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让爱多一点,伤害少一点

非暴力沟通:让爱多一点,伤害少一点_第1张图片
非暴力沟通

01 前言

樊登读书会里有很多书讲的都非常好,其中有一些书的理念对人的影响会非常大,我称之为“”书。这些书都会在某个方面提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和操作公式,就如物理课本的公理定理一样,对于改变一个人思考和行为模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实用价值。

《非暴力沟通》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拥挤的飞机上,一个衣着凌乱的男子,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孩子在不停地哭闹,把食物也撒的到处都是,男子也没有劝解和阻止,一副茫然无视的样子。

邻座的衣着整洁的男子实在无法忍受了,尽量克制地去提醒男子,请他赶紧管好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父亲说了一句话,让邻座的男子为自己的态度懊悔不已。

“对不起,孩子的母亲几个小时前刚刚去世,孩子有些不知所措,我也一样。”

是的,我们在对他人不了解的情况下,轻率的发表评论可能会是不恰当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因为互相了解的程度不够,经常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会因为一些不恰当的谈话方式,如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评价等,而产生了暴力性伤害,这些伤害可能会引起精神创伤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也许一时的无心语言或举动,却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阂、甚至敌对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也是遇到过上面小故事里情景,而深受启发和反省,他发现了一种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希望能够让人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去申辩、退缩或反击,而是去觉知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和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目标是培育彼此之间的尊重关注友爱快乐互助,它不只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更能专注于我们的人生目标。

生活不是辩论赛,不是为了争出对错高低,而是为了活的更好。

02 如何表达自己?


例如,一位母亲对于她的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

儿子,你把你的两双脏袜子都丢到电视机柜上,我不太高兴,因为我想让家里保持整洁。你是否愿意把袜子拿到洗衣机里?

这样讲话的效果,是不是回好于下面的唠叨:

你都这么大的人了,就不能懂点事啊?能不能体谅下你老妈的辛苦啊?懒得抽筋~,油瓶倒了会知道扶吗??

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简而言之是由四个步骤构成:

留心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

  1. 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否喜欢,只说出客观观察的结果,而不是判断和评估。

当我(看、听、想到)......

  1. 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害怕、愤怒、开心、生气、受伤等。

我感到......

  1. 需要:说出导致这些感受的原因,什么样的需求或价值观导致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1. 请求:清楚明确地告诉他人,希望他采取哪种行动,才能满足我们的期望。

你是否愿意......?

2.1 要区分观察和评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评论和观察混为一谈了,例如:

  1.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富有责任
    • 你太大方了
    • 当我看到你把中午吃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2. 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成了唯一的可能。
    • 她无法完成工作。
    • 我不认为她能完成任务。
  3. 把预测当做实事
    •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4. 缺乏依据
    • 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 米奇上周买东西花了1万多。
  5. 评级他人能力是,把评论当做实事。
    •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 在过去5场比赛中,欧文一个球都没进。
  6. 使用形容时或副词时,把评论当实事。
    • 索菲长的很丑。
    • 索菲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 你很少配合我。
    • 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你都说不愿意参加。

为了沟通的顺利进行,应对尽量用客观的观察,来替代主观的评论。

2.2 能准确表达感受

想法是有别于感受的,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1. 想法
    • 我觉得我的吉他弹的不好。
    • 我觉得自己很无能。
    • 我觉得那个人很卑鄙。
    • 我觉得他很不负责任。
    • 我觉得我被误解了。
    • 我觉得我别忽略了。
  2. 感受
    •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要想更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感受,我们需要建立其丰富的感受词汇表。如: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感动、乐观、振奋、开心、陶醉、幸福、欣慰、喜出望外、平静、自在、放松、安全、温暖、无忧无虑......

害怕、担心、忧虑、着急、紧张、心烦意乱、忧伤、灰心、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

愤怒、烦恼、生气、苦恼、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震惊、失望、寂寞、茫然、郁闷、难过、悲观、沉重、疲惫、尴尬、惭愧、内疚、嫉妒、遗憾......

