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时光机说你现在爱错了人,要分开么

奇葩说:时光机说你现在爱错了人,要分开么_第1张图片

01
奇葩说第十九期辩题说:你通过时光机穿越到10年后发现自己命中注定的人不是现在所喜欢的人,是否还要不管不顾地先在一起。
颜如晶的一番论述可谓全场最佳,知道了十年之后的命中注定,回来就要听从这个命定的安排,抛弃现有之爱么?
人就真的这样甘心成为命运的奴隶么?

这让我想起知乎上流传的《武林外传》被删减的六集剧本,那一段故事脑洞大开,佟湘玉的师弟用催眠术,让每个人都陷进了一种荒诞的身份认定中去。
唯有白展堂,是身份迷失。

他做了一场梦,梦到自己穿越到了《武林外传》的片场。他从摄像镜头中看到,原来他的人生是被所谓导演和编剧设定好的情节。
他的一举一动,原来都是被固定化的,不可更改的。

醒来,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只是命运设定的玩偶,开始拒绝开口说心里想说的话,拒绝做本能要做的事。
他以为,自己在抵抗命运。
但随后又陷入了另一种痛苦,如果他所有的拒绝也在命运的设定之中呢?他在这样的思想折磨中彻底陷入了迷失。

那么,如果选择不抵抗,消极地屈从会轻松一点么?
放弃自己现在所追求的,注定无果的人或事,直奔十年后的结果去?

02
有关时间穿越,有一个被许多科幻小说探讨过的“外祖母悖论”。
大意是说,一个人回到过去,杀死了还未生自己母亲的外祖母,那么自己是否还存在呢?
科学界对此作出了“平行世界”的解释,每一次决定地更改,都会产生平行世界的分支。

放到这个题目上,你因为时光机的答案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可能未来的那个你就已经不是你所看到的你了。

《乡土中国》里费孝通讲到,人和动物的重大区别在于记忆。多数动物的记忆只是简单的生理水平的记忆,“而人的‘当前’包含着从‘过去’拔萃过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积累。”

简而言之,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你,是过去所有的你创造出的结果,而现在每时每刻的你,正在创造未来的你。

03
颜如晶说:“时光机告诉你的结局不好,是让你避免这个结局,而不是逃避现在的生活。”
更何况人本来就是知道人生终极结局的,但所有人还是依旧在按照自己的步调做自己的事。
所谓十年后,只是给这个命定大结局分割了一个阶段而已。

明知十年之后不会在一起,明知某些事努力十年也不会有结果,但还是选择遵从内心去做。
人生除了终极结局,很多事情本就是随着我们的一次次决定,一点点努力,而不断变幻着可能的轨道。

奇葩说有一期辩论邱晨曾说过,人生路漫漫,自己此刻所追求的东西可能永远也得不到,但没关系,就这样一直前行。也许有一天,你会在追逐的旅途上忽然发现了一个岔路,拐个弯进去,惊觉这才是你命中注定的方向。

如果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看起来希望渺茫的方向,也许永远也不一定能看到那个岔路,进而找到真正的自我。

04
现实生活中尽管没有时光机,但却时常有很多亲人朋友抱着“过来人”的心态希望用他们的经验教训来阻止我们“犯错”。

张爱玲有一篇文章《非走不可的弯路》很贴切地描述了这一经典场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着我:“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走……终于走了过来。

这世上有那么多经验丰富可堪比时光机的现成答案,但更多的人,宁愿自己亲自去品尝冷暖酸甜。
那么,一部预知结局的时光机,同样不能代替我们在人生路途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

不必困扰自己是否被命运控制,也不去想那个所谓的结局,即便自己只是舞台上的小丑,我也愿意倾尽全力演出最走心的片段。
纵然在观众席上的操控者看来,是如此笨拙不堪,也好过敷衍着挪动脚步,等待着那个“必然”的退场时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时光机说你现在爱错了人,要分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