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静心之道与治家之术

中古时期有个著名的禅师叫宝志,民间一般叫他志公。这人德业双修,道行玄妙,深得梁武帝推崇。有一天,两人看戏,看完了,梁武帝问大和尚看戏的观感,志公说我的心中只有佛,其他什么都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梁武帝很诧异。志公说我们做个实验吧。第二天,志公让梁武帝从监狱里提出20个死刑犯到宫廷:要求他们每人头上顶一碗水,围着大殿转圈。实验前讲好条件:撒漏一滴水还是死刑;一滴不溢,立即免去死罪。

20个死囚犯顶着水碗开始转圈。志公让乐队开始奏乐,音调一会急迫,一会舒缓。转了很多圈,死刑犯头上的水碗端端正正,没有一个人撒漏。

梁武帝觉得太奇怪了:锣鼓喧天,这么大的动静为什么就影响不了这些死囚?志公解释说:这些人为了活命,全副身心都在水碗上,所以他们眼睛里根本就没有乐队,耳朵里也没有鼓锣。

解读:静心之道与治家之术_第1张图片

按照现代心理学理论,志公禅师这个实验就是有名的选择性认知;当外在信息过大,我们一般只选择和自己兴趣、利益、观念相关的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回应。

志公禅师的实验是为了劝诫梁武帝一心向佛。对外在各类现象、诱惑不动心、不放心、不散心、不多心。只有收拾好身心,才能清明自证,永归佛道。

这种佛学理论后来与儒学性命理论结合,形成了静心之道,又被有识达人推崇演绎,成为修身的智慧,齐家的方略。

解读:静心之道与治家之术_第2张图片

清代学者王永彬认为,人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是工具,要么接受信息,要么满足欲望,真正能替人做主的只有“心”。心意、心智、心志不仅主导一个人的内在价值立场,还主导着外在行为方式。如果放任放纵,人就会被各类欲望左右,成为只知道满足口腹之欲的行尸走肉,成为暴虐无道的衣冠禽兽。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古人将静心之道作为治家之术的元点。静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宁静、贞静、虚静。

宁静,就是心境宁则定,定则安。欧阳修教育儿子说:人心万变,但能够克制内心、善于应对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养精蓄锐则晦中生明;静心养神则安定祥和。

清代中兴名臣彭玉麟的儿子给老爹写信,认为老爹功高天下,却清贫如故,表面上是为老爹打抱不平,实际上是自己存有非分之想。彭玉麟回信严词教训儿子,要他静心宁神,安于俭约,以德养心,顺其自然。

解读:静心之道与治家之术_第3张图片

贞静,就是正心养性,防范子弟坏心术,动邪念。明代学者吴麟徵主张治家首要的目标是关注子弟的心态是否端正:如果一个人从小不讲原则,见利忘义,见风使舵,顺水逐船,那他一辈子的人品就败坏了。这类人往往欲望满满但心术不正,聪明绝顶又一心多窍,要么沉沦欲海,要么残害骨肉,最终破败亡家。

王永彬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人一旦心术不正,则心神不定,心神不安,势必心态失衡,行为失范,要么阴险狡诈,要么暴虐贪狠。

晚唐朱温算是典型。朱温的父亲朱诚学识精通,人称“朱五经”,兄长中也不乏贤才,母亲更是慈祥善良,但偏偏朱温从小“慵惰”——懒散怠惰,不事生产,以勇力、狡诈自负。后来乘势而动,废唐自立,登基称帝,但最终被亲生儿子所杀,所谓朱梁王朝,也就存在了16年。

虚静,凡人能够做到宁静、贞静,自然就能体味虚静的人生智慧。心中虚阔,自然宽厚稳重,自然和气蔼然。以家庭生活为例,洪应明说:家人有过错,不宜暴跳如雷,也不能抛弃不理。而应当以宽厚之心、以和气之语相待。这事开不了口,就用另外的事暗中劝诫;今天说服不了,明天再接着警示勉励。如此一来,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静心之道与治家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