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On Liberty》,中文翻译的名字叫《论自由》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自由主义先驱,约翰·穆勒。据说在大部分自由党领袖的办公室里,都放着一本《论自由》。
民国初年,严复第一次翻译的时候,翻成了《群己权界论》。嗯,就是这本:
关于个人自由的界限,简单来说,就是我能干什么,我做出的何种个人行为,是不被他人和社会所约束的。对于这点,书中对自由界限的阐述简单明了:
1. 个人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则个人就不必向他人或者社会负责。
2. 只要他人的行为不伤害到我的利益,我就没有权利去压制他。
用人话来说,第一句的意思是“关你屁事”,第二句的意思则是“关我屁事”。
这两句话,谈何容易。
自由是什么,更多的时候,自由是个屁。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告知,我们应该如何如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书的时候,总是被告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了一点,被告知要过怎样的生活。再大一点,又会被要求找怎样的伴侣。有了伴侣,也需要百般的迁就,仿佛丢掉了自己。出入社会,会了解到各种明规则潜规则,得如履薄冰的做事。“关你屁事”,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说出口。
于是,我们认为,我们被束缚了,被父母、被所谓的三观正确、被世俗、被伴侣、被财产。在这些所谓的上层建筑重压之下,我们仿佛没有选择。
但是我们真的没有选择么?真的没有自由吗?
不想做好孩子可以不做,不想过被安排的生活可以选择离经叛道,不想娶不爱的女人可以不娶,不想迁就伴侣可以选择离开,不想为俗物金钱所累可以选择流浪或者出家,不想被奴役,你可以选择死嘛。选择权一直在自己的手上,自由就在眼前,但是你选择了退却。
为什么?
绝大多数人本质上是不想要自由的,他们想要的是安全、快乐、或者别的什么。我们痛恨限制的同时,也仰赖限制,限制制定出我们的个人身份和生活轨迹,并使我们能够感到“走上正轨”,提供所谓的安全感。
若要挣脱枷锁,则必须付出自由的代价。
自由的代价就是,当你选择了 “关你屁事”的时候,也要面对其他人的“关我屁事”,自由意味着丧失他人给予的安全感,自由意味着孤独,自由意味着责任。
《论自由》的作者,就是一个离经叛道之徒,一个自由主义的践行者。他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泰勒夫人,并与之保持了近20年的“小三”式的亲密关系,并在其丈夫死后,娶了她。但是泰勒夫人的丈夫对于自己被人绿了却不以为然。这段狗血的感情放到今天,都要被口诛笔伐,微博应该都被人骂的关闭评论了吧。更何况是道德主义和保守主义高涨的维多利亚时代。
面对舆论的压力,穆勒同志做出了选择,选择和整个英国上流社会的道德价值对抗,为当世人不齿。这本《论自由》就是对这段选择的诠释。《论自由》成书之时,泰勒夫人已经离世。穆勒的序言,也是一曲对亡妻的悼亡词。
穆勒选择了自由,也选择了承担相应的代价,他是个勇士,他的安全感,来自于他的学识,他的内心。
当成为自由的个体的时候,行为的后果,则必须自己承担。没有人,没有团体或者社会可以依赖和责备。遭受的痛苦和不幸只能自己品尝。所以自由的人,也是孤独的。
而我们大多数凡人,要求的自由和义务是不对等的。想要随心所欲,又不肯承担责任;想要追求爱情,又舍不得面包,想要突破世俗,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鱼和熊掌,婊子和牌坊。
自由是个奢侈品。没有孤臣孽子的觉悟,请不要轻易谈论它。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大多数人都是骂骂咧咧的控诉着枷锁,然后犹犹豫豫的把自己的脑袋套进枷锁之中。然后看了看枷锁上的铭牌,告诉自己我是谁。试了试铁链的长度,揣度着自己行为的半径。看到了锁链,仿佛就看到了确定性,安全感。一旦事与愿违,则将全部的怒火倾泻在锁链之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巨婴国的孩子们。
Men heap together the mistakes of their lives, and create a monster they call destiny.
“......”
"Did you try to live on your own?"
"......"
“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