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阅读技巧57:把读书的七成投资放在垂直型阅读上

经常读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选书或者买书的时候,经常容易无意识第倾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最终结果自然会失之偏颇。就像为了确保身体健康而不能“营养失衡”一样,在读书方面的“偏食”也是不可取的。这里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就是拥有读书投资基准。

高效能阅读技巧57:把读书的七成投资放在垂直型阅读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熟悉投资的人都会知道有一个被称为“70:20:10模式”的投资基准,这是有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公开的谷歌公司的投资基准比。根据黄金比例,谷歌将70%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充实先有服务,20%用于充实现有服务的周边服务,10%投资于全新的未知领域。

根据相同的原则,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一基准引入到读书过程中来。要有意识地对现在的专业和工作业务书籍投入70%的,对支持现有业务的或者有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的参考文献投资20%,余下的10%分给完全未知领域的书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70:20:10模式”并不是一个十分精确的比例,我们不需要丝毫不差、完全机械地遵守这个比例,但是只要有了这个基准值,我们就具有一定的修正意识,随时注意调整可能出现的较大偏差。

当我们钱包较小,资金有限的时候,就是这一基准最能发挥效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买书需要跟钱包商量的时候。假设我们每月有500元的预算可以用来购书学习,这时就会产生非常明确易懂的目标——350元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100元用于专业的周边领域,50元用于投资未知的全新领域。如果我们想成为自己所属部门的专才,建成思考的主场,就把七成投资用于垂直型阅读。

大多数大型企业每隔两三年都会进行一次人事轮换,假如每个月有个200元投资用于读书,按照上述的原则,其中就会有140元用于专业书籍,如果以三年为例,便是5040元的投资,如果将这些钱全部购买单价在30元左右的精装书,就是168套专业书籍。如果购买平均单价为20元的平装书,就是252套。三年的时间读这么多书,还不能得到足以成为部门专业人才的的知识吗?

实际上,前文所说的“职业专业技能”才是最容易通过读书掌握的领域。这是因为,超越单个公司和商业领域的普遍性、本质性的理论和规律,多数已经作为前人的才智写成书了。通过读书领会这些规律,再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如此重复不断,就能将自己锻炼成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商人。

“企业特殊技能”是某个公司特有的知识,所以向本公司有经验的老人或前辈请教,才是最快的学习方式。此外,“普遍技能”对于公司人事部、人才开发部或者商务基础学习员工来说,最为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才是直接关系到自己职业生涯升华最便捷的学习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阅读技巧57:把读书的七成投资放在垂直型阅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