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三多”为文,“一心”为人

“三多”为文,“一心”为人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石岩磊/“三多”为文,“一心”为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轼等人都得到过他的提携,其作品不仅有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卖油翁》等散文名篇,更有家喻户晓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等名句,自然会有许多人意欲探求他成功的秘诀,欧阳修的回答是:“为文有三多:看多、证多、商量多”。

      他的意思是,要想把文章写好,就需要多看书,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还要多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另外也得多与别人商量、研究,虚心求教。“三多”其实就是多动眼,多动手,多动嘴,这可能不仅适用于文字工作,应该可在更广大的范围里通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职业生涯,抑或是事业追求,对我们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看多”的核心在于“勤”。人非生而知之,大部分的本事和技能要靠后天的学习得来,广泛的涉猎必不可少。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勤奋好学,欧阳修四岁时丧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可他的母亲并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没钱买笔墨纸砚,就用芦荻杆在沙地上教儿子识字读书,而欧阳修也十分刻苦努力,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最终寒门出了贵子。

      “证多”的关键在于“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跟实际结合便全是纸上谈兵的虚幻,在现实中锻炼才能磨砺出真本事。而为何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少之又少呢?不是因为人们不够聪明,而往往是由于心“有”旁骛,要么是小恩小惠分了心,要么是急功近利乱了方寸,要么是患得患失劳了神,因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商量多”的要义在于“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也会有个人的短板和不足,只有在交流切磋中才能取长补短日益精进。而向他人讨教就需要有低头的勇气和肚量,那些整天似骄傲的公鸡般的“智者”,貌似超凡脱俗卓尔不群,其实是充满了对露出破绽的恐惧,只得炸起羽毛显出一副“一览众山小”的声势,可一旦被揭了老底,又如泄气的气球般干瘪无力。

        “三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一个“心”字:学习要用心,做事应专心,交流得虚心。有心人天不负,欧阳修不管是为文还是为人,都一心一意丹心可鉴,他习文不怕吃苦,用才甘做人梯。当他看到苏轼的不世之才时,没有文人相轻的小肚鸡肠,而是坦言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三多”为文、“一心”为人的醉翁的确值得我们尊崇敬仰,他的经验之谈也理应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瑰宝。

        2019.10.16

石岩磊/“三多”为文,“一心”为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石岩磊/“三多”为文,“一心”为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岩磊/“三多”为文,“一心”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