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中秋节

文/叶枫

        又是一年中秋节!

        走在华强北的商业街道,两边高楼的荧屏上轮番刷着高度清晰的广告,混合着底层各种品牌的手机专营店的灯光,让这条街道陡然变得亮堂起来。或许是中秋佳节,街上的行人相比往日更加地少,天空暗黑,下着小雨,看不见半丝中秋月圆该有的月光。

那些年的中秋节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拍摄


        大一那时,学校发杏花楼的月饼,感觉很甜。而后三年,学校都会惯例发我们杏花楼月饼,而我感觉味道却一年不如一年甜。

        毕业后第一年,我在上海,和小伙伴在自习室度过,月饼有没有吃,却是忘记了。第二年,在南通,一个人在房间看书度过。而今,在深圳,却是一个人在酒店度过。掐指一算,已经离家七年,错过了七个故乡的团圆夜。

        中午的时候,和老妈还有妹妹视频,她们一边视频,一边说笑着,一边做着月饼。我说老妈月饼做的好看,老妈说那你回来,我给你留着。我说来年一定回来,到时候我帮你做。老妈没说啥,倒是妹妹嘴快,她说我每年都这么说。

        老妈做月饼的动作,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做的月饼。

        北方的农村,自家一般都会有枣树,这个时节,也正是拿杆子打枣的时节。小时候喜欢爬树,每次打枣,总是我爬上树,用长长的杆子敲着树枝,熟透了的枣子就噼里啪啦的掉下来,砸在爷爷妹妹的头上,他们抱着头跑的远远的,等着我将树上的枣子敲光了,然后再到树下捡拾。妹妹很贪吃,总是边捡边吃,终于吃不动了,才往拢里拾。

        青枣皮脆,从高处掉下来基本上没几个囫囵的,完整的枣子淡淡的青色的皮上点缀着一点一点的红色,像玛瑙,又像有瑕疵的翡翠。

        回到家之后,奶奶就会把摔烂的枣子挑出来,用小刀削皮,准备做月饼了。囫囵的枣子晒干以后留着冬天可以熬粥喝,味道极鲜。

        奶奶个头小,脚也小,而老一辈人的案板都做的很大,也很高。所以,奶奶的脚下必须垫着长凳子。看着奶奶站在宽大的案板前和面揉面,那时候觉得很好笑。

        经过奶奶的一番精雕细琢,自制的成型的月饼便做出来了。而每次我都感觉月饼做的特别像太阳,但她们都叫月饼。微凉之后,便可以掰开,一股枣香甜味毫无征兆的入鼻,真的香飘四溢的感觉,咬一口,滑滑的甜甜的嫩嫩的。奶奶笑着说,你上树打枣,多吃点。

那些年的中秋节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拍摄


        而今,人生七年,我已不再有尝过那甜甜的味道,每年也只是象征性地买一只月饼,吃几口纪念这古老的中国节。奶奶也已经走了三年,老家的枣树下也已经荒草丛生,枣树大多枯死,活着的也只结着零零散散的枣子,味道是不是依旧那么甜,我却再也没尝过。

        小时候,总以为家人做的月饼永远只有甜味,而买的月饼可以有很多口味。长大后,才发现买的月饼确实会有很多的口味,但是却没有一种口味是小时候奶奶或者老妈做的那种鲜鲜的甜味儿。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曾经的我们都渐行渐远,如今我们常态化地在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来来回回穿梭。传统佳节,只能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祝福。而面对家人的关心和问候,也只有一句下一次,留在自己内心的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接通了领导的电话,已经下了高铁,在赶往公司的路上。中秋佳节,我们却已经做好了收假的准备,各自奔赴工作的岗位,明天,将又是崭新的一天。家、国、天下,如何相负?

        愿每个孤独的岁月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曾经甜甜地的味儿都能够深刻怀恋!也愿每个都市外乡人都能头顶一轮月,心怀一家亲。

        下一次,一定回家陪妈妈,再尝尝那故乡甜甜的月饼。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