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破格与短板

3-6 破格与短板_第1张图片
“这是我家孩子的美术试卷吗?他真是个小天才!” “呃......其实这是他的数学试卷。”——不知为何,文化课不好的人常被认为有艺术天赋。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李比希之桶(Liebig’s Barrel)所形容的“最少原则”最早由德国植物学家卡尔·施普林盖尔(Carl Sprengel)提出,即著名的“短板理论”。此理论常被讹传为某美国管理学家提出。


这世界存在着两种衡量成功的标准。第一种是看最高值(跑得最快、跳得最高),另一种则是木桶理论所说的看最低值。在考试的话题中,我们常听说一些民国年间的大师某科目零分、但其他某科目满分,最终被名校破格录取的故事——这种最高值标准的成功,放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今天我们考试比拼的通常是综合实力,任何单科成绩都不能太低,更加符合短板理论。但是也有另一种声音说,高考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比赛,单科满分顶多只有150分,无法衡量天才们破格的才能。时至今日,那些在高考以外的各式国际比赛中名列前茅的“瘸腿”天才们,有时也能像百年前的大师那样被名校破格录取。

这两种成功标准的同时存在往往给予了人们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当一个考生综合实力并不突出时,他便很容易在主观上忽略短板的存在、转而一心渴望单科上破格式的成功,从而使能力差异更加极端。尤其是对于崇尚个性的美术行业来说,“在某一领域拔尖”听起来比“在各领域及格”更值得骄傲——这就好比一个因艺术作品集十分优秀而被外国院校无条件录取(或跳级录取)的学渣、仿佛比那些各科都稳定达标了的优等生更有吹嘘的资本,是天才和努力家的区别。

受此思维影响,美术生家长向我提出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抛开文化课成绩,我家孩子的美术作品和您上课后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准吗?”……说的好像美术和文化知识无关似的。事实上除想象力外,美术专业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感知力、表达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是个相当综合的学科,任何能力短板都会影响美术专业的整体提升。这就好比我的教师同僚间经常分享学生因为不理解词义(比如“市侩小人”、“生活拮据”)而无法深入创作的事例——当一个人的知识系统中某个概念是缺失的或扭曲的,他又怎可能用任何具象或抽象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呢?我表示怀疑。

因此,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者们都需要反思“扬长避短”的实际意义。对于天才来讲,投入在单一擅长科目中的收益会大于其他所有剩余科目的总和,其短板是可以足够被无视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学生,每个科目的收益终究存在着一个上限,与其说不断地在已经擅长的学科提升些微优势、锦上添花,不如把时间用在效率更高的短板弥补上、雪中送炭。

你可能感兴趣的:(3-6 破格与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