2.3 了解感受的根源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基本需求:

  1. 自由选择的需求:能够自由制订计划来实现梦想和目标;
  2. 实现理想,抑或纪念人生的失落;
  3. 价值观认可:真诚、创新、自我肯定、生命意义
  4. 身体需求:休息、食物、运动、爱抚、水
  5. 娱乐需求:兴趣、欢乐
  6. 情感需求:美、和谐、激励、秩序、平静
  7. 社会依存需要:接纳、欣赏、亲密关系、社区、体贴、成长、安全感、倾听、爱、诚信、尊重、信心、支持、信任、理解。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4)体会他人

我们应对减少前2项,关注后2项,既不能做感情的奴隶,认为都是自己不好,也不能面目可憎,不顾及他人感受。我们努力成为“生活的主人”,对自己的感受和行动负责,不为别人负责,但也不能牺牲他人满足自己。

2.4 敢于请求帮助

我们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可能越得到理想的回应。

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集体讨论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的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收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做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它要求重视每个人的感受,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倾听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03 如何倾听他人?


倾听别人,同样也包含着四个要素:

  1. 观察: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你感受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

  1. 感受: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感到......吗?

  1. 需要:什么的需要或价值,导致你这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1. 请求:关切地倾听哪些具体的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3.1 你是否全身心地倾听了?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基于提建议、表安慰,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倾听。真正的倾听,需要我们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的体会对方。

以下行为会妨碍我们做真正的倾听:

  • 建议:“我想你应该......”
  •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我也碰到过比这还严重的......”
  • 说教:“如果你当时这样做的话,会好很多.......”
  •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
  • 回忆:“这让我想起.......”
  •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 同情:“唉,你碰到这样的事情也真可怜.......”
  • 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
  • 辩解:“我本来早打算给你打电话的,一直忙.......”
  •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此时此刻的:(1)观察、(2) 感受、(3)需求、(4) 请求

3.2 你是否正确地表达了感受?

3.2.1 如何表达愤怒?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批评和指责他人并不能真正表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上,与其批评和指责他人,不如自己说出我们的需求。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 停下来,关照自己的呼吸,什么都不做;
  2.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让我们生气了?
  3. 体会自己的需求;
  4. 表达感受和提出需求。

3.2.2 如何表达感激?

在表达感激或赞扬别人时,我们往往很少体现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到一个裁判的角色上。在表达感激时,我们应该把以下要素充分说出来:

  1. 对方做了什么对我们有益的事情?
  2. 我们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3 学会爱自己

人们的行为动机可能有下列情况:

  1. 为了钱
  2. 为了得到赞同
  3. 为了逃避惩罚
  4. 为了不感到羞愧
  5. 为了避免内疚
  6. 为了履行职责。

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通过深入理解我们的行为动机,用“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和谐而快乐。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培养对自己的爱。

04 几点联想

读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思想模式时,我还联想到其他思想体系里面关于沟通及思考模式的论述,这里做一下简述。

4.1 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

甘地认为,真正的强大不是暴力,而是非暴力,暴力在本质上才是虚弱的表现;坦然接受暴力打击的人,他身上就蕴藏着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强大的力量。

4.2 孔子的勿意必固我

《论语·子罕第九》曰: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一生以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

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臆断、凭空猜测。

勿必”是指对事情不能绝对肯定。孔子的第二绝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辨证思维思想,所谓事无绝对,一分为二,才是正确的。

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内容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固执,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所谓兼听则明,怎样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

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人是我们常见到的。我们自己有时也难免自以为是.春秋战国到现在从孔子的学说盛行开始,人们一直在和自以为是做斗争,即使我们一直在努力还依然经常自以为是,那些目空一切的人们自以为是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4.3 佛家的保持正念

一行禅师的答案是:

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保持对自己的觉知,当我们愤怒时,我们觉知我们愤怒;当我们快乐时,我们觉知我们快乐。
我们是我们心的观察者。
真实的心就是自我,也即是佛陀。所谓,明心见性

05 小诗两首


作者: 鲁斯•贝本梅尔(Ruht Bebermeyer)

5.1 语言是窗,抑或是墙?

听你所言,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却又无从分辩,
我只想问,在我逃离之前:
你所表达的,可是你的真意愿?

在自我辩护之前,
在痛苦质问之前,
在我筑起心墙之前,
告诉我,我可听懂了你的真意愿?

语言是窗,抑或是墙,
可以给予审判,也可给予自由,
在我交谈和倾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把我照亮。

我的心里有话要讲,
这些话如此重要,
如果言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如果你认为我想把你羞辱,
如果你认定我满不在乎,
请透过你我的语言,
倾听我们共同的情感。

5.2 事实vs意见/观察vs评论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在胡扯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没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之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的学习方法有所不同

因此,我认为:
如果不把事实意见
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你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我还是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本两首诗来自《非暴力沟通》一书,我做了稍微的改编,让它更压韵一点。


【邓军民,整理编写,请多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让爱多一点,伤害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