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

解榜人

赵继成

今日排行榜副总裁、主编

曾供职于彭博商业周刊、搜狐网、新京报等媒体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浪潮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运动,近两年各类商业大师、商业畅销书、商业新词充斥网络。人们在转型期的焦虑时刻总是迫切需要智者指引方向,这就容易让一些人、一些书、一些观点被过度吹捧。迎合公众的焦虑生造热词拼装概念者大行其道。

今天我们来扒一扒这两年被过度吹捧的10本商业畅销书。

01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1张图片

这本书去年相当火爆,作者是美国硅谷创投大师彼得·蒂尔。去年他坐着私人飞机来中国演讲了好几次,有一次是在国家会议中心,我专门跑去现场听,人山人海,一票难求。去年正好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喊得最响的时候,他的书踩在了大风口。不过,我想想问问大家,你们真的读了这本书吗?读完了吗?有没有发现,除了书名从0到1有点意思,其他内容是不是逻辑混乱,结论轻率?比如彼得·蒂尔说中国是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美国是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者,我觉得这个结论基本是拍脑袋得出来的。笼统说一个13亿的群体悲观或乐观太过随意,我也可以说中国是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者。这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已经降到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房地产、建筑业、传统服务业对不明确的未来忧心忡忡,但如果你做调查,中国普通老百姓大概是对领袖信任度最高、对中国超越美国最有信心的老百姓。而且,从0到1这个概念真真是极好,但也算不上多么有原创性。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商业大师克里斯坦森的延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概念,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02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2张图片

这本书去年简直被炒成了产品圣经,说互联网圈和产品经理圈人手一册并不夸张。作者黎万强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这本书也逃不开为小米歌功颂德过度夸张的嫌疑。去年这本书最火的时候正是小米被捧上天的时候,书里提到的一些说法简直成了圣经语录,比如“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极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疯”。不过从小米今天面临的低价机红海血拼、销量不达标、创新后劲不足的窘境来看,小米并没有把产品和创新做到极致。其次极致这个词已经被多次批评了,是否做到极致取决于市场和需求,什么产品都往极致做并不科学,除非你是拿极致这个概念做营销忽悠用户。

03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3张图片

这本书作者叫格拉德威尔,是美国《纽约客》杂志的专职作家。这几年出了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商业畅销书,名声大噪,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引爆点》《异类》等等,创造了很多有解释力的新名词,比如一万小时法则引爆点三法则等等。有人称格拉德威尔是21世纪的德鲁克。不过,说实话,格拉德威尔的实力,有点像商业版的琼瑶,好吃,好看,概念花哨,其实没啥营养。现在流行鸡汤文,格拉德威尔有点像商业领域的鸡汤大叔、成功学的春药大师。比如一万小时法则,很多人批评存在误导,如果不考虑个人天赋和潜质,生搬硬套去硬拼一万小时,那一定会误人子弟。上世纪60年代和比尔·盖茨同样开始研究终端机并且同样刻苦的人,绝大多数都默默无闻度过一生。成功的要素太复杂了,夸大某一个点都存在误导的可能性。

04

《场景革命》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4张图片

这本书去年也是大火特火,被互联网圈捧上了天。它的问题和《从0到1》很像,书名就是最大的干货,除了书名其他内容翻翻即可。应该说,场景概念的提出本身特别有意义,今天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重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本质上都是场景革命,但这本书有一个问题是过度阐释,把所有的概念和行为都说成是场景,比如,共享、社交、链接、入口、大数据、产品,反倒显得用力过度。还是那句话,过度夸大任何一个点,都存在误导的可能性。而且,这本书的用词过于花哨和华丽,是不是暴露了作者思想上的不自信呢?

