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追求幸福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文一般译为《当幸福来敲门》,而我更愿意翻译成《追求幸福》。因为前者被动意味,后者主动意味。

影片开头主人公带他儿子去幼儿园,指着墙壁上错写的“happyness”说道,幸福的正确写法不是这样的,应该是“happiness”。讽刺的是,错写的“幸福上面写着大写F开头的“Fuck”。就好像主人公现在的生活就是墙壁上乱糟糟的涂鸦,心中有个“幸福”的模样。幸福的模样,是在那么一组镜头里,镜头仰拍一群人从证券交易所里跑出来,脸上被笑容渲染,灿烂,满足。只是与自己生活的反差如此巨大,这样的反差让“幸福”的字眼在他的生活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股票经纪人?不是宇航员?”

妻子的嘲讽就像是壁画上黑色加粗的“Fuck”一样,无情的嘲讽他所期盼的幸福。

作为一个励志片的套路,接下来男主所做的事情当然是追求幸福。是的,他开始追求幸福,奔跑着。在影片当中,男主角的状态一直都是奔跑着的,为了生计奔跑着,为了幸福奔跑着,一直在奔跑,这种状态贯穿了整个故事。

但是,就如墨菲定律所揭示的一样,“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当你觉得生活不顺的时候,你不希望坏的事情还会发生的时候,它总是会不合时宜、恰到好处、准确无误的出现。一连串的不幸围绕着主人公,各种不顺,人、事、物,无一不在困扰着他。好像一群幽灵一样,围着他的周围,嘲讽他‘你连基本的生计都不能维持?还要去追求幸福?’,然后竖起它们的中指‘Fuck!’

镜片开头与中间都用到了托马斯·杰斐逊写在《独立宣言》中的三项权利,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篮球场上,也许年幼的孩子觉得,篮球的职业生涯就是他以后的幸福。可是父亲不在意的嘲讽,你是不可能做到的。随后一个特写的镜头,刻下了孩子落寞的神情。主人公告诉儿子,不要让别人来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如同他自身一样,努力的追求幸福,哪怕过程是如何的曲折,有多少艰辛,依然努力前行。这是他对追求幸福权利的理解,可是他也迷惑过。一度他想过放弃,放弃得之不易的实习机会。“也许幸福是只能去追求,但是却永远也追求不到”。他选择了坚持。白天实习,晚上赶去占免费的地方,还要修机器、看书。红着眼强打起精神,对每一个人微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做好手头的事情。

最终的结局男主人公成功了,这个看起来沧桑,没有什么优势,只是像个傻瓜一样坚持与努力的男人眼睛红了,眼里含着泪水。他追求到了,接着汇入到了幸福的人群之中去。

如影片所表达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特殊,自己的情况对比别人的来看,自己的总是难以解决,难度指数大上不少。别人的困难都不如自己的困难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放大镜和缩小镜,而且碰到问题的时候,熟练的转换放大镜和缩小镜,放大自己的困难。

幸福的人有着相同的幸福,然而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不要等待,即时出发。

说到底,幸福只能去追求,而不是等待“当幸福来敲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求幸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