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

音乐中的天堂在哪里?音乐何以表现那个神圣的所在?我们能通过音乐触摸到它吗?

(这是我事先做成的虾米精选集,不想翻下去看的戳这里!!)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1张图片
《教会》(1986)

1.Gabriel's Oboe

去年看的《教会》(Mission)这部电影,剧情几乎忘干净了,只记得那幅画面:艾恩斯扮演的耶稣会士被一群印第安人包围,走投无路拿出一支古双簧管吹了起来,局面慢慢缓和,双方互相抱以善意。莫里康内是写作细腻音乐的大师,短短的旋律却包含无限深意。语言不通非我族类,都不要紧,音乐能消除敌意和隔阂,让双方理解彼此。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2张图片
《天堂电影院》(1988)

2.Nuovo Cinema Paradiso

《天堂电影院》,一部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并将继续感动无数人的经典电影,原声依然由莫里康内操刀,因此影片开头我们便又能听到那种弥漫着无尽乡愁的娓娓道来。乐句短短长长不方整,旋律也百转千回,但正符合老人家回忆年少美好年华时心中感慨涌起激动又不时语塞的样子。

3.Tema d'Amore

同样出自《天堂电影院》,是另一首旋律迷人的杰作。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3张图片
《火的战车》(1982)上传中...

4.Chariots of Fire

接下来,我们来触摸另一种类型的天堂の声。《火的战车》和《1492征服天堂》,这两部电影的配乐也都属经典中的经典,希腊人范吉利斯擅长用电声和合成器,结合传统管弦乐队合唱和钢琴,大气磅礴中有一种拨云见日拔擢灵魂的力量。音乐让我们超越了生死,有时甚至能直接触摸到另一个世界。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4张图片
上《1492-征服天堂》(1992)传中...

5.Conquest of Paradise

一首是《火的战车》主题曲,这首《1492》的主题曲其实跟它非常像,以至于我经常能在两者间串唱自如。范吉利斯最厉害的地方,是他的旋律极好记,过耳不忘,简单却内涵深刻直击人心。这首乐曲便成功在此。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5张图片

6.One Man's Dream

说到希腊人,我自然会念到另一位我从小喜爱崇拜的音乐人雅尼。那会儿我还在上小学,中央三套一档叫《音乐桥》的栏目曾经连续好几天(还是好几周?)播放他的专题片,他也因那场轰动一时的紫禁城音乐会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曾经,雅尼的音乐被肆意用于电视节目、商场甩卖,这首《男人梦》(好雷的名字)便被中央台《对话》拿了去,但这好歹也是个较高端的栏目,对乐曲的残害不算大。

《男人梦》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天高云淡的情怀,乐曲主题优雅地娓娓道来,不经意地来,宠辱偕忘地走。

7.Nightingale

希腊人的天堂是那样的,东方人的呢?同样来自雅尼,《夜莺》中那缕中国的笛声,一下子将时空拉回到青山绿水牧童稻花香中间。既有出世的竹笛散板,也有入世的弦乐组歌唱,西方的天堂,瞬间化作汉文化的世外桃源,恍惚间万水千山走遍。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6张图片

8.Enchantment: Mohini

欢迎踏上“丝绸之路”。这首为NHK电视台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创作的主题曲,不仅在乐器的组合上更具新意,大提琴+人声、尺八、笙、琵琶、塔布拉鼓、杜杜卡,旋律和特别的调性色彩也为听众扩展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丝绸之路并非天堂,那里有沙漠、风暴、猛兽、盗匪,但也有绿洲、甘霖、金发碧眼和海市蜃楼。历史拉开了我们和它的距离,却也将它推向更神秘梦幻的感受维度。而且我真觉得这首曲子太美了,美到言语不能。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7张图片

9.May it Be

下面这首歌应该不用再介绍了吧,《指环王》中最好听的旋律之一。恩雅的音乐就是这样,也大量使用电音和氛围音乐元素,她本人所具有的远古与现代相结合的气质投射在每首歌曲中,听来像深吸了几大口清晨树林中的空气。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8张图片

10.Adagio For Strings

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的《弦乐柔版》。乍一听,很像一首巴洛克风格的精致小品。我想象着自己在一座宏伟的教堂中,抬头看那些天顶画,自己竟然也慢慢飘浮起来。

这首乐曲是巴伯的代表作,也是常被拿来隐喻生命终结,摩纳哥皇妃格雷丝·凯利、美国总统罗斯福、约翰·肯尼迪的葬礼都演奏过这首乐曲。反映越战的影片《野战排》中伊利亚斯中士被射杀前双手指向天空,响起的正是这首乐曲。

不知为什么,巴伯把这首曲子写的这样忧郁这样此恨绵绵无绝期。这跟天堂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听起来它总让我想到格里高利圣咏和教堂中的弥撒。有点像隔岸观火,但却是走心的那种。


*~*~*~*~*~*~*~*~*~*

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_第9张图片

11.Requiem, In Paradisum

不来首“安魂曲”怎么行?但不是莫扎特,而是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福雷。1885年福雷的父亲去世,两年后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他,两位亲人的离去对作曲家打击巨大,于是福雷在母亲去世后仅一周就开始完善早已构思在胸的《安魂曲》。以往作曲家写作《安魂曲》时都把全部精力用在营造“末日经”的震撼效果上,而福雷这首作品却在诉说“安息”,从安息开始,到安息结束。为此,福雷特意在最后加上了—段《在天堂》(Paradisum),那种轻柔和梦幻的感觉,好像无数可爱的小天使在飞。典型的法国人的情怀。


结语

听完了“炸裂之声”和“天堂之声”,接下来,我还会继续盘点音乐中,主要是古典音乐中最好听最容易听的精选集主题。欢迎您的意见和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Touch the Heaven by Music(来自天堂的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