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第二十四天-黄直录

一、良知只有一个,恢复本性了,一节之知即是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是一节之知。天之一角是天,地之一隅是地。知微察著,以小见大,是因为掌握了规律,一节之知是全体之知,因为致其良知了。

二、圣贤不是以功名气节而闻名的,圣人各有千秋,都遵循一个道,因此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三、“发愤必食,乐以忘忧。”都是圣人的志向和道,与是否已经得道无关,这与圣人“率性而为乃为道”的观点是一个意思。

四、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求学至良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程度,力所能及的去努力,忘、助、过、不及,皆不可取,有违事物发展规律。

五、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是从根上把不善的念头从根拔除,不留一毫潜伏于胸中,否则即便一点恶念在胸中,即便不去作恶,然而只要不彻底拔除,也会如肿瘤一样发展壮大,私欲蒙蔽,致良知不明。

六、没有人能全知全能,所以王守仁从这个角度解释圣人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道理。知的、能的只是个天理、良知而已,天理良知明了,如同镜子明了,才能无物不照,物来顺应,感而遂通。

七、至善者,心之本体。

八、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一旦深入骨髓,成为自然流露,就成圣人了。这功夫着实难,犹如常快活便是功夫,这常快活的功夫也是很难的,如果做到了也就成佛了,如同弥勒佛笑口常开,一切都靠诚,也即尽心,而要至诚,又需格物致知,才能至诚无息。

九、人的资质不同,有能修道的,有不能修道的,自然而然得到的,圣人率性符合道,发而中节,而普通人率性而为,则离道愈远,如此而已。

十、动静一样,儒家的静是纯乎天理的心,以这纯乎天理的心来应对事物,而这应对事物的心,因为是良知,所以是空静的,而佛家,这静貌似一样,但它却是万念俱灰的静了。

十一、致良知与性格意识的关系,人的精神是一定的,如果用于修饰容貌太多,那么内心就会照顾不周,如果礼仪不讲,那么学的致良知学问就是知行不一了,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讲礼仪就是对他人不尊重,就是没有诚意,而诚意恰是致良知的基础。格物致知又是诚意的基础。

十二、不系于心,不牵于怀,不过分,过则不诚。

十三、七情六欲,人心不可能没有,只是不能受其影响罢了,这也是克制的功夫,顺气自然克制住,才能宽广无私,本体中、正、平和,否则就不能保持本体中、正、平和,处理就会失当。

十四、看透了本质,才如是说。一个是空,实际出逃,一个是牵,实际是应,只要是人,就会有社会属性,就应该有所担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传习录》第二十四天-黄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