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喜剧里的悲伤深渊”
抱着看开心麻花喜剧的期待走进影院,却看了一场盛大的悲剧。
故事开始于一群贫困山区的知识分子,借一个“借驴吃空饷”的谎言骗取区县教育局一份薪水,为了应付教育局的“考察”,只能用更多的谎言来圆直至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几个片段,看完许久了还是依然难忘:
一曼坐在山上边剥豆边唱歌,歌声悠扬,裴魁山眼含笑意看着她,这一幕特别美好。
从电影叙述逻辑来看,注定她最后是一个悲剧的收场。剪头发那一幕幕,惊叫、躲桌底、发疯、自杀…不过或许她是里面唯一守住底线的,全是为了所谓的大局,这一切都是为了报校长当年的知遇和收留的恩情。
周铁男下跪看得真是充满绝望。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对自己充满了失望。原来自己一直以来所坚信和为之奋斗的所谓坚不可摧的信仰,到最后根本不及“活着”两字。“苟且”到最后的也许才是最大的赢家。
二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未来只会越来越遭”
电影讨论了多个主题,在我看来,似乎更有共鸣的是对“悲”的反思。
从这一视角看,《驴得水》讲述了一个有关理想破灭的故事。比起理想的美,理想破灭后的“悲”着实震撼人心。
鲁迅很早就评价过悲剧,那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
面对“破碎”的一切,周铁男再也不敢耍嘴炮,而是向特派员下跪认怂;裴魁山选择往特派员身边凑;铜匠身上是充满无知的“恶”;而校长女儿佳佳在和父亲的争吵时说出来的话,或许才是电影最后的态度——
校长坚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人要学会向前看,佳佳固执地说反驳,“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可问题在于,“过去的”现在要怎么谈论和直面。
剪头发等一幕幕,让人不免对上世纪的一些历史片段对号入座,确实用这样的方式再现了一些不适于讲述的片段,对知识者的无声的欺凌。
只是,谁都有错,没有人能逃脱巨大的悲剧和命运。这一切,自喜剧开始,却终于一场巨大的悲剧和灾难。
三
“收起你的玻璃心,沉默而危险的大多数”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宽容,只允许喜剧,不接受悲伤。
踏入社会后,给家里打电话,习惯报喜不报忧的我们,总是将不如意留给深夜的自己。谈恋爱时如果时时流露自己的软弱,似乎也会被当作太脆弱和幼稚。职场中更是不允许眼泪,最近有篇很火的文章大概说的就是,职场不允许玻璃心。
所以不知不觉,我们变得越来越坚强独立,悲壮地变成沉默而危险的大多数。
四
“悲伤变成了人尽皆知但决口不提的秘密”
说到情绪管理,想到一部叫《愤怒管理》的电影。
大概是说为治愈飞机失事的几近发疯的情绪,主人公参加了情绪管理和疗愈训练,心理重建的过程几乎是以两个男人对骂吵架来进行的。
剧情欢乐到近乎愚蠢,不过情绪调整的问题确实值得讨论。
片子里治疗医生巴迪说“古日福拉瓦”,在冲动愤怒或表现情绪的时候默念,可以淡化情绪,定神,宁静,然后可以恢复大脑皮层理性区域的工作。反复重复联系和经历,可以养成健康的情绪管理习惯。
而片子里这一切治疗方法,其实就是在帮助人认清楚自己是谁的问题。
所有受苦的情绪和根源就是源于我们不清楚自己是谁,而去盲目比较、攀附和追求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所以我们低落,悲伤,抑郁。但这一切并不为人所知。
一旦拥有这些情绪,就变成了沉默而危险的大多数。
因为我们无法自愈,而这个世界害怕我们做出太出格的反抗,跳楼、抑郁症……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情绪不断地打压,对我们不断进行教育。我们被不停地灌输情绪控制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我们相互交流,传递积极乐光的正能量,悲伤变成了一种人尽皆知但绝口不提的公开秘密。鸡汤游走,悲伤秘而不宣。
五
“悲伤无罪,正视就好,和我们的内心和解就好”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也有谈起过,这或许是关乎自我身份的确证出了点问题。
“在古典社会里,底层的仆人能泰然地接受他们的命运,愉快地生活,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同时也不失自尊。然而,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有的只是报刊和社会舆论没完没了的鼓噪,让每个生活在底层的人都相信他们总有机会攀上社会金字塔的塔尖,有机会成为实业家、大法官、科学家,甚至总统。这种无限机遇的论调在一开始也许能给人一种盲目的乐观,对那些底层的年轻人尤甚。但在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多数的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他们会转而变得意志消沉,内心极度痛楚,并轻贱自己,一旦他人停止对他们表示尊重,他们就很难对自己继续怀有信心。”
喜欢悲剧,听忧伤的情歌,或许可以寻求午夜梦回片刻的情绪宣泄和共鸣。
面对悲伤,正视就好,发泄就好。和我们的内心和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