优秀不吝赞美,对错误不包庇护短。真诚如斯,确是"先生"风范。这是读博前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_第2张图片
刘意青教授

北大张冰教授所做《论题开掘:以语言学诗学为例》从形式语言学谈到历史诗学和超语言的的语言诗学,阐释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命题。东北师大刘研教授所做《作为思想史的日本文学研究》,以思想史为切入点,研究日本文学中的战争叙事,通过村上春树作品的实证研究和其他形式的通俗文学文化产品揭示了日本民族对战争侵略性的集体无意识。南开王立新教授所做的《关于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的几点认识和思考》对现有的东西方文学的概念与界定、文化诗学和形式诗学的关系、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评判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见解与认识。人大曾艳兵教授所做《鲁迅与卡夫卡》以自己的选题过程、研究过程、论证过程和研究结论为例,详细介绍了一个题目从产生到产出的全过程。


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_第3张图片
张冰教授


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_第4张图片
刘研教授


王立新教援


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_第5张图片
曾艳兵教授

上述几位专家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使我这个"文学盲"也大开眼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道主"刘建军教授所做的《外国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更新问题漫谈》,一贯的幽默,一贯的犀利,一贯的睿智,重温"问题意识",理解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

与刘建军教授合影


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_第6张图片
小组讨论

会议第二段是分组讨论,我可以自由选择分组,不是因为我有"特权",而是会务组无法确定我的归属(没有论文啊!)。我选择了英美文学组,希望能通过同学的论文分享和专家的点评给自己扫一下"盲"吧。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作品作家广泛(我大都没听说过),研究或有浅有深、有成熟有幼稚,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该组的指导专家是刘意青教授、汪小玲教授和袁先来教授。从他们的点评中我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就值得敬佩了,那我真不知道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三位老师,她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已无法用丰富来形容了,我觉得只能用"通"这个字来概括才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大概就是如此境界吧。

谈点自己愚钝的思考吧。一方面,从清末林纾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在中国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作品在"开民风、启民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这些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必然对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从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了解、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也必然会帮助我们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文学文化外宣政策。而这些意识如果成为外国文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界共有的"问题意识",双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理解或接受中国文学和文化,这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实为幸事。

2017年7月31日

G1212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求真""求新"的学术"追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