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大学生#J02

原创  锦贰公子

新闻不新,旧闻不旧,年年发生在高校的学生悲剧,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


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不堪导师重压跳楼自杀;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不堪导师屈辱在灞河溺亡;

2016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研三的学生蒋华文不堪导师压榨从9楼跳楼自杀;

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身遭导师刻意刁难跳楼自杀。

……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而诸如大学教授性侵学生、索要贿赂等行为,也早已不是大学里的新鲜事了。


大学本来是学习知识、人才深造的圣地,教授本该是教书育人、指引前路的先行者,大学生本该是追寻先贤脚步的探索者和求知者,缘何成现在此种怪相?


教授们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容我分析分析。

首先,有理论支撑。

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不同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灌输同样的观念:“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师重道”。所学所用的也多是如此。《荀子》说“天地君亲师”;吕不韦也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我们的老朋友斯大林也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十几年的精神洗脑,让大多数的学生形成了唯导师是从的心理,也让不良导师有了可趁之机。

因此,女导师可以堂而皇之要求学生拎包送饭抛弃女友;大学导师能恬不知耻要求学生叫自己“爸爸”;教授就能理所当然的要求学生上交实习工资。

是啊,尊师重道,千古之风,怎么反抗,如何反抗?你十几年的教育允许了吗,你头上还压着两千年的伦理大山呢。


理论依据有了,接着要有实践环境。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哪个阶段、哪个环境最能实现压榨学生的价值最大化呢。

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家长都紧张的不得了,恨不得自己也在课堂里陪读。尤其是中学期间,教师课业也重,每天要和学生一同起早摸黑,早背课文、晚做试卷,这时候和学生培养的往往是兄弟一样的感情。

因此,这几个阶段、环境是不适合做此类实践的。

而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生身处大学,面向社会,已经是合法的成年人了,父母不会太多干涉,自身对于未来也是充满憧憬和不安的。这个时间段,不良导师的任何安排都可以打着“学习”、“实习”、“锻炼能力”的幌子,哪怕明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明知道是畸形的师生关系,也多抱着一种“忍忍就毕业”的沉默心态。

而且,哪怕是打定主意想反抗,就真的能反抗吗?

不能!除非你想放弃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博士生学位。

高校的导师对学生能否毕业拥有几乎完全的话语权。只要不想让你毕业,就能不让你毕业。

简单举几个问题:

发表的文章数量达到了吗?课题组标准达到了吗?工作量达到了吗?文章创新性够了吗?

这些决定权都在导师手上,又有多少学生能冒着无法毕业的风险去反抗呢?


最后是风险低。

中国社会太高估高校的师德水平了,对于发生问题的导师,舆论小的,内部处分就完事;舆论严重的,公开重重谴责一番也完事。涉事导师呢,换个学校、换个岗位,继续心安理得过着奴隶主般的生活,等着下一批受害者。

没有人知道,又有多少个人渣导师潜伏在高校里,我们的大学生中又将出现多少个受害者。

何其可笑!


我想,师德的缺失是最大的缺失,监管的缺失是最根本的缺失,而年复一年的舆论谴责是最大的悲哀,因为这是以一个个消逝的年轻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狂人日记》里,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今天,我想说“救救大学生”。

微信号:jinergz

锦贰公子

救救大学生#J02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救救大学生#J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