05

《失控》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5张图片

美国科技作家凯文·凯利,昵称KK,这两年在国内被吹捧的有点过头。万科郁亮说失控是他的圣经,360的周鸿祎先生也经常提到失控。但你们不觉得这本700多页的书啰里啰嗦吗?而且上下文也没啥逻辑,单拎出来哪一篇就是独立的专栏,谈不上什么逻辑性。整本书塞满了无数华丽的词语、概念、定义、规律,内容反反复复。有人说得很不客气,“单从一本书的写作来说,的确像是失控的产物。”

06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6张图片

人类简史严格说不算商业书籍,不过我发现在各种商业、互联网的大会小会上,都能听到有人推荐它,大有被捧上天的赶脚。我觉得,对这本书的吹捧有点过了。这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1976年出生的以色列青年,因为年纪轻,角度独特,这本书一出版就火了。里面讲到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深入浅出,读起来津津有味。但是,千万不要过度吹捧这本书。你相信400页纸就可以说清楚人类历史这么宏大的主题?我认真读了,干货真的太少,不过是一碗历史鸡汤罢了。不要逢人就推荐这本书,您要想真正了解人类发展史,还是去读经典的大部头。

07

《奇点临近》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7张图片

总觉得这是一本过度乐观的书。奇点这个概念已经被推上神坛。作者雷·库兹韦尔被称为世界领先的发明家和预言学家。被《福布斯》等顶级杂志称为“最终的思考机器”、“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他说,对未来的乐观预测基于“历史指数增长观”,而非“直觉线性增长观”。听着有点费解,总之他研究发现,每隔十年,技术模式迁移的速度会提高一倍,所以20世纪所取得的成就,等同于以2000年的速度发展20年所取得的成就,等同于2000年之后的14年(到2014年)取得的成就,以此类推,未来7年取得的成等同于过去14年取得的成就。总之,很快人类将不再衰老,疾病将被治愈,环境污染将会结束,甚至最终解决起死回生问题。说实话,这些结论证明了作者雷·库兹韦尔是彼得·蒂尔口中的“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者”,可惜这种乐观并不太靠谱。至少2014年已经过去,这14年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等同于整个20世纪的成就了吗?恐怕没有。

这方面我更认同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在《大停滞?》一书中的观点,美国和中国今天实质上都处在低垂的科技果实已经摘完,新技术失去了20世纪初到中叶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以致经济陷入停滞的危险。我觉得,除了硬件容量和互联网的发展,人类在航空飞行、生物技术、电视、汽车、房屋建筑、衣物等领域并没有取得技术上的飞跃式进步,很多重大发明仍然是在20世纪初到中叶出现的。当然,高铁的速度进步非常明显,但离指数级的无限增长恐怕还是梦想。彼得·蒂尔说,硅谷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互联网上,而忽视了那些真正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领域。这一点,我非常认同。中国现在也是“互联网+”碾压一切,除此之外,真正的技术上的创新够多吗?

08

《论中国》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8张图片

本书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的大作,不过实话实说,干货太少,外交辞令太多,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过度恭维的赶脚。比起基辛格博士的《大外交》和《世界秩序》,这本要差好多。

09

《曾经的辉煌》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9张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鼎鼎大名的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是写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那位,那本书是相当好,这本书是相当水。我读完就一个感觉,把中国都夸上天了,弗里德曼先生您到底有没有在中国真实生活过?比如北京冬天雾霾的时候。

10

《野心优雅》

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_第10张图片

任志强先生的大作。我平时不太读活着的人的自传,因为去年组织的一场读书会,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说实话,任志强先生预测房价有时候真挺靠谱的,虽然听着刺耳,但自传,总是难免自我美化和自我辩解,读起来意思不大。而且从最近的风波来看,他的自传写早了,我更期待他未来的补充修订版。


好了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被过度吹捧的10本商业畅销书

要补充说明的是

以上10本书绝不是一无是处

只是被过度吹捧得有点名不副实罢了

如果您从来都是只刷朋友圈不读书

那您要是看完这篇愿意打开以上任意一本随手翻翻

也是善莫大焉了


文中图片均来源:亚马逊

你可能感兴趣的:(10本被过度吹捧的商业畅销书:从0到1、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