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学校改良建议报告”

竺校长抗战西迁日记(连载第1124天)

       1943年2月11日(周四)遵义,晨晴6度。晚上月色佳。

       时事:德军潜艇对盟军造成极大威胁,其数目已达600多艘。英国海军总长亚历山大表示,德国若大批采用新潜艇,则其战斗力非常可怕。

       晨七点半起。戚美英来谈。

       中午,王劲夫、沈开圻、沈尚贤、苏元复、吴文械、孙怀慈、殷元章七人约我到江浙餐厅吃饭。饭后,他们向我递交了一份建议学校改良的书面报告,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确定预算,(二)理院迁湄,(三)建筑问题,(四)校产清理,(五)医务问题。

       报告所反映的很多方面都已进行了改革,而大家仍不免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如理院迁湄问题。侄儿竺士楷历任审核、顾问工程师、总务委员、秘书等职,因擢升过快,大家颇有意见。丁祖炎(侄女婿)未孚人望,颇遭物议。樊平章去年教数学,敷衍塞责,今乃出长一年级,学生深感失望于本校,前景殊堪忧虑。此外还建议一年级应集中,校务会议应正常召开等。这些事都该做,只是受环境所限而已。

       从此报告可看出,工学院诸人对学校行政的不理解。报告中对于戚美英、丁祖炎的指责,似乎与工学院被开除学生丁锡康有关,但此事中,丁锡康确实是行为不检点。而丁祖炎与戚美英过于亲昵,关系暧昧,对此已让士楷加以告诫。但若能来一个更好的医务主任,戚美英则可人走言息。至于丁祖炎有何不检点行为,还得问一问王国松。

       王国松、沈开圻、沈尚贤、俞国顺、苏元复、殷元章、吴文械、孙怀慈八人在建议报告上签了名。

       三点到子弹库打网球,到苏元复、陈卓如及任美锷等。

       五点半回。晚上为彬彬(竺安)辅导平面几何问题。

      (以上文字系浙大贵州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每日一篇,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共同感悟求是精神。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雨仁读译】:“学校改良建议报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学校改良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