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我的第一堂课

        昨天听朋友分享曾国藩的故事,心有感触;碰巧最近也在读曾国藩的传记,想把感受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学习,自省!

        曾国藩再给弟弟写信的时候说出他平生“四大堑”,一生中四次记忆犹新的四次或丢脸、或气愤、或无助的经历,而这些经历成为他日后性格大转变的起因,也是他可以顺应形式、随之变化、审时度势的经历资源。因为初读他的传记了解不够全面,同时我年纪尚轻,无法对曾国藩做出中正的评价,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跟大家聊聊我从曾国藩“大堑”的经历中何他的应对中学到了什么。

        曾国藩的在两次“大堑”中有重大转变,第一次是第六次落榜秀才时来自当时教育厅厅长的“公众棒喝”,这一次“棒喝”打醒了他,从第七次考试中秀才开始,曾国藩飞黄腾达,在京为官时十年七迁,做到副部级高官。第二次是他创立湘军之后连打胜仗骄傲气盛,同时在以前的为人处世上不够圆滑,甚至公开上表指出皇帝错误;再加上当时政治气压很低,官官相护,所以曾国藩在江西吃了大亏,以至于皇帝同意意气用事的曾国藩回家守孝,失去湘军的统治权,曾国藩回家读圣贤书,自省,反省自己过去为什么不受待见,做事没人帮助;到了再次出山时,他看清了官场形式,从刚正不阿变成了“随波逐流”,在官场上四处逢源,启用亲信、赞赏同僚;但他这样做不是所谓的“近墨者黑”,而是为了更好的效忠大清,为国尽忠。改变了官场做派,曾国藩地方官场如鱼得水,这成为他平灭太平天国的重要一步。

曾国藩这两件事我的感受很深:

1. 每日总结,制定计划:他可以把每次的耻辱深深的刻在心中,在失败中寻找经验,学习孔子每日自省,找出过往失败的原因并积极改正。

2. 可塑性强,柔中带韧:这种改正并不是一味的随波逐流,而是坚定内心,用世俗的一套来创造自己初心当众最向往的东西;曾国藩用四处逢源,油滑处世的方式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做事更顺利。

3. 不忘初心,坚守底线:不论是之前心高气傲,手段单一的“刺头”,还是后来圆滑处事的官场润滑剂,他的初心一直是没有变的,不论世俗怎样,都要忠君报国。甚至再后来他用四处逢源的方式做表面文章,有了名气一身正气从言行上影响有志之士,希望用他们的来影响当时的社会,核心目的一直是忠君爱国,从未变过。

4. 列出难题,逐一攻克:曾国藩在创立湘军的初期作为毫无统兵经验的新手,他为自己列出一系列的难题,比如说如何制定军规、如何筹饷等;逐个击破,最后练成一只当时唯一可以打胜仗的部队。

5. 借己经验,警示他人:曾国藩再给弟弟写信时,经常用自己吃的亏来提醒弟弟,遇到挫折应该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化被动为主动,扩展心胸,增长本领。

        初读曾国藩传记,对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读了他为自己总结的生平“四大堑”,对他化挫折为机会的方式很是好奇,浮躁的我正需要这种意志力来鞭策自己,所以写下这篇,一是为了做一个读书笔记,二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活在当下,感受痛苦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给我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