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马革裹尸终不还——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闪光,必将永垂青史的人物

卢象升,马革裹尸终不还——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闪光,必将永垂青史的人物_第1张图片
大义凛然民族魂

文/风的衣裳

今天,我想记述一下明史中继杨涟以后,让我颇为感怀的另一位英雄。

他的名字——卢象升。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他甫一出场就让人无来由地喜欢,如果忽略战争的残酷,他的出场颇有点喜感。尽管这喜感的背后,是责任与民族大义。

事情要从袁崇焕被杀事件说起。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再次对大明王朝发起进攻。因为之前曾经被袁崇焕大败一次,对袁崇焕的关宁防线心存畏惧,于是绕过关宁防线,绕到蒙古,进军北京。

袁崇焕因大意,未曾识破皇太极意图,反被皇太极牵着鼻子走。直到来到京城脚下,才如梦初醒,但大错已铸成。

崇祯大怒,拒袁崇焕进城。袁崇焕与皇太极在京城左安门背水一战,皇太极再次败退。崇祯招袁崇焕进城,扣留,以叛国罪将袁崇焕处以极刑。

袁崇焕确实是冤,但这似乎也不能怨崇祯,他确实是战术失误,将皇太极引致京城,若京城失守,大明王朝将就此灭亡。

而当时有一个人也来了京城,并将整个事件看在眼里,这一次的经历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亲眼目睹,袁崇焕如何从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主帅,变成了被人唾骂的囚犯。这件事情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

这个人就是卢象升。

卢象升(1600-1639),明常州宜兴人,天启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员外郎,迁大名知府。崇祯十一年晋兵部尚书,抗清于钜鹿(今属河北),率部五千在贾庄被清军数万骑包围,孤军无援,力战败死。

初次登台便惊艳

那么卢象升作为大名知府,为何在崇祯二年那个明清军队作战的时候来到京城呢?

卢象升本是一白面书生,人缘也好,因此官运亨通。本为文官,但崇祯二年(1629)的那个冬天,他听说京城危急,竟然无人召唤,自行招收一万多人入伍,来京城解救危机。

尽管没有派上用场,但在京城留守的这一个来月,明白了整个袁崇焕事件的来龙去脉。

也正是他的这次义举,让崇祯看到了拯救大明朝的希望。于是,卢象升由文官改为武将,正式肩负起保卫大明的责任。从此,大明王朝少了一个知府,多了一位名垂青史的英雄。

临危受命终不辱

明朝末期,农民军起义,清军入侵,大明王朝风雨飘摇。

卢象升临时受命是有道理的。他少年时潜心经史,爱读兵书,喜习骑射。虽然是文人出身,但天赋异禀,力气超常。

所以我认为,他敢于以文官一职主动保卫京城并不是心血来潮,自不量力,而是有实力的。

履职后先从练兵开始,他练出来的兵被唤作“天雄军”。明末军队中,最强的是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第二强的是秦军,第三强的就是天雄军。

初露头角显威名

崇祯四年(1631)九月,马回回与混天王起义军流窜至京师南部和河南北部,遭遇卢象升军队,卢大败起义军。

崇祯六年(1633),卢象升以两千对战两万,力挫山西流寇。此次战役,卢象升身先士卒,使一把大刀左右突击。起义军不敌,遂放冷箭射中卢象升额头,但卢象升却愈加勇猛,几近疯狂,招招都是不要命的打法。

俗话说,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整天靠烧杀抢掠过日子的义军,也被他这种打法吓得乖乖撤退,以后遇见他是能绕就绕,能躲就躲。

与民共苦真圣人

崇祯七年(1634),卢象升官已升至五省总理。当时最大的义军首领,闯王高迎祥在汝阳城外遭遇了卢象升。高迎祥率领二十万重甲骑兵,而卢象升只有一万人马。

当时,汝阳城已断粮。断粮在军队作战时期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极易引起溃逃或者兵变。而且这次断粮一断就是三天,却没有一个逃兵。这应该说是一个奇迹,而奇迹的发生,是因为卢象升的一个举动——他也断粮,而且竟然连水都不喝一口。

一般来说,断粮之初,但分有点粮食,首领是不会饿着的,但是卢象升却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得民心。孔子云,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真正能服人心的是公平和平等,卢象升做到了。

悲天悯人慈悲心

卢象升参与了多起与农民军的战争。但是,他从心里也是同情义军的。他在《剿寇第一要策疏》中说,"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军民的暴动,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活下去了,剿匪的根本,还在于要让民众可以有活路。

然而作为朝廷命官,乱民纷争,战火四起,肩负着平乱的重任,他的心里虽然矛盾,但是为江山社稷又必须义不容辞,竭心尽力。

内心孤苦起彷徨

崇祯九年(1636),清军再次来犯,内忧外患,卢象升却被调离前线,调任宣大总督,总理山西军务。后人认为这次调动,使得局势失去控制,为大明灭亡埋下伏笔。但其实,此时的大明朝腹背受敌,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就这几个能打仗的将领,只能来回拆兑着用。

卢象升深刻分析国家面临的形势,想与崇祯面谈治理国家的策略,没有获准。这段时期,他的心里是寂寞和痛苦的,他找不到与之同心的人。朝堂上,一些官员只是夸夸其谈,稍有异议便遭弹劾。

他跟舅舅一封书信中,表达了他的苦闷之情,他有着自己的战略部署,而不懂之人却妄自非议,致使战乱形势越来越严峻。

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屡次抱怨,“边地风尘,消磨气体,岂人而铁石乎?”战火纷飞中,他也怀念家乡的美景,“塞北江南,梦思耿耿,故园松竹,相见何期?玉关人徒增怅耳。”他想念江南多病的老母,但“边事大坏,某素奉教于长者,不敢不尽心为之”。

