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数学公式

本文的读书笔记来自于王烁的《30天认知训练营·2019》中的加餐文章《万折必东》。文中王烁提到了马尔科夫链,用以描述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事情的命数。万折必东,不管是黄河九曲,还是长江十八弯,最终都是东流入海。马尔科夫链所呈现的模型让我们拨开了命运的神秘面纱,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结果总会比心中的想象来得更加真实,更加直白。


命运的数学公式_第1张图片
命运(图片来源于网络)

1·数学上的马尔科夫链

由于面条脱离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多年,以下是《百度百科》中关于马尔科夫链的简要说明。

马尔可夫链是随机变量X1,X2,X3…的一个数列。这些变量的范围,即他们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被称为“状态空间”,而Xn的值则是在时间n的状态。如果Xn + 1对于过去状态的条件概率分布仅是Xn的一个函数,则:
P(Xn+1=x∣X0,X1,X2,…,Xn)=P(Xn+1=x∣Xn)
这里x为过程中的某个状态。上面这个恒等式可以被看作是马尔可夫性质。

2·马尔科夫链的人话翻译

处在马尔科夫过程中的模型或者事件,其未来与过去无关,未来只与现在有关

  •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属于马尔科夫过程呢?王烁在文章中提出马尔科夫过程实现的四个前提:
    ①事情出现的状态是有限的。
    ②状态之间切换的概率是固定的。
    ③遍历性,即所有的状态都有可能出现。
    ④非周期性,不会是单一的一个过程反复循环,周而复始。
    命运的数学公式_第2张图片

    假设你每天有2小时的闲暇时间,这2个小时里会出现两种状态:读书和玩手机。如下图,读书和玩手机之间切换的概率是固定的。如果你先选择读书,那么你有60%的概率继续读下去(读书----读书:60%),有40%的概率会去玩手机。(读书----玩手机:40%);如果你选择玩手机,那么你有90%的概率继续下去(玩手机----玩手机:90%),只有10%的概率变成读书(玩手机----读书)。遍历性和非周期性也都包括了。
    命运的数学公式_第3张图片
    图1

    那么,此时,根据马尔科夫过程的特点:(未来与历史无关),无论刚开始投入多少精力在读书,最终都到达一个平衡,即最终,在这2小时的闲暇时间中,你将花费80%的时间用于玩手机,用20%的时间来读书。因为,在这个平衡点中,各个状态切换的时间如下:
    玩手机----玩手机:80%×0.9×2h = 1.44h
    玩手机----读书 :80%×0.1×2h = 0.16h
    读书----玩手机 :20%×0.4×2h = 0.16h
    读书----读书 :20%×0.6×2h = 0.24h
    当不同状态之间切换的时间相等的时候,就是马尔科夫过程的平衡点,也就是说,当玩手机----读书的时间(0.16h)与读书----玩手机的时间相等的时候。只要到了这里,就锁死在这个均衡里出不去了。
    这个平衡点也就是马尔科夫模型所描述的“未来”,这个未来不会因为“过去”花费在玩手机还是读书上的时间改变而改变,即使刚开始全部2h用于读书,最终还是会慢慢达到这个平衡点。

只要是生活中的事情符合一个马尔科夫过程,总是会结束于一个统计均衡。在马尔科夫过程中,未来与历史无关,就好像不论历史做了什么,未来总是冥冥之中有定数,未来已经注定。

3·生活中哪哪都是马尔科夫模型

  • 每天早晨起床,选择做冥想练习还是看手机刷朋友圈?假设转换概率从如下:
    冥想----冥想:50%
    冥想----刷圈:50%
    刷圈----冥想:10%
    刷圈----刷圈:90%
  • 早起还是赖床?
    第一天早起----第二天早起:40%
    第一天早起----第二天赖床:60%
    第一天赖床----第二天赖床:80%
    第一天赖床----第二天早起:20%
  • 运动还是电视剧?
  • 面对生活琐事是焦虑还是乐观?
    ……

4·如何改变命运?

命运的数学公式_第4张图片
五十知天命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马尔可夫模型,除了对命运感叹一番外,最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方法: 改变转移概率!

如果你想改变你现在的状态,关键不是从哪里出发,也不是过程中你要做哪些干预。你要做的是改变转移概率。
——王烁

就是图1中的数字,如果你想要最终的平衡点是读书时间多一点,玩手机少一点,那么,增加玩手机----读书的概率,比如从0.1到0.4,减少读书----玩手机的概率,比如从0.4到0.1,那么,最终的平衡点将是你花费80%的时间用于读书,20%的时间玩手机。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命运的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