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影评_第1张图片

写在前面

       这是人生的第十六篇影评。我们都曾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当那个人出现的时候,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徐徐打开;当那个人消失的时候,世界,也随之关上了大门。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9.5分(top5)

观影背景

       有时,无缘无故的就是想看部电影,比如这个晚上。之前听说过《美丽人生》不错,在豆瓣榜单上名列前茅,刚好同事老刘的大硬盘,也从没让我失望过,就决定是它了。

没看前的想法

1、画面看着有些老,说实话以前很少看这种有年代的外国片,如果不喜欢?就。。。。。。关掉!

2、美丽人生,嗯,应该会涉及到一些人生的意义;

3、没有爱情的美丽不是好人生,我和你赌5毛。

影片描述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 

 三点感想

一、遇见你不是因为最适合

       相信爱情,相信世界上有唯一那个对的人,对还是不对?

       记得有人说过,不存在所谓的命中注定,如果世界上存在两个彼此最合适的人,那么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万亿分之一,概率几乎趋于零!你的另一半基本出现在三个街区范围内。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最终结婚的对象都是你身边场景中的人。

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个隐含的假定:缘分=命中注定=最适合。你可能会说,难道,不是吗?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根本没有所谓的最适合,想要找到这个世界上和你最契合的另一半,概率如同一生被雷劈60次,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的99.99%的爱情或者婚姻,都不是最适合的那个人。这样的事实好像让爱情变得不那么浪漫,不那么美妙,甚至让人有些丧气,当你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大可不必和对象分手去寻找你的最适合先生,因为你根本找不到!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也许就是你最好的选择!what?

       是的。他也许不是最适合的那个,缘分也从来没有把自己标榜为最适合的那个,上帝也从来没有把命中注定叫做最适合,一切的一切,只是我们的以为,罢了。

       什么叫最适合?性格,年龄,家庭,价值观,爱好。。。如果有机器测评,把你和全世界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匹配值打个分,那个最高分就是最匹配的。最适合的逻辑本身就出现了几个问题。第一,别人在你这里是最高分不能保证你在别人那里也是最高分;第二,人本身是在一直变化的,人数也是在一直变化的,可能上一秒的最适合不一定是这一秒的最适合,可能最适合的人下一秒刚刚出生,也可能刚刚离开人间。第三,人是感性的,最适合的理性根本不是人做出来的决定。

       男主和女主在一起,一定不是因为最适合。凭借女主优渥的条件,有太多比男主合适的人选,谁说女主嫁给别人就不可能是嫁给爱情呢?

       所以,既然没有最适合,那到底和你产生爱情最后在一起的那个人是谁?!哪里来的?如果有上帝,上帝一定会告诉你,这是艺术,这是美,不可说。

       最适合就好比两个互相天衣无缝咬合的齿轮,运转起来流畅到你怀疑它是否存在过,没有波澜,没有纷争,平淡的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这不是爱情,也不是生命。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生命,有波澜,有起伏,甚至有纷争,但他们依然选择在一起,生命的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跌宕起伏,有了变化才有了意义。

       那个人也许不是最适合的那个,但他一定是你的世界里的命中注定,缘分呐!管它三个街区还是十个街区,谁让老子在这么大的世界偏偏选择了这三个街区呢?

二、自由的底层逻辑

       人们在始终追求一种叫做自主意识的东西。笛卡尔曾经的思想实验说,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证明我们不受别人控制的事情是我思故我在,其它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是因为别人操纵我们完成的。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我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在活下去这个基础,而是思考怎么活的好,活的自在,活的有趣,而自由是我们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自由的底层逻辑是选择权,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在纳粹集中营中,男主做了选择,并且为他的儿子营造了自由的选择。当时看到男主给他儿子构建的游戏比赛时,突然想到了《楚门的世界》,在小男孩的眼中,现实的残暴和苦难变成了游戏和乐趣,等等!不应该说是现实,小男孩眼中的现实就是如此!

       身体也许被禁锢,空间也许被限制,但自由依然能遨游在九霄云外,你的世界永远取决于你的选择,你怎么看,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三、成见是座大山

       犹太民族在那个年代饱受摧残,思想就像病毒传染者每个德国人,即便你不这样认为,群体思想的力量也深深的把你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趋同。前不久看的《哪吒》,当时也想写篇影评,但可惜时间的原因没有下笔完成,里面有个观点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的成见都是一座大山。之所以特别想写这个点,因为前不久我恰好也经历了这一幕。

       那么,问题来了,有成见是不是不对呢?为什么会有成见?答案也许很显然,也有些无奈。这个世界其实是被我们简化过的,因为信息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我们不可能了解事实的全貌,我们认识一个事物不可能了解其全部的信息,我们因为要活下去,根据最小作用力原理,我们需要偷懒去构建简化模型来理解这个世界,不然大脑会负荷过重不利于生存。

       所以,有了刻板印象,有了首因效应,有了成见,有了模型,有了你我眼中的世界。在你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根据他过往的一些成就,一些信息来判断他到底怎么样,没有人会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一个陌生人,这虽然不公平,但也无可奈何。人们对一个人的判断之所以会选择保守的估计是因为怕承担判断失误带来的损失,所以过往的证明很重要,证明你行,你可以,而且是不同渠道不同方式不同人给你做了证明,这时候你的信用就会比别人高,也就是判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要低。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第一,在有限的接触下给对方更多的信息;第二,在接触前竟可能多积累信用和证明,比如你的学历,你的成就,你考取的证书等等,哪怕是含金量很低的也比没有强。第三,良好的心态,你要知道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成见的大山,他想更好的活下去,你也是。第四,意识到大山,走出大山。成见的形成也许无可奈何,但并不代表你可以心安理得任由它肆虐,你需要觉察到大山,然后走出来,当你面对未知的人事物的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把自己剥离出来看,客观的看,竟可能的倾听,用心去看,相信你的大山会比别人小一点,山小了,也就一览众山小了。

写在最后

想以叶云燕的朋友圈三定律结束。

1、我很忙,但很好。新工作内容,线下活动,混沌邮轮,OK,fine;

2、我很强,且很有用。打磨自己,成就他人,帮助更多的人,种下种子。

3、我这个人,很有趣。这点有点明显,就不多解释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丽人生》影评)