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执念才能放下执念。

有过执念才能放下执念。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你懂得越来越多,学习的越来越多,却发现被太多条条框框的知识束缚。这是在写这篇书评前最大的感受,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自己还并没有真正的懂得并掌握一些知识去运用吧。

蒋勋先生的这本《生活十讲》是在书店的书架上看到的,在这之前忘了从哪知晓过这本书,但也仅仅只是知道名字仅此而已。书的内容让最近原本就不断在碰撞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冲突,却也有另一种安静在内心。

在自叙的部分蒋勋先生讲到这本书的由来,内容来源于曾经做过的名为《文化广场》的电台节目,在09年的时候被整理成文字出版,就是现在看到的《生活十讲》。诚如封面上写的: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

生活的十讲包括: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

每一章都认真的反思自己的生活,做摘抄记录。忘了曾经从哪看到的文章,大意是说所有的书籍文字内容都是相通的。比如说你今天看到关于干货类的书籍也好,文学类的书籍也好,或者是矫情的鸡汤文也好,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文字传递给你的力量是不论哪种书籍你都可以经由它们去反思自己的经历来发现它们的相通之处。在价值观他讲到关于“人文部分”的时候也提到了这点:人文是文化的根本与根基,而一个人若是可以把人性的部分弄明白,无论学到什么新知识,都可以结合在一起。

而《生活十讲》传递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看似无关的关联却又紧密连接着。

新价值与新信仰是特别有触动的地方,让最近一团乱的思绪找到了一个出口。

新价值的部分提到关于人文,人性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就透彻了。他讲:分数不代表人格的健全发展,“好学生”可以在修的科目满分,却在道德,人格,感情的部分是零分。生活不是应试考试,为了做而做的条条框框,它有太多的超出那些冷冰冰条条框框设置的部分,是情感,道德与人性。这些是不能用冷冰冰的分数和数字来评判的。若你对人性有了解,当你懂得越多,反而会越包容越慈悲。这是在读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重复告诉自己的话,对照最近的生活,很多杂乱无解的结就明了了很多。

现如今,只要提起信仰这个词我们总会和宗教联想到一起。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我们都想要找到某种寄托和一些信仰去支撑自己走下去,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为了做而做,并没有真正的虔诚去信赖那些信仰。在信仰部分他讲到父亲一直坚持晚9点睡觉,到80岁的时候都还保持这样的习惯。以这个例子来引出信仰和实践的关系,因为信仰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力量,它是一个过程,你并不是要崇拜一个人或盼望一样东西,而是保持心里的崇拜感。而信仰和宗教的区别在于:宗教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的人们必须要去遵守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信仰不是,它不是单一的,它是很宽泛的,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阶段你所相信的都可以是你的信仰,它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宗教,道德,财富,权利,你可以随时去更换你所信仰的对象。

这就想起前段时间被好友邀请去教会的事。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喜欢去这种宗教色彩很浓的地方,不是因为抵触或者别的。相反的是因为虔诚,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超出我们常理认为的存在,而宗教对我来说意味着百分百的虔诚信任,去遵守你信任的所有一切。但是原谅我,不是做不到,而是在我的意识里不太愿意去用这些条条框框束缚自己。所以直到看到这些我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些固执坚持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自己身体一部分的信仰。

有过执念才能放下执念,是在看到信仰部分时候冒出脑子一直重复的话。太多太多的感悟无法用语言一一阐述,还是感恩吧。人生无非是经历。经历所有的一切去看透,虔诚的相信,安安分分的做自己。这世上太多外界都是镜子来让你看清自己的,也有太多于你而言都是无因无果的存在,船过水无痕。安安分分的守着自己的心,做自己,过想要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过执念才能放下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