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这是郑燮在《满江红·思家》中的首句,此诗抒写了他对扬州的怀念,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少孤贫,父为廪生,四岁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板桥的继母贤慧而有爱心,可惜体弱,禁不住饥寒的煎熬,于板桥十四岁时即去世。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很大的打击。郑燮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郑燮多才多艺,为康熙间秀才,雍正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虽才华盖世,跨越三朝,然50岁时才做了个七品芝麻官。乾隆七年,他在山东范县做县令,十一年改任潍县县令。任期中关心民间疾苦,颇有政绩,后来因为帮助农民而得罪了豪绅被罢官。

郑板桥风流雅谑,好题诗作文,作品通俗平淡、风格新奇。他作画最擅长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笔力劲峭,艺术风格深受徐渭影响。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郑燮: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_第1张图片
兰竹图
郑燮: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_第2张图片
竹石图

郑板桥不仅把竹子和兰草画得出神入化,而且在书法上大胆创新,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一代艺术宗师,更兼擅长诗与画,其时乃谓之“三绝”。郑燮的书法风韵特异,大胆独创“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何谓“六分半书”?据说隶书字体又称“八分”,而板桥先生认为,自己的字体非楷非隶,大概只有“六分半”。于是,就戏称“六分半书”。

他曾对自己的书法作如下解释:“板桥既无涪翁(黄庭坚)之劲拔,又鄙松雪(赵孟頫)之熟滑,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之以行草。”简言之,郑板桥就是运用行楷的笔调,以楷、隶为主,写出似楷非楷、似隶非隶,而是融楷、草、篆、隶为一炉,而隶意较重的一种艺术风格。

郑板桥为人自尊、高傲,生活放浪,好佛道,但也不忘博取功名,因此其行为徘徊于文人理想与放纵个性之间。他交友甚广,爱才惜才,感情至深。金农《冬心自写真题记》中一段话颇为动人:“板桥宰潍县,闻予捐世,服缌麻设位而哭。沈上舍房仲,道赴东莱,乃云冬心先生虽撄二竖,至今无恙也。板桥始破涕改容,千里致书慰问。予感其生死不渝,赋诗报谢之。”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也有类似记述:“兴化郑板桥,作宰山东,与余从未谋面,有误传余死者,板桥大哭,以足蹋地,余闻而感焉!后廿年,与余相见于卢雨雅席间,板桥言天下虽大,人才屈指不过数人。余故赠诗云:‘闻死误抛千点泪,论才不觉九州宽。”’

郑板桥做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扬州是他的安乐窝和避风港。他晚年自定《板桥润格》,规范艺术市场,开风气之先。郑板桥未中科举时,其书画无人问津。当了县令后,昔日冷落他的人纷纷来求书索画。他为此刻了一枚“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图章,专用来回敬那些曾经冷落了他的势利小人。

郑燮还曾大书一篇“笔榜小卷”挂在厅堂,标明索书画的价钱: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清风过耳边。乾隆己卯,拙公和上属书谢客,板桥郑燮。

此“笔榜”满纸言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郑板桥在跪拜“孔方兄”呢。不过,那些口不言钱、心想厚酬的以卖技糊口的假名士们见了,都感到如芒在背。落拓不羁的郑板桥,不乏志同道合者,清代乾嘉年间大学士吴山尊就对他的“笔榜”深为嘉纳,他请人勒石作碑,加以广泛传播。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但他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情对待。他做官时,因为在灾荒之年为灾民请求赈济触犯了上司,结果被罢官。但是他并没有忧郁沮丧,也不为官场失意而郁闷不乐,而是骑着毛驴悠然回到故乡。从此专注于诗、书、画,安然地过着老年生活。

郑板桥一生中为人处事,始终不求名利,不计得失。他写过两条著名的字幅,就是流传至今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条字幅含有深刻的哲理,凭借着这种达观大度的心态,郑板桥不但长寿,而且留下了万世美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燮: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