战争中的无往不利,使得这个一度被神化的人物,其实在被还原为一个普通人时,他的感念伤怀和心理波动,却更加朴素真实。他是理想主义者,有思想,有抱负,他也曾失落,也曾彷徨,但更多的是对于这个风雨飘摇的末日王朝的感恩与责任。

民族气节大于天

崇祯十一年末(1638),皇太极再度大举入侵。见卢象升防卫严密,便改变试图从宣、大入侵的初衷,改由密云入关。过了密云就是京城了,崇祯迫于形势,在与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潜的共同商议下,决定与清军议和。但遭朝廷上下一致反对。最终,决定不妥协,坚决对抗清军。

于是,卢象升再次临危受命,被推举为对敌总指挥。彼时,他的父亲刚刚去世,还在守孝期。听到命令,他孝服都未更换就来到京城领命。他手持尚方宝剑,号令全军,一致对外。杨嗣昌曾给他分析形势,告知议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先妥协,将来再打翻身仗。

但是卢象升说,“我手领尚方宝剑,身负重任,如果议和,当年袁崇焕的命运,就要轮到我的头!”

就是因为九年前卢象升目睹了袁崇焕的命运转变,亲眼看到了袁崇焕的下场,那一幕,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永难磨灭。不管议和是否正确,现在必须义无反顾。

卢象升胸有丘壑,战略有方,但无奈一贯主张议和的监军太监高起潜暗中拆台,使得战事不见起色。朝中大臣纷纷弹劾,致使他再次难展抱负。所幸,杨嗣昌力排众议,坚持向崇祯保举,卢象升方才得以继续任职。

但此时,他能调动的兵只有区区五千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兵,卢象升知道自己面临死路一条,他也曾犹豫迟疑。

就在此时,一个消息传来,震惊了朝野——高阳失陷。

仿效楷模捐身躯

高阳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为何引得朝廷上下一片失惊?只因为那里住着一个人,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他的名字是孙承宗。

上篇我们讲过了,孙承宗在明末将领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修筑防线,力据清兵,朝中将领很多皆出于其门下。他的人格、气节、战略、战术,令皇太极闻之丧胆。

高阳失陷,以孙承宗的秉性,他不可能生存。

果然,随之消息传来,孙承宗面对强敌,以七十六岁高龄,率领全家及全城百姓誓死御敌。在他的感召下,全城数千百姓,无一人逃跑,无一人叛敌。坚守几天后,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

清军统帅多尔衮得知大喜,劝降。但是孙承宗毫不理会,大义凛然。多尔衮及清兵上下对之推崇备至,礼拜有加。感慨于他的气节,清廷同意他以自己的方式报效明廷。

孙承宗接受了他们的敬意,整理好衣冠,面向北方叩首,自尽而亡。

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孙承宗曾经是大明官兵的信仰,有他在,就有希望在。而今,英雄已逝,长河哀伤。

卢象升听闻噩耗,强抑心中哀痛,他下定决心,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由于高起潜的掣肘,他既得不到军力上的援助,也没有粮草上的供应。此刻清军锋芒正锐,他孤掌难鸣,只能以死报国。

他表情肃穆,面向北方,行叩拜礼。之后,召集士兵,誓死誓师。他对部下说,自己作战多年,无一败绩,但如今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决心以死效忠朝廷,但是手下军士,可以不必追随。

是日出发,兵马五千,无一落伍,全员随同。这是一支勇敢的队伍,这是一支无敌的队伍,无敌在人格上,在气节上。虽然兵力上必败无疑,但是在人心上,卢象升胜利了。他战胜了自己,更战胜了朝堂上那些光说不练耍嘴皮的嘴把式,战胜了为了一己之利抛民族大义于身后的奸佞小人,战胜了烧杀抢掠的不义之师。

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统帅身穿孝服,大气磅礴,士兵多日未食,却慷慨激昂。

这是一支优秀的军队,统帅身先士卒,大刀挥舞;士兵冲锋陷阵,亦视死如归。

这一战,卢象升深中四箭、三刀,血流殆尽,力竭而亡。时年三十九岁。亲兵杨陆凯害怕主帅身躯受辱,伏其背上,背负二十四箭而死。

这一战,从清晨战至傍晚,清兵死伤惨重,明军几乎全部阵亡。

卢象升,马革裹尸终不还——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闪光,必将永垂青史的人物_第2张图片
马革裹尸终不还

青史留名载史册

结束了,结束了吗?

还没有。卢象升殉国数日,朝廷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后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建祠奉祀。后来清兵南下,卢象升的弟弟卢象同起兵抗清而死,卢家抗清殉难的有百余人。

回顾卢象升这一生,以文官起步效力朝廷,国家危难之时,慨然奋出,屡置生死于度外。身为统帅,身先士卒,平内乱,抗外敌,挽社稷于狂澜,扶大厦之将倾。虽率军于乱世,正军纪,不扰民,严律己,秉原则,勤于正,爱于民,不妥协,不谄媚。虽时有迷茫,但勇于内省;虽偶有抱怨,但大局为重。

盛世出贤臣,乱世出英雄。                          

卢象升,马革裹尸终不还——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闪光,必将永垂青史的人物_第3张图片
卢忠肃公祠

《明史》赞曰: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

《明朝那些事儿》中评价:

《中庸》有言: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孙承宗,卢象升这样的英雄以一己之身诠释了民族气节,彰显了为人风范。这样的英雄必将名垂青史,永留史册!

你可能感兴趣的:(卢象升,马革裹尸终不还——致敬明史中那些熠熠闪光,必将永垂青史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