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丨对学佛之棒喝 ——《龙门记》心得

杂文丨对学佛之棒喝 ——《龙门记》心得_第1张图片

盛世爱信仰。

富后有所求,或物质或精神。当今中国,佛教兴隆,建寺修庙,立塔塑佛,此起彼伏。不乏鸿篇巨制,如江苏88米高灵山大佛、88米高观音像、安徽99米地藏菩萨像和江西48米阿弥陀佛像,名单络绎。质地不同,泥、石、铜、金、玉、乌木等,贴金炫外,以色摄人。

窃问,未富先奢,真有福报?巨资投入,果益修行?

萨都刺,元代官员,700多年前,已具慧眼,察此流弊,作《龙门记》醒世。叹石窟兴衰,斥教众迷惘,拨乱反正,垂诫后世。读后大悟,愿妙谛相与析,雄文共欣赏。

开篇,渲染彼时龙门之凄凉。睹两岸洞、龛千数,石像万计,然完者鲜。悲寺毁碑仆,佛语漫灭;惜历年创作,工巨财费,终成泡影。

继以佛证之路相告,“然予虽不知佛书,抑闻释迦乃西方圣人,生于王宫,为国元子,弃尊纲而就卑辱,舍壮观而安僻陋,弃华丽而服朴素,厌浓鲜而甘淡薄,苦身修行,以证佛果。”忆佛祖寡欲苦行,弃奢尚俭,示不忘修行之艰,精进之难。

再援佛言,无相色空。“其言曰‘无人我相’,曰‘色即是空’,曰‘寂灭为乐’。其心若浑然无欲,又奚欲费人之财,殚人之力,镌凿山骨,斫丧元气,而假于顽然之石,饰金施彩,以惊世骇俗为哉! ”坦言,破山凿佛,费财竭力,远背圣训。

继之,析其根源,当头棒喝。乃学佛者,惑于外物,妄求功德。“是盖学佛者习妄迷真,先已自惑,谓必极其庄严,始可耸人瞻敬,报佛功德。”拨云见日,消除心暗。此亦今世之大迷也。

又质疑佛教转世之说。“又操之以轮回果报之说,谓人之富贵、贫贱、寿夭、贤愚,一皆前世所自为,故今世受报如此。今世若何修行,若何布施,可以免祸于地狱,徼福于天堂,获报于来世。前不可见,后不可知,迷人于恍惚茫昧之涂。”抓住要害,抨击有力。好,好!前生来世,有何证明?与其信有,孰若信无。学佛者,多溺于此,无法自拔。

并痛陈轮回果报诸弊。“而好佛者溺于其说,不觉信之深,而甘受其惑,至有舍身、然臂、施财,至为此穷报之功。”当代自残已少,施财却司空见惯。以金钱消灾除祸,妄求幸福,何异于对佛贿赂?但佛祖岂可收买。竹篮打水,痴心妄想,大惑。只是肥了庙子,胖了主持罢了。

再次反证果报可疑。“设使佛果夸耀于世,其成之者,必获善报,毁之者必获恶报,则八寺巍然,诸相整然,朝钟暮鼓,缁流庆赞,灯灯相续于无穷,又岂至于芜没其宫,残毁其容,而荒凉落寞如此哉!”所谓法相庄严,皆为道具,如露如电,一切幻影。佛不护此,又能佑谁?

又正面宣言,佛心慈悲仁厚,无意以“己”之私,妄加福祸。“殊不知佛称仁王,以慈悲为心,利益众生,必不徇私于己而加祸福于人,亦无意于衒色相以欺人也。”消除信众之恐惧,给予檀越以信心。末法时代,借佛招摇撞骗,休矣。

最后,谆谆告诫,迷途指归。不迷外物,唯务内修,明心见性乃求佛根本也。“以解好佛者之惑,又以戒学佛者毋背其师说以求佛于外,而不求佛于内,明心见性,则庶乎其佛之徒也。”深合六祖“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意。

《龙门记》全篇,逻辑清晰,正反相杀,论证有力。作者虽为回回,不拘己教,对佛教经典涉猎研究,故能冷眼旁观,峻语垂教。其说似剂清凉散、解毒针,值得学佛者平心倾听,静心深思。

身边朋友、亲戚、同学,好佛者不少。迷妄者,亦多。常感遗憾,无力相助。《龙门记》乃针砭药石,故择其精要,附以心得。愿赠天下与佛有缘之人,望迷者知返,惑者归真。余不学佛,引玉之言,期待争鸣。如有得罪,千乞原谅,万望慈悲。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文丨对学佛之棒喝 ——《龙门